《从当代儒学观点看韩国儒学的重要论争》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祖汉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李晦斋、曹汉辅「无极太极」的论辩 1

一、引言 1

二、〈书后〉对忘机堂之评论 2

三、〈答忘机堂第一书〉 16

四、〈答忘机堂第二书〉 30

五、〈答忘机堂第三书〉 35

六、〈答忘机堂第四书〉 44

七、晦斋对朱子学的理解及其现代意义 51

第二章:李退溪与奇高峰「四端七情」之论辩 63

一、问题的缘起 63

二、退溪、高峰「四、七论」第一次之往复 66

三、「四、七论」第二次之往复 76

四、胡云峰及权阳村之有关说法 104

五、第三次往复:退溪〈论四端七情第二书〉之见解 113

六、奇高峰对退溪〈第二书〉的答覆 136

七、第四次往复:退溪的〈第三书〉及高峰的〈后说〉、〈总论〉 152

八、结语 164

第三章:四端七情之辩与成德之教 167

一、四、七之辩 167

二、理之活动性与体证本体 169

三、理到说之意义及有关之论辩 179

四、成德之教的本质的工夫 188

第四章:曹南冥对四七之辩的批评及论下学而上达 195

一、引言 195

二、南冥与退溪的往复书 197

三、南冥之说的现代意义 204

四、顾亭林与曹南冥对「下学上达」的理解 207

五、朱子论「下学而上达」 212

六、结论 215

第五章:李栗谷、成牛溪「四端七情与人心道心」的论辩 217

一、前言 217

二、牛溪论四端七情与人心道心 219

三、栗谷对牛溪〈第一书〉之答覆 226

四、牛溪之〈第二书〉 240

五、栗谷对牛溪〈第二书〉之答覆 243

六、牛、栗〈第三书〉之往复及栗谷「理有善恶」说之哲学意义 269

七、牛、栗〈第四书〉之往复 278

八、牛、栗〈第五书〉之往复 298

九、牛、栗〈第六书〉之往复 305

十、栗谷对朱子哲学的理解 323

十一、结语 326

第六章:李栗谷与罗整菴思想之比较 329

一、引言 329

二、栗谷对整菴之评论及整菴的「人心道心」说 329

三、整菴理气论之涵义 335

四、栗谷与整菴思想之比较 352

五、结语 357

第七章:尹明斋的性理学及怀尼之争的工夫论涵义 361

一、致知与格物,物格与知至之关系 361

二、论人心道心 369

三、怀尼之争的工夫论涵义 377

四、结语 390

第八章:韩儒「人性物性异同论」及其哲学意义 393

一、韩南塘的人性物性相异论 393

二、李柬的人性、物性俱同论 409

三、对人性物性异同论的反省及略论其现代意义 419

第九章:从当代儒学的观点看韩儒「心体善恶」之论争 425

一、引言 425

二、韩南塘的心体有善恶论 427

三、李巍岩的「心体纯善论」 436

四、心与气质之辨及朱子论心之可能涵义 451

五、结语 459

附录一:李栗谷的诚意论 463

一、栗谷对心性情意的分析 463

二、对「情意二歧」之论的批评 467

三、栗谷的诚意论 476

四、结语 483

附录二:退溪与朱子持敬工夫论之涵义 485

一、退溪主敬与栗谷主诚之分别 485

二、退溪论敬之要义 490

三、敬的来源问题 495

四、结语 498

附录三:奇高峰「反身而求」的知理方法之涵义 501

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501

二、反身而求的知理方法 506

三、因其所发而遂明之 514

四、结语 519

附录四:成牛溪的哲学思想 521

一、尹宣举、成牛溪与李栗谷 521

二、至善与中的分别 523

三、颜子与圣人的差异 531

四、理气与人心、道心 537

五、结语 542

参考书目 545

名词及主题索引 551

人名索引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