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学方法与艺术 (上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岫岚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管理原理 1

第一篇 管理原理 1

一、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3

第一章 管理:历史的回潮与现代的审视 3

一、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3

第一章 管理:历史的回潮与现代的审视 3

二、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8

(一)管理的含义 8

(一)管理的含义 8

二、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8

(二)管理的内容 11

(二)管理的内容 11

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3

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13

(一)管理的职能 13

(一)管理的职能 13

(二)管理的性质 19

(二)管理的性质 19

四、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21

(一)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一)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四、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21

(二)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22

(二)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22

(一)日本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崛起的基石之一 27

第二章 组织及其管理 27

第二章 组织及其管理 27

一、行政组织及其管理 27

一、行政组织及其管理 27

(一)日本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崛起的基石之一 27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性 28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性 28

(三)行政管理的特点 30

(三)行政管理的特点 30

二、企业组织及其管理 35

(一)企业组织的本质、要素及模式 35

二、企业组织及其管理 35

(一)企业组织的本质、要素及模式 35

(二)企业管理:基于历史的俯视 38

(二)企业管理:基于历史的俯视 38

(三)现代企业管理——经济奇迹的真正主角 43

(三)现代企业管理——经济奇迹的真正主角 43

第三章 东方管理思想 50

一、内圣外王、仁者爱人——孔子的管理思想 50

一、内圣外王、仁者爱人——孔子的管理思想 50

第三章 东方管理思想 50

(一)以民为本——群体本位的管理着眼点 51

(一)以民为本——群体本位的管理着眼点 51

(二)追求稳定——孔子的管理目标 52

(二)追求稳定——孔子的管理目标 52

(三)中庸之道——通权变达的管理艺术 53

(三)中庸之道——通权变达的管理艺术 53

(四)德治——言传身教的管理路线 56

(四)德治——言传身教的管理路线 56

(五)举贤育才——孔子的人才管理思想 63

(五)举贤育才——孔子的人才管理思想 63

(六)正名——孔子的组织管理思想 65

(六)正名——孔子的组织管理思想 65

二、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思想 67

二、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思想 67

(一)道:管理原则的不懈追求 68

(一)道:管理原则的不懈追求 68

(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69

(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69

(三)无为而治——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70

(三)无为而治——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70

(四)软性管理——无为的管理模式 72

(四)软性管理——无为的管理模式 72

(五)负阴而抱阳——老子的辩证管理思维 73

(五)负阴而抱阳——老子的辩证管理思维 73

(六)柔弱胜刚强——老子的竞争谋略 79

(六)柔弱胜刚强——老子的竞争谋略 79

三、法治天下——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81

(一)事异备变——韩非子的变革管理思想 81

三、法治天下——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81

(一)事异备变——韩非子的变革管理思想 81

(二)乱世重典——务法不务德的管理路线 82

(二)乱世重典——务法不务德的管理路线 82

(三)“入多”“事功”——韩非的成本效益思想 84

(三)“入多”“事功”——韩非的成本效益思想 84

(四)治吏不治民——韩非子的分级管理体制 85

(四)治吏不治民——韩非子的分级管理体制 85

四、兵法经营——《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 86

四、兵法经营——《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 86

(一)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 88

(一)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 88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 90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 90

(一)系统原理 92

(一)系统原理 92

(三)因敌致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 93

(三)因敌致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 93

(四)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 94

(四)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 94

(五)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 96

(五)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 96

(一)以人为本,重视人性 98

五、中西合璧——日本的管理思想 98

(一)以人为本,重视人性 98

五、中西合璧——日本的管理思想 98

(二)以“和”为基础,以忠诚为先 100

(二)以“和”为基础,以忠诚为先 100

(三)奉行集体主义,重视培养团队精神 102

(三)奉行集体主义,重视培养团队精神 102

(二)领导者的公关语言艺术 103

(二)领导者的公关语言艺术 103

(四)吸取中庸之道的积极方面,博采众长 105

(四)吸取中庸之道的积极方面,博采众长 105

第四章 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 106

第四章 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 106

一、承前启后,功不可没——中世纪的西方管理思想 106

一、承前启后,功不可没——中世纪的西方管理思想 106

(一)中世纪初期的管理思想 107

(一)中世纪初期的管理思想 107

(二)威尼斯商人和兵工厂所体现的管理思想 109

(二)威尼斯商人和兵工厂所体现的管理思想 109

(三)中世纪后期的管理思想 112

(三)中世纪后期的管理思想 112

二、产业革命带来的管理思想革命——产业革命前后到十九世纪的西方管理思想 114

二、产业革命带来的管理思想革命——产业革命前后到十九世纪的西方管理思想 114

(一)早期的管理问题 115

(一)早期的管理问题 115

(二)早期的科学管理 116

(二)早期的科学管理 116

(三)早期的管理学先验 119

(二)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的内容 119

(三)早期的管理学先验 119

(四)早期的美国管理:科学管理的序幕 121

(四)早期的美国管理:科学管理的序幕 121

三、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122

三、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122

(一)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和普及阶段 123

(一)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和普及阶段 123

(二)大企业体制阶段 123

(二)大企业体制阶段 123

(三)企业多角化、跨国化发展阶段 124

(三)企业多角化、跨国化发展阶段 124

(四)事业重构运动的兴起 126

(四)事业重构运动的兴起 126

(五)企业重塑思潮的出现 128

(五)企业重塑思潮的出现 128

第五章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131

第五章 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131

一、胡萝卜+大棒——泰罗的科学管理 131

一、胡萝卜+大棒——泰罗的科学管理 131

(一)《摩登时代》:科学管理的背景 131

(一)《摩登时代》:科学管理的背景 131

(二)动作研究:泰罗制的核心 133

(二)动作研究:泰罗制的核心 133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力资源问题 134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力资源问题 134

(四)胡萝卜刺激:差别计件制 135

(四)胡萝卜刺激:差别计件制 135

(五)精神革命:泰罗理论的实质 136

(五)精神革命:泰罗理论的实质 136

(六)回到泰罗去——正确看待泰罗的理论 138

(六)回到泰罗去——正确看待泰罗的理论 138

二、普遍管理的框架——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40

二、普遍管理的框架——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40

(二)管理要素 141

(一)管理是经营的核心 141

(二)管理要素 141

(一)管理是经营的核心 141

(三)管理原则 145

(三)管理原则 145

三、组织理想型——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48

三、组织理想型——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148

(一)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149

(一)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149

(二)合理合法的权力是组织的基础 149

(二)合理合法的权力是组织的基础 149

(三)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152

(三)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152

(四)韦伯理论的再审视 154

(四)韦伯理论的再审视 154

(一)博采众长,水到渠成——系统化的分析框架 156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156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156

(一)博采众长,水到渠成——系统化的分析框架 156

(二)寻求管理的金钥匙——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157

(二)寻求管理的金钥匙——管理原则的系统化 157

(三)管理的内部结构——管理职能的系统化 160

(三)管理的内部结构——管理职能的系统化 160

一、人性复归: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162

第六章 行为科学理论 162

第六章 行为科学理论 162

一、人性复归: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162

二、个体行为理论 164

(一)需要、动机和激励 164

二、个体行为理论 164

(一)需要、动机和激励 164

(二)善与恶:人性假设理论 170

(二)善与恶:人性假设理论 170

(一)团体概论 174

三、团体行为理论 174

(一)团体概论 174

三、团体行为理论 174

(二)“场”——团体动力学理论 175

(二)“场”——团体动力学理论 175

(三)意见沟通理论 179

(三)意见沟通理论 179

(四)团体冲突调节理论 180

(四)团体冲突调节理论 180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183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183

一、目标的性质及其要求 185

第一章 组织目标:行动的指南 185

第一章 组织目标:行动的指南 185

一、目标的性质及其要求 185

(一)“金字塔”的奥秘——影响组织目标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86

(一)“金字塔”的奥秘——影响组织目标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86

(二)电影公司倒闭之谜——关于组织任务的剖析 190

(二)电影公司倒闭之谜——关于组织任务的剖析 190

(三)通用电气公司的问题何在——组织目标的性质分析 195

(三)通用电气公司的问题何在——组织目标的性质分析 195

(四)梅家具公司的目标错在何处——明确组织目标的要求 201

(四)梅家具公司的目标错在何处——明确组织目标的要求 201

二、目标的内容及其制定 203

二、目标的内容及其制定 203

(一)组织目标的主要内容 204

(一)组织目标的主要内容 204

(二)组织目标的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207

(二)组织目标的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207

(三)制定目标的误区:四方面障碍 211

(三)制定目标的误区:四方面障碍 211

(四)制定目标的艺术:五个技巧 216

(四)制定目标的艺术:五个技巧 216

三、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目标管理 219

三、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目标管理 219

(一)目标管理的发展:四阶段论 220

(一)目标管理的发展:四阶段论 220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四个步骤 225

(二)目标管理的过程:四个步骤 225

(三)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230

(三)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230

一、战略计划的性质 235

第二章 战略计划:成功的关键 235

一、战略计划的性质 235

第二章 战略计划:成功的关键 235

(一)从军事到经济:战略概念的演变过程 236

(一)从军事到经济:战略概念的演变过程 236

(二)战略计划由来:关于战略计划的界定 240

(二)战略计划由来:关于战略计划的界定 240

(三)德、日崛起的启示:战略计划的本质分析 245

(三)德、日崛起的启示:战略计划的本质分析 245

二、战略计划的程序:六阶段论 251

二、战略计划的程序:六阶段论 251

(一)树立战略思想——战略计划程序之一 255

(一)树立战略思想——战略计划程序之一 255

(二)分析战略环境——战略计划程序之二 257

(二)分析战略环境——战略计划程序之二 257

(三)确定战略目标——战略计划程序之三 260

(三)确定战略目标——战略计划程序之三 260

(四)划分战略阶段——战略计划程序之四 262

(四)划分战略阶段——战略计划程序之四 262

(五)明确战略重点——战略计划程序之五 264

(五)明确战略重点——战略计划程序之五 264

(六)制定战略策略——战略计划程序之六 265

(六)制定战略策略——战略计划程序之六 265

三、战略计划的类型 276

三、战略计划的类型 276

(一)适应性战略模式 277

(一)适应性战略模式 277

(二)战略组合计划——矩阵分析法 280

(二)战略组合计划——矩阵分析法 280

(三)普通型竞争战略 282

(三)普通型竞争战略 282

第三章 计划的制定与执行:通向未来之路 289

一、为未来铺路架桥——计划的制定 289

第三章 计划的制定与执行:通向未来之路 289

一、为未来铺路架桥——计划的制定 289

(一)组织系统内的分系统:计划工作在组织中的地位 290

(一)组织系统内的分系统:计划工作在组织中的地位 290

(二)计划的类别:行动计划、计划的时间跨度和应急计划 295

(二)计划的类别:行动计划、计划的时间跨度和应急计划 295

(三)制定计划的艺术:计划工作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304

(三)制定计划的艺术:计划工作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304

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启示——计划的协调 307

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启示——计划的协调 307

(一)冲出旋涡——协调计划在三个管理层的地位及协调原则 308

(一)冲出旋涡——协调计划在三个管理层的地位及协调原则 308

(二)协调术ABC——协调计划的工作方法 312

(二)协调术ABC——协调计划的工作方法 312

(三)赛马的故事——协调计划的技术方法 319

(三)赛马的故事——协调计划的技术方法 319

(四)胡罗卜还是大棒——协调计划的动力 329

(四)胡罗卜还是大棒——协调计划的动力 329

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计划的实施 333

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计划的实施 333

(一)计划的控制:始终如一朝着目标 334

(一)计划的控制:始终如一朝着目标 334

(二)生命之树常绿:信息反馈与计划调整 337

(二)生命之树常绿:信息反馈与计划调整 337

(三)计划调整方法:提高计划的适应能力 341

(三)计划调整方法:提高计划的适应能力 341

第四章 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源泉:决策艺术与决策思维 346

(一)决策的预见艺术 346

第四章 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源泉:决策艺术与决策思维 346

一、抛砖引玉之法——决策艺术 346

一、抛砖引玉之法——决策艺术 346

(一)决策的预见艺术 346

(二)决策的观察艺术 349

(二)决策的观察艺术 349

(三)决策的机动艺术 352

(三)决策的机动艺术 352

(四)决策中区分主次的艺术 355

(四)决策中区分主次的艺术 355

(一)系统思维方法的产生和现代决策观念的变革 358

二、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决策与系统思维 358

二、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决策与系统思维 358

(一)系统思维方法的产生和现代决策观念的变革 358

(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决策思维的基本导向 363

(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决策思维的基本导向 363

(三)系统的协同作用和决策系统的稳定性 367

(三)系统的协同作用和决策系统的稳定性 367

三、火花闪烁之时——决策与创造性思维 369

三、火花闪烁之时——决策与创造性思维 369

(一)创新意向——创造性决策的先导 370

(一)创新意向——创造性决策的先导 370

(二)直觉——达到对于问题本质的洞察 372

(二)直觉——达到对于问题本质的洞察 372

(三)发散思维——探寻可行方案的翅膀 375

(三)发散思维——探寻可行方案的翅膀 375

(四)想象——构造创新性决策的重要工具 378

(四)想象——构造创新性决策的重要工具 378

四、事物矛盾运动的揭示——决策与辩证思维 381

四、事物矛盾运动的揭示——决策与辩证思维 381

(一)从结果到原因——辩证地分析决策问题 382

(一)从结果到原因——辩证地分析决策问题 382

(二)从偶然到必然——进行合乎规律的决策 385

(二)从偶然到必然——进行合乎规律的决策 385

(三)从可能到现实——走向战略家的时代 388

(三)从可能到现实——走向战略家的时代 388

(四)从对立到统一——从正反两面展开思维 391

(四)从对立到统一——从正反两面展开思维 391

第三篇 组织 395

第三篇 组织 395

第一章 组织概论 397

(一)组织的要素 397

第一章 组织概论 397

一、组织的要素与功能 397

(一)组织的要素 397

一、组织的要素与功能 397

(二)组织的功能 398

(二)组织的功能 398

二、组织结构的类型 400

二、组织结构的类型 400

(一)影响组织结构类型的因素 401

(一)影响组织结构类型的因素 401

(二)直线型组织结构 402

(三)职能型组织结构 402

(二)直线型组织结构 402

(三)职能型组织结构 402

(四)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403

(五)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403

(四)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403

(五)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403

(六)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404

(六)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404

(七)矩阵型组织结构 405

(八)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405

(八)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 405

(七)矩阵型组织结构 405

(一)职能互补——组织横向结构的合理化 406

三、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406

三、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406

(一)职能互补——组织横向结构的合理化 406

(二)素质互补——组织纵向结构的合理化 407

(二)素质互补——组织纵向结构的合理化 407

四、工作专门化与部门化 409

(一)工作专门化 409

四、工作专门化与部门化 409

(一)工作专门化 409

(二)部门化 410

(二)部门化 410

(三)划分职责权限:授权与分权 412

(三)划分职责权限:授权与分权 412

五、管理跨度 415

五、管理跨度 415

(一)管理跨度的大小 416

(一)管理跨度的大小 416

(二)平式结构与直式结构 417

(二)平式结构与直式结构 417

(三)决定管理跨度的因素 418

(三)决定管理跨度的因素 418

(四)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的职能 419

(四)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的职能 419

第二章 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行机制的优化 423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 423

第二章 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行机制的优化 423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弊端 423

二、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425

二、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425

(一)规模因素 425

(一)规模因素 425

(二)战略因素 426

(二)战略因素 426

(三)环境因素 427

(三)环境因素 427

(五)权力控制因素 428

(四)技术因素 428

(五)权力控制因素 428

(四)技术因素 428

(一)组织设计的程序 429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与原则 429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与原则 429

(一)组织设计的程序 429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431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431

(三)现代组织结构设计的艺术 436

(三)现代组织结构设计的艺术 436

四、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442

(一)通用公司的管理史: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442

(一)通用公司的管理史: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442

四、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442

(二)发动机事件与斯隆革命 444

(二)发动机事件与斯隆革命 444

(三)斯隆没有解决的问题 445

(三)斯隆没有解决的问题 445

(一)德国股份制公司的长盛不衰 446

五、组织的长治久安与动荡瓦解 446

(一)德国股份制公司的长盛不衰 446

五、组织的长治久安与动荡瓦解 446

(二)历史之鉴:历届韩国总统的复辙 448

(二)历史之鉴:历届韩国总统的复辙 448

(三)相似的历史之幕:“在位时风光,去职后清算” 451

(三)相似的历史之幕:“在位时风光,去职后清算” 451

(一)反馈原理和社会组织的反馈机制 453

六、组织的调整、约束和发展 453

(一)反馈原理和社会组织的反馈机制 453

六、组织的调整、约束和发展 453

(二)现代决策科学化的关键——咨询独立与外部咨询 455

(二)现代决策科学化的关键——咨询独立与外部咨询 455

(三)专制制度与现代民主制的分水岭——独立自主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457

(三)专制制度与现代民主制的分水岭——独立自主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457

七、组织运行中的人治与法治 458

七、组织运行中的人治与法治 458

(一)世袭制的困惑 459

(一)世袭制的困惑 459

(二)层层设防的美国选举制 460

(二)层层设防的美国选举制 460

(三)从水门事件看现代领导的更迭 463

(三)从水门事件看现代领导的更迭 463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精神——组织运行机制的优化 464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精神——组织运行机制的优化 464

第三章 执行机关的专门化 467

第三章 执行机关的专门化 467

一、立法与行政的分离 467

(一)约翰·洛克:分权的先驱 467

一、立法与行政的分离 467

(一)约翰·洛克:分权的先驱 467

(二)水门事件:国会迫使尼克松下台 468

(二)水门事件:国会迫使尼克松下台 468

(三)1995:美国国会与政府财政预算之争 469

(三)1995:美国国会与政府财政预算之争 469

(一)法兰西之鹰的“翅膀” 471

二、统帅部与参谋部的分离 471

二、统帅部与参谋部的分离 471

(一)法兰西之鹰的“翅膀” 471

(二)“恶魔导演的战争” 473

(二)“恶魔导演的战争” 473

三、老板与经理 475

三、老板与经理 475

(一)福特汽车公司盛衰启示录 476

(一)福特汽车公司盛衰启示录 476

(二)艾柯卡是工人吗 477

(二)艾柯卡是工人吗 477

(三)火车相撞引发的领导体制的革命——两权分离的经理制的诞生 479

(三)火车相撞引发的领导体制的革命——两权分离的经理制的诞生 479

(四)斯隆的组织革命 480

(四)斯隆的组织革命 480

第四章 执行中的咨询机构和咨询的艺术 485

一、领导者需要哪些助手 485

第四章 执行中的咨询机构和咨询的艺术 485

一、领导者需要哪些助手 485

(一)拿破仑需要柏特尔将军 486

(一)拿破仑需要柏特尔将军 486

(二)霍普金斯在罗斯福政治生涯中的作用 486

(二)霍普金斯在罗斯福政治生涯中的作用 486

二、领导人的镜子:顾问、参谋、咨询和智囊 489

二、领导人的镜子:顾问、参谋、咨询和智囊 489

(一)咨询具有价值性 490

(一)咨询具有价值性 490

(二)咨询具有独立性 491

(二)咨询具有独立性 491

(三)咨询具有智慧性 492

(三)咨询具有智慧性 492

三、要内部咨询,更要外部咨询 493

三、要内部咨询,更要外部咨询 493

(一)给咨询顾问以充分的独立自主权 497

四、怎样获得不看自己眼色的咨询建议 497

(一)给咨询顾问以充分的独立自主权 497

四、怎样获得不看自己眼色的咨询建议 497

五、怎样与咨询者相处 498

五、怎样与咨询者相处 498

(二)不能给予咨询顾问以任何决策上的暗示 498

(二)不能给予咨询顾问以任何决策上的暗示 498

一、人力资本论 501

一、人力资本论 501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501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501

(一)谁赢得智力谁就是胜利者 502

(一)谁赢得智力谁就是胜利者 502

(二)“人是唯一能扩大”的资源——产出大于投入的秘密 505

(二)“人是唯一能扩大”的资源——产出大于投入的秘密 505

(三)公司的雇员就是公司的主人 509

(三)公司的雇员就是公司的主人 509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513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513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原则 515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515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515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原则 515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518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518

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配备 523

一、人力资源配备的意义 523

一、人力资源配备的意义 523

(一)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 523

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配备 523

(一)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 523

(二)人力资源配备是做好领导与控制工作的关键 524

(二)人力资源配备是做好领导与控制工作的关键 524

(三)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525

二、人力资源的考选 525

(三)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525

二、人力资源的考选 525

(一)考选的基本程序 526

(一)考选的基本程序 526

(二)考选的基本方法 527

(二)考选的基本方法 527

(一)选聘的依据 530

三、主管人员的选聘 530

(一)选聘的依据 530

三、主管人员的选聘 530

(二)选聘的途径 533

(二)选聘的途径 533

(三)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536

(三)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536

四、选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538

四、选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538

(一)选聘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538

(一)选聘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538

(二)选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39

(二)选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39

第七章 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542

第七章 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542

一、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体系 542

一、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体系 542

(一)培训开发体系 543

(一)培训开发体系 543

(二)培训开发种类 545

(二)培训开发种类 545

(一)培训开发的过程 546

二、培训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546

二、培训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546

(一)培训开发的过程 546

(二)培训的方法 547

(二)培训的方法 547

三、培训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550

三、培训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550

第八章 人力资源的考核 554

一、人力资源考核的概念、原则和作用 554

第八章 人力资源的考核 554

(一)基本概念 554

一、人力资源考核的概念、原则和作用 554

(一)基本概念 554

(二)基本原则 555

(二)基本原则 555

(三)考核的作用 558

(三)考核的作用 558

二、考核要素的基本特征 559

(一)不同工作的特点 559

(一)不同工作的特点 559

二、考核要素的基本特征 559

(二)不同岗位层次的特点 561

(二)不同岗位层次的特点 561

(三)不同年龄的特点 562

(三)不同年龄的特点 562

三、考核标准的计量 563

三、考核标准的计量 563

(一)计分和加权方法 563

(一)计分和加权方法 563

(二)误差的调整与反馈 567

(二)误差的调整与反馈 567

四、考核标准与发掘能力 568

四、考核标准与发掘能力 568

(一)能力、成绩与考核标准 568

(一)能力、成绩与考核标准 568

(二)运用考核标准发掘能力 569

(二)运用考核标准发掘能力 569

(三)运用考核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570

(三)运用考核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570

第九章 报酬:工资、奖金和福利 572

一、员工工资制度 572

(一)结构工资制 572

第九章 报酬:工资、奖金和福利 572

一、员工工资制度 572

(一)结构工资制 572

(二)岗位等级工资制 574

(二)岗位等级工资制 574

(三)保密工资制 575

(三)保密工资制 575

(四)浮动工资本制 576

(四)浮动工资本制 576

(五)计时工资制 577

(六)计件工资制 577

(五)计时工资制 577

(六)计件工资制 577

(一)奖金 579

二、奖金与津贴 579

(一)奖金 579

二、奖金与津贴 579

(二)津贴 582

(二)津贴 582

(一)福利构成 583

三、福利与保险 583

三、福利与保险 583

(一)福利构成 583

(三)福利保险项目设置及水平 584

(二)保险构成 584

(三)福利保险项目设置及水平 584

(二)保险构成 584

第十章 晋升和降职 587

一、晋升的作用 587

一、晋升的作用 587

第十章 晋升和降职 587

(一)晋升的种类 591

二、晋升的种类和路线 591

(一)晋升的种类 591

二、晋升的种类和路线 591

(二)晋升的路线 592

(二)晋升的路线 592

三、晋升的程序和方法 593

三、晋升的程序和方法 593

四、降职的原因与程序 596

四、降职的原因与程序 596

第四篇 控制 599

第四篇 控制 599

第一章 控制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601

第一章 控制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601

一、控制论的产生 601

一、控制论的产生 601

(一)控制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602

(一)控制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602

(二)控制论产生的理论前提 603

(二)控制论产生的理论前提 603

(三)控制论产生的技术条件 605

(三)控制论产生的技术条件 605

(一)控制 606

二、控制、目的与行为 606

(一)控制 606

二、控制、目的与行为 606

(二)目的 608

(二)目的 608

(三)行为 610

(三)行为 610

(一)控制系统的三要素——作用者、被作用者、传递者 612

三、控制系统 612

(一)控制系统的三要素——作用者、被作用者、传递者 612

三、控制系统 612

(二)控制系统的特点——环境适用性、目的性、整体性、动态性 613

(二)控制系统的特点——环境适用性、目的性、整体性、动态性 613

(三)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614

(三)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614

四、控制与信息 617

四、控制与信息 617

五、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 621

五、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 621

一、反馈控制 629

一、反馈控制 629

第二章 控制的基本类型 629

第二章 控制的基本类型 629

(一)反馈 630

(一)反馈 630

(二)反馈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632

(二)反馈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632

(三)反馈控制的必要条件 634

(三)反馈控制的必要条件 634

(四)反馈控制的作用及局限性 638

(四)反馈控制的作用及局限性 638

(五)实施反馈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642

(五)实施反馈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642

(六)反馈控制的广泛应用 644

(六)反馈控制的广泛应用 644

(一)现场控制是控制工作的基础 647

二、现场控制 647

(一)现场控制是控制工作的基础 647

二、现场控制 647

(二)现场控制的必要条件 648

(二)现场控制的必要条件 648

(一)预先控制的必要性 650

(三)现场控制的应用 650

三、预先控制 650

(三)现场控制的应用 650

(一)预先控制的必要性 650

三、预先控制 650

(二)预先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52

(二)预先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52

(三)预先控制的必要条件 653

(三)预先控制的必要条件 653

(四)预先控制的广泛应用 654

(四)预先控制的广泛应用 654

(一)为什么要建立标准 660

第三章 控制的基本过程 660

(一)为什么要建立标准 660

(二)建立标准的常用方法 660

第三章 控制的基本过程 660

(二)建立标准的常用方法 660

一、建立标准 660

一、建立标准 660

(三)制定标准的要求 662

(三)制定标准的要求 662

(四)建立标准的“标准” 663

(四)建立标准的“标准” 663

(五)如何使建立的标准在控制工作中更有效 666

(五)如何使建立的标准在控制工作中更有效 666

(六)选择关键控制点标准 667

(六)选择关键控制点标准 667

二、衡量绩效 670

(一)衡量绩效概述 670

二、衡量绩效 670

(一)衡量绩效概述 670

(二)如何有效地衡量绩效 672

(二)如何有效地衡量绩效 672

(三)衡量绩效的方法 676

(三)衡量绩效的方法 676

(四)编制及呈送控制报告 677

(四)编制及呈送控制报告 677

三、纠正偏差 680

三、纠正偏差 680

(一)找出偏差的原因 681

(一)找出偏差的原因 681

(二)纠正性的调整 682

(二)纠正性的调整 682

(三)纠正行动的时间性 683

(三)纠正行动的时间性 683

一、经济控制 684

(一)对经济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684

第四章 若干管理领域中的控制 684

第四章 若干管理领域中的控制 684

一、经济控制 684

(一)对经济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684

(二)经济系统概述 685

(二)经济系统概述 685

(三)控制目标 686

(三)控制目标 686

(四)控制手段 688

(四)控制手段 688

二、工程控制 689

二、工程控制 689

(一)预算 690

(一)预算 690

(三)支出审计 691

(四)对照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 691

(三)支出审计 691

(四)对照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 691

(二)支出报告 691

(二)支出报告 691

(五)超支 692

(六)花费过低 692

三、行政控制 692

(五)超支 692

(六)花费过低 692

三、行政控制 692

(一)行政控制的意义 693

(一)行政控制的意义 693

(二)两种性质不同的行政控制方式 694

(二)两种性质不同的行政控制方式 694

(三)行政控制的种类和方法 695

(三)行政控制的种类和方法 695

(四)行政控制过程 696

(四)行政控制过程 696

(一)社会控制的涵义 697

四、社会控制 697

四、社会控制 697

(一)社会控制的涵义 697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699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699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701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701

(四)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703

(四)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703

五、智能控制 704

五、智能控制 704

第五章 组织控制方法 708

一、从刘备的组织才能说起——组织控制及其作用 708

第五章 组织控制方法 708

一、从刘备的组织才能说起——组织控制及其作用 708

二、住友银行重登“日本银行第一”宝座的秘密——组织控制的合理结构 711

二、住友银行重登“日本银行第一”宝座的秘密——组织控制的合理结构 711

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组织控制的规章制度 717

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组织控制的规章制度 717

四、“一分钟赞美”的决窍——组织控制的奖惩方法 720

四、“一分钟赞美”的决窍——组织控制的奖惩方法 720

第六章 目标控制方法 727

(一)目标行为 727

一、目标行为与目标控制 727

第六章 目标控制方法 727

(一)目标行为 727

一、目标行为与目标控制 727

(二)目标控制 731

(二)目标控制 731

二、目标的作用 733

二、目标的作用 733

三、目标控制的基本要求 736

(一)确定好目标 736

(一)确定好目标 736

三、目标控制的基本要求 736

(二)健全目标体系 737

(二)健全目标体系 737

(三)保持各种目标的一致性 738

(四)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738

(三)保持各种目标的一致性 738

(四)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738

(五)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 739

(五)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 739

四、目标控制的种类 742

四、目标控制的种类 742

五、目标控制的实施过程 744

五、目标控制的实施过程 744

(一)目标的制定与展开 744

(一)目标的制定与展开 744

(二)以标准来衡量工作即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745

(二)以标准来衡量工作即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745

(三)目标成果的评定与考核 746

(三)目标成果的评定与考核 746

(四)鉴别偏差和改进工作 747

(四)鉴别偏差和改进工作 747

一、预算的种类及其作用 748

第七章 预算控制方法 748

第七章 预算控制方法 748

一、预算的种类及其作用 748

(一)财务预算 748

(一)财务预算 748

(二)营业预算 749

(二)营业预算 749

(三)非货币式预算 751

(三)非货币式预算 751

二、预算的程序和应遵循的原则 752

二、预算的程序和应遵循的原则 752

三、预算控制方法的具体运用 755

三、预算控制方法的具体运用 755

四、非预算控制方法 760

四、非预算控制方法 760

(一)统计资料分析法 761

(一)统计资料分析法 761

(二)经营审计方法 763

(二)经营审计方法 763

第八章 质量控制方法 764

一、“宁愿不当第一,但是质量要第一”——惠普公司以质量为本的控制方法 764

(三)专题报告分析方法 764

第八章 质量控制方法 764

一、“宁愿不当第一,但是质量要第一”——惠普公司以质量为本的控制方法 764

(三)专题报告分析方法 764

二、雀巢公司的哲学——全面质量控制方法 768

二、雀巢公司的哲学——全面质量控制方法 768

三、人是可以“不犯错误的”——“零缺陷”的质量控制方法 770

三、人是可以“不犯错误的”——“零缺陷”的质量控制方法 770

四、以质取胜的“世界第一车”——“奔驰”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776

四、以质取胜的“世界第一车”——“奔驰”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776

(一)建立一支技术熟练的员工队伍 777

(一)建立一支技术熟练的员工队伍 777

(二)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和完善的质量检验系统 778

(二)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和完善的质量检验系统 778

(三)不断运用新技术开发新车型 778

(三)不断运用新技术开发新车型 778

五、“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工作质量控制方法 779

五、“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工作质量控制方法 779

第九章 激励控制艺术 785

一、鲁冠球的“两袋投入”——谈激励控制的作用及其意义 785

第九章 激励控制艺术 785

一、鲁冠球的“两袋投入”——谈激励控制的作用及其意义 785

二、威廉·乔治是怎样成为公司总裁的——谈激励控制的具体方式 791

二、威廉·乔治是怎样成为公司总裁的——谈激励控制的具体方式 791

三、迪斯尼的启示——谈激励控制的最佳时机 796

三、迪斯尼的启示——谈激励控制的最佳时机 796

四、如何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谈激励控制要则 799

四、如何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谈激励控制要则 799

第十章 协调控制艺术 804

一、长城饭店的中外管理者是如何坐在“一条凳子”上的——谈矛盾对立面的协调 804

第十章 协调控制艺术 804

一、长城饭店的中外管理者是如何坐在“一条凳子”上的——谈矛盾对立面的协调 804

二、M经理为什么会得人心——谈上下关系协调 806

二、M经理为什么会得人心——谈上下关系协调 806

三、对毛泽东“两个跃进”方案的修改——谈领导层内部之间的协调 808

三、对毛泽东“两个跃进”方案的修改——谈领导层内部之间的协调 808

四、将错就错的女董事长——谈横向协调中的灵活应变 815

四、将错就错的女董事长——谈横向协调中的灵活应变 815

五、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文武群臣之间的矛盾的——谈协调的制衡机制 818

五、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文武群臣之间的矛盾的——谈协调的制衡机制 818

一、成功的分身术——谈领导授权的重要性 824

第十一章 授权控制艺术 824

第十一章 授权控制艺术 824

一、成功的分身术——谈领导授权的重要性 824

二、松下公司代理店S经理的启示——谈授权应遵循的准则 829

二、松下公司代理店S经理的启示——谈授权应遵循的准则 829

三、大权独揽,小权分散——领导者要善于分工授权 832

三、大权独揽,小权分散——领导者要善于分工授权 832

四、组织网络化与高科技应用——谈授权控制的监督与反馈 835

四、组织网络化与高科技应用——谈授权控制的监督与反馈 835

第五篇 领导 839

第五篇 领导 839

一、领导的性质 841

(一)领导的性质 841

第一章 概述 841

第一章 概述 841

一、领导的性质 841

(一)领导的性质 841

(二)管理人员与领导 842

(二)管理人员与领导 842

(三)领导与权力 843

(三)领导与权力 843

(一)出众的品格 845

二、领导者的素质 845

二、领导者的素质 845

(一)出众的品格 845

(二)渊博的学识 851

(二)渊博的学识 851

(一)一般的基本的领导方法 857

三、领导方法 857

三、领导方法 857

(一)一般的基本的领导方法 857

(二)局部的阶段性的领导方法 859

(二)局部的阶段性的领导方法 859

(三)特殊的领导方法 865

(三)特殊的领导方法 865

四、领导艺术 866

四、领导艺术 866

(一)放收自如:发散与收敛思维方法 869

一、一般思维方法 869

(一)放收自如:发散与收敛思维方法 869

第二章 领导的思维方法与艺术 869

第二章 领导的思维方法与艺术 869

一、一般思维方法 869

(二)静动结合:静态与动态思维方法 873

(二)静动结合:静态与动态思维方法 873

(三)纵横相连:纵向与横向思维方法 879

(三)纵横相连:纵向与横向思维方法 879

二、现代谋略思维方法 883

(一)谋略思维方法的特征 883

二、现代谋略思维方法 883

(一)谋略思维方法的特征 883

(二)竞争、对抗:谋略思维的逻辑起点 887

(二)竞争、对抗:谋略思维的逻辑起点 887

(三)解决竞争和对抗的几种谋略思维方式 890

(三)解决竞争和对抗的几种谋略思维方式 890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893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893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893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893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897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897

(三)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902

(三)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902

第三章 领导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908

一、决策的类型 908

第三章 领导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908

一、决策的类型 908

二、决策的依据——信息 913

(一)信息与决策 913

(一)信息与决策 913

二、决策的依据——信息 913

(二)决策信息的特性和类型 915

(二)决策信息的特性和类型 915

(三)决策信息的生成 918

(三)决策信息的生成 918

三、决策的实施——运筹的方法与艺术 922

三、决策的实施——运筹的方法与艺术 922

(二)整分合原理 924

(二)整分合原理 924

(三)反馈原理 926

(三)反馈原理 926

(五)能级原理 927

(四)封闭原理 927

(四)封闭原理 927

(五)能级原理 927

一、了解他人:需要与动机 935

一、了解他人:需要与动机 935

(一)人的需要 935

(一)人的需要 935

第四章 领导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935

第四章 领导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935

(二)需要与动机 938

(二)需要与动机 938

(三)需要与目标 939

(三)需要与目标 939

二、动员支持: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940

二、动员支持: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940

(一)敢用有缺点的人 945

(一)敢用有缺点的人 945

三、巧用人才: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945

三、巧用人才: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945

(二)重用有主见的人 946

(二)重用有主见的人 946

(三)敢用比自己强的人 948

(三)敢用比自己强的人 948

(四)敢于重用年轻人 949

(四)敢于重用年轻人 949

(五)要有自己的“猎才”者 950

(五)要有自己的“猎才”者 950

(六)不计个人恩怨 952

(六)不计个人恩怨 952

(七)用人避亲 954

(七)用人避亲 954

(八)重视个人素质,也要重视群体互补效应 956

(八)重视个人素质,也要重视群体互补效应 956

第五章 把握关键事务的方法与艺术 957

一、日理万机与不问琐事 957

(一)日理万机不可取 957

(一)日理万机不可取 957

第五章 把握关键事务的方法与艺术 957

一、日理万机与不问琐事 957

(二)不问琐事才有为 959

(二)不问琐事才有为 959

二、只管两头不管中间 961

二、只管两头不管中间 961

三、只抓大事,不问细节 963

三、只抓大事,不问细节 963

四、深入基层:走动式领导 966

四、深入基层:走动式领导 966

(一)冲突的含义 972

一、冲突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972

第六章 沟通与协调的方法和艺术 972

第六章 沟通与协调的方法和艺术 972

(一)冲突的含义 972

一、冲突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972

(二)冲突的二重性 973

(二)冲突的二重性 973

(三)冲突的运用 975

(三)冲突的运用 975

(一)冲突的根源 979

二、冲突的根源、类型与对策 979

二、冲突的根源、类型与对策 979

(一)冲突的根源 979

(二)冲突的类型 981

(二)冲突的类型 981

(三)处理组织冲突的对策 984

(三)处理组织冲突的对策 984

三、解决冲突的基本途径——沟通 988

三、解决冲突的基本途径——沟通 988

四、协调不成,另辟蹊径 992

四、协调不成,另辟蹊径 992

(一)夹缝中求生存 992

(一)夹缝中求生存 992

(二)利用外力形成制衡 995

(二)利用外力形成制衡 995

(三)个人外交 997

(三)个人外交 997

一、权力与权威 1001

(一)权力的划分 1001

(一)权力的划分 1001

第七章 权威与用权艺术 1001

一、权力与权威 1001

第七章 权威与用权艺术 1001

(二)“霍桑实验”的启示 1003

(二)“霍桑实验”的启示 1003

(三)影响与响应:两大权力界定 1005

(三)影响与响应:两大权力界定 1005

(一)科特的四个来源的主张 1007

二、权威的来源 1007

二、权威的来源 1007

(一)科特的四个来源的主张 1007

(二)加尔布雷思的三个来源的主张 1009

(二)加尔布雷思的三个来源的主张 1009

(三)马克斯·韦伯关于权威的理论 1011

(三)马克斯·韦伯关于权威的理论 1011

(四)西蒙的权威理论 1012

(四)西蒙的权威理论 1012

三、用权艺术 1013

(一)有声命令与无声命令 1013

三、用权艺术 1013

(一)有声命令与无声命令 1013

(二)正确集权、分权、授权 1014

(二)正确集权、分权、授权 1014

(三)用权适度、用而不滥 1017

(三)用权适度、用而不滥 1017

四、权力的误用 1018

四、权力的误用 1018

(一)权力至上 1019

(一)权力至上 1019

(二)用权不当 1020

(二)用权不当 1020

(三)留恋权力 1021

(三)留恋权力 1021

(四)玩弄权术 1022

(四)玩弄权术 1022

(一)权力的二重性 1023

五、用权与立威 1023

五、用权与立威 1023

(一)权力的二重性 1023

(二)树立权威的方法 1024

(二)树立权威的方法 1024

(一)德、日两种不同的国家形象 1027

第八章 形象设计与公关策划 1027

一、领导形象:组织形象的化身 1027

(一)德、日两种不同的国家形象 1027

一、领导形象:组织形象的化身 1027

第八章 形象设计与公关策划 1027

(二)树起时代的旗帜 1029

(二)树起时代的旗帜 1029

二、成功的基石:良好的形象 1030

二、成功的基石:良好的形象 1030

(一)树立民众需要的形象 1031

(一)树立民众需要的形象 1031

(二)谨慎行事,维护形象 1033

(二)谨慎行事,维护形象 1033

(一)言词语言:领导者公关第一选择 1034

三、树立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1034

(一)言词语言:领导者公关第一选择 1034

三、树立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1034

(三)态势语言:不容忽视的公关手段 1040

(三)态势语言:不容忽视的公关手段 1040

(四)提高素质;最重要的公关手段 1043

(四)提高素质;最重要的公关手段 1043

(五)异彩纷呈的公关技巧 1046

(五)异彩纷呈的公关技巧 1046

第六篇 管理案例点评 1053

第六篇 管理案例点评 1053

第一章 如何规划未来——计划职能的内涵 1055

一、“阿波罗计划”:人类登月梦想成真 1055

一、“阿波罗计划”:人类登月梦想成真 1055

第一章 如何规划未来——计划职能的内涵 1055

二、罗斯福心中的秘密:美国是怎样加入二战的 1060

二、罗斯福心中的秘密:美国是怎样加入二战的 1060

三、基辛格秘密访华始末 1064

三、基辛格秘密访华始末 1064

四、以色列侵黎战争的策划 1069

四、以色列侵黎战争的策划 1069

五。“可乐大战”——百事可乐的广告攻势 1073

五。“可乐大战”——百事可乐的广告攻势 1073

六、亦是亦非的“道奇计划” 1079

六、亦是亦非的“道奇计划” 1079

七、创新策划的蓝本:立石“86行动计划” 1084

七、创新策划的蓝本:立石“86行动计划” 1084

八、旭日东升:“太阳神”集团的形象策划 1088

八、旭日东升:“太阳神”集团的形象策划 1088

一、柳暗花明:富士通公司的转型决策 1095

第二章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决策的艺术 1095

第二章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决策的艺术 1095

一、柳暗花明:富士通公司的转型决策 1095

二、中国为何出兵援朝 1100

三、曲径通幽:宝钢的诞生历程 1105

四、摩托罗拉公司东山再起 1110

五、盖茨的“橄榄枝” 1114

六、“隆中对”的科学决策 1119

七、“小龙”腾飞,一鸣惊人——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1124

八、任天堂暴富的秘密 1129

第三章 把握形势变化的脉搏——组织设计与调整 1134

一、奥迪康公司的组织蜕变 1134

二、联合国的组织结构 1138

三、耐克公司:虚拟生产的典范 1144

四“花王”的魅力 1149

五、联想集团的组织成长 1154

六、日本综合商社的情报组织 1160

七、双狮争雄——冷战格局中的北约和华约 1165

八、AT&T的组织变革之路 1170

第四章 事业成功的保证——人事管理 1178

一、以人为本:长虹集团的制胜根本 1178

二、英特尔巧打“文化牌” 1183

三、香港的人力资源管理 1189

四、邓小平的领导班子管理思想 1194

(一)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意义 1195

(三)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的战略构想 1197

五、汇丰银行的人才策略 1199

六、人力资源,效益之源——施贵宝公司的人事管理机制 1204

七、康熙皇帝的识才之术 1209

八、称雄世界的筹码——美国的人才管理政策 1214

一、攻心为上,仁至义尽:毛泽东的大度与智谋 1220

第五章 制胜关键——领导的魅力 1220

二、毛泽东是如何团结犯过错误的同志 1225

三、从运动员到广告业巨子——一个神奇的童话 1227

四、世界最佳饭店的成功奥秘 1232

五、“本田”奇迹的创造者——本田宗一郎 1239

六、“千古一人”——唐太宗的领导艺术 1246

七、《孙子兵法》中的领导思想 1251

第六章 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控制的种类及方法 1257

一、东山再起——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胆识与魄力 1257

二、扶摇直上——青岛海信的扩张之路 1263

二、标准的确定——通用电器公司对销售指标的分配 1267

四、重量更重质——伊藤洋果堂的业务改革 1273

五、挥洒自如——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上的非凡表现 1276

六、环环相扣——毛泽东在大决战中的胆略 1283

七、“企业是修炼场”——保持旺盛企业家精神的TDK 1289

八、互相牵制——梅特涅的均势外交 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