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篇 先秦的政治思想 19
第一节 儒家的政治思想 19
(一)孔子 19
(二)孟子 32
(三)荀子 47
第二节 道家的政治思想--老子与庄子 62
第三节 墨家的政治思想--墨子 80
(一)管仲 94
第四节 法家的政治思想 94
(二)商鞅 109
(三)韩非 121
第五节 名家的政治思想 145
第二篇 秦汉的政治思想 157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贡献--李斯 157
第二节 汉代初年黄老思想的盛行 163
第三节 儒家思想的兴起 169
(一)陆贾 170
(二)贾谊 176
第四节 法家思想的复兴 187
(一)晁错 188
(二)桑弘羊 194
第五节 儒家与阴阳家的合流--董仲舒 202
第六节 各种思想的杂糅 214
(一)刘安 214
(二)刘向 228
第七节 东汉时代阴阳学说的盛行 233
第八节 宿命论的发生--王充 239
第九节 荀派儒学的挣扎 248
(一)王符 248
(二)荀悦 260
(三)崔实与徐干 264
第十节 悲观的政治论之发生--仲长统 269
第三篇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思想 275
第一节 列子的玄虚思想与杨朱的快乐主义 275
第二节 清谈派的政治思想 285
(一)由玄虚而放浪 285
(二)由纵欲而奢靡 293
(三)由无为而无君 299
第三节 各种政治思想的调和 304
(一)傅玄 304
(二)葛洪 307
(三)刘 313
第四节 佛教与吾国固有思想的论争 318
第四篇 隋唐五代的政治思想 329
第一节 隋代儒学的复兴 329
第二节 唐初君臣的儒家政论 334
第三节 安史乱后的儒家政论 342
(一)陆贽 342
(二)韩愈 351
(三)柳宗元 355
第四节 唐及五代的道家政论 360
(一)元结 362
(二)旡能子 365
(三)罗隐 369
(四)谭峭 374
第五篇 宋元的政治思想 381
第一节 北宋进取派的政论 381
(一)李? 381
(二)苏洵 390
(三)王安石 396
第二节 北宋保守派的政论 405
(一)司马光 405
(二)苏轼 414
第三节 两宋理学家的政论 421
第四节 南宋反理学派的政论 435
(一)陈亮 435
(二)叶适 443
第五节 元代政治思想的消沈 451
第六篇 明清的政治思想 463
第一节 方孝孺之反对专制及其民族思想 463
第二节 王守仁的思想解放论 471
第三节 李贽的传统思想推翻论 479
第四节 黄黎洲与顾炎武反对专制的思想 489
(一)黄黎洲 489
(二)顾炎武 497
第五节 王夫之的社会进化论及民族思想 503
第六节 鸦片战争以后政治思想的发展 513
第一项 太平天国的民族思想及其革命之失败 513
第二项 戊戌变法以前的洋务运动及反对的言论 520
第三项 西洋思想的输入 533
(一)何启与胡翼南 533
(二)严复 545
第四项 革命与维新两派的言论斗争 557
第七节 思想的统一及调和 577
附录 参考书 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