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绪言 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崇高性 1
上编 3
第一章 文化遗产体系之“知识考古” 3
题旨 3
第一节“遗产”释义 3
第二节“遗产事业”的生成语境 12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辨 20
第四节“传家宝”:我国文化遗产体系之承 38
小结 52
第二章 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 53
题旨 53
第一节 文化始于“交错” 53
第二节“传承”成于文化 63
第三节 文化传统之机要 69
小结 74
第三章“礼”之体与“仪”之用 75
题旨 75
第一节“礼”体与“仪”用 76
第二节以“橙”服人 81
第三节“圣/俗”原型的社会剧表演 86
小结 93
第四章 乡土知识与家园遗产 94
题旨 94
第一节“家”的界定与边界 95
第二节 地方与地方感 102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地图 109
小结 112
第五章 文化遗产之博物学知识谱系 113
题旨 113
第一节 物与词:博物学的知识考古 113
第二节 脉与象:人类学与博物(馆)学 125
第三节 名与实:博物馆的展示构造 132
第四节 我与他:中国独特的博物学 136
第五节 西方博物馆与中国“博物体” 141
小结 144
第六章 置身于距离中的美景 145
题旨 145
第一节“景观”的文化考释 145
第二节 文化景观 150
第三节 凝视景观 155
小结 159
下编 163
绪论 生生遗续 代代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纲要 163
第一章 生命之活态遗产的身体践行 175
题旨 175
第一节 人类身体遗产的认知维度 177
第二节 西方的身体认知维度 185
第三节 中国文化遗产中的身体观 190
第四节“体味”之活态践行 197
小结 203
第二章 生态之写于水上的文化遗产 204
题旨 204
第一节 重读《金枝》:生命之水木年华 205
第二节 历史人类学与河流研究 209
第三节 历史的叙事与水的社会研究 216
第四节 中国水文化的遗产生成与智慧表达 221
小结 226
第三章 生养之文化遗产的养育制度 228
题旨 228
第一节 观星台:以“天地之中”传统文化为基因的生养制度 230
第二节 杜甫草堂:一种以“名”张“实”的累递性生养制度 237
第三节 大足石刻:一种造像修斋的技艺专属性供养人制度 240
小结 245
第四章 生计之美味“大羊”尚可馔享 246
题旨 246
第一节 新木马沉思录 246
第二节 阿喀琉斯(Achilles)之盾的“矛盾” 252
第三节 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257
小结 269
第五章 生产之形制工作工具与功 270
题旨 270
第一节“工”简谱 270
第二节 工作与工具 281
第三节 深刻“工”铭与“功”名 287
小结 293
第六章 生业之以生为业的世俗神圣 294
题旨 294
第一节 业源与业缘 296
第二节 行业与社会化分工及其演变 300
第三节 行业形制与组织 304
小结 312
代结语 中华本草与生命本体 313
题旨 313
一 本草名实 314
二 本草体性 318
三 本草博物 321
小结 325
参考文献 326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