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培青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一节 中国教育史的开端与教育的起源 1

一、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1

二、教育的起源 2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4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5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6

三、原始宗教教育 7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9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10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0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11

二、文字的产生 13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15

本章 小结 16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9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20

一、夏代的教育 20

二、商代的教育 23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29

一、西周的社会 29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32

三、六艺教育 40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45

一、官学衰废 45

二、私学兴起 47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51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5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3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55

三、提倡“有教无类” 57

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58

五、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学内容 61

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66

七、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74

八、树立教师的典范 81

九、历史影响 85

本章 小结 86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88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89

一、养士之风盛行 89

二、百家争鸣 91

三、私学发展 94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98

一、稷下学宫始末 98

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100

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107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109

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 109

二、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111

三、教育内容 113

四、教育方法 116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119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119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122

三、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123

四、理想人格 126

五、教学思想 128

六、社会分工与教育 130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131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132

二、教育与社会群体 134

三、“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35

四、教育目的 138

五、教育内容 140

六、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141

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43

第六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45

一、从商鞅到韩非 145

二、绝对的“性恶论” 147

三、禁“二心私学” 149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50

五、提倡“耕战” 153

第七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154

一、《大学》 155

二、《中庸》 160

三、《学记》 164

四、《乐记》 169

本章 小结 173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175

第一节 秦代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176

一、统一文字 176

二、严禁私学 177

三、吏师制度 178

第二节 汉代的教育政策及学校教育的发展 179

一、汉代的教育政策 179

二、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85

第三节 贾谊的教育思想 195

一、生平及政治主张 195

二、论教育的社会作用 196

三、论胎教 197

四、论早期教育 198

五、论品德修养 199

六、论教学方法 200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201

一、生平和著述 201

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202

三、德治与教化 203

四、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204

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05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208

一、生平和思想特征 208

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210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211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212

五、论学习 213

第六节 郑玄的教育思想 216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216

二、融合今古文经学对教育的影响 217

三、利用经注阐发的一些教育观点 219

本章 小结 222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224

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 224

一、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 225

二、两晋时期的学校教育 228

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 234

一、宋与齐的学校教育 234

二、梁与陈的学校教育 237

第三节 北朝的学校教育 239

一、北朝的中央宫学 240

二、北朝的郡国学校 244

第四节 傅玄的教育思想 246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246

二、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46

三、论学校教育 247

四、论道德教育 249

第五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251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251

二、论士大夫教育 252

三、论儿童教育 256

四、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258

本章 小结 260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262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263

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 263

二、对佛教、道教的提倡和利用 265

三、儒、佛、道融合的趋势 267

第二节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 268

一、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268

二、中央官学 272

三、地方官学 276

四、私学 278

五、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280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284

一、隋朝科举制的产生 284

二、唐朝科举制的发展 286

三、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288

四、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295

五、科举制的影响 296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中日教育交流 299

一、中日教育交流兴起的历史背景 299

二、人员交流在中日教育交流中的巨大作用 301

三、中日教育交流对日本奈良时期教育的影响 302

四、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308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309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309

二、“性三品”说及教育的作用 311

三、“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 314

四、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思想 315

五、论尊师重道 317

六、论教学方法 320

第六节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32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322

二、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324

三、论教师 326

四、论教学 327

本章 小结 330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332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333

一、文教政策 333

二、教育制度 338

第二节 辽金元的教育 348

一、辽朝的教育制度 348

二、金朝的教育制度 350

三、元朝的教育制度 354

第三节 宋元的书院 361

一、书院的萌芽 361

二、宋朝的书院 362

三、元朝的书院 369

第四节 宋元的蒙学 372

一、蒙学教育的发展 372

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74

三、蒙学教材 375

第五节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378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378

二、主持熙宁兴学 378

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 381

四、系统的人才理论 383

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38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385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387

三、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389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92

五、论读书法 396

第七节 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 399

一、陈亮的教育思想 399

二、叶适的教育思想 402

本章 小结 405

第八章 明代的教育 407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 407

一、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408

二、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409

三、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410

第二节 明代的官学制度 413

一中央官学 413

二、地方官学 417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 421

一、明代书院的发展 421

二、东林书院 424

第四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42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27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428

三、论道德教育 430

四、儿童教育思想 432

第五节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 43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35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435

三、论理想人格与教育目的 437

四、论认识与知识 437

五、论学习与修养 438

本章 小结 440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442

第一节 清代的文教政策 443

一、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444

二、广设学校,严订学规 444

三、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447

第二节 清代的官学制度 448

一、中央官学 449

二、地方官学 455

第三节 清代的书院 458

一、清代书院的发展 458

二、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461

第四节 黄宗义的教育思想 464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64

二、“公其是非于学校” 466

三、“取士八法” 467

四、论教育内容 469

五、关于教学思想 471

六、论教师 475

第五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476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76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478

三、教学思想 479

四、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482

五、论教师 484

第六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486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86

二、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487

三、学校为人才之本 489

四、“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490

五、“习行”教学法 492

六、论劳动教育 494

本章 小结 496

第十章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教育 498

第一节 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 498

一、官学名存实亡 499

二、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 500

三、清末学风之颓败 500

第二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501

一、要求改革旧的教育传统 502

二、主张“经世致用” 502

三、提倡学习“西学” 504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教育 505

一、对清末旧传统教育的冲击 505

二、实行普遍的平等教育 506

三、改革传统的教育内容 507

四、改革科举考试制度 509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列强教育侵略的开始 510

一、传教士来华办学的开始 510

二、利用不平等条约对华进行文化教育渗透 511

三、早期的教会学校 512

本章 小结 514

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516

第一节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 517

一、洋务学堂的概况 517

二、京师同文馆 520

三、福建船改学堂 524

第二节 、兴办留学教育 528

一、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529

二、派遣留欧学生 530

第三节 张之洞和《劝学篇 》 53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33

二、创办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和存古学堂 537

三、《劝学篇 》的主要教育思想 540

第四节 帝国主义教育侵略的扩张 542

一、教会学校遍及全中国 542

二、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和中华教育会 546

本章 小结 549

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551

第一节 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 551

一、早期改良主义的教育主张 551

二、维新教育运动 554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556

四、京师大学堂 557

第二节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558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58

二、论教育的作用 559

三、主张变科举兴学校 560

四、《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561

第三节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56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63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宗旨 564

三、论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学校制度的建立 566

四、论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 567

第四节 严复的教育思想 569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69

二、救亡图存的三育论 570

三、对科举制的抨击和对新学校的提倡 571

四、体用一致的文教观 572

第五节 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学制的确立 574

一、壬寅学制 574

二、癸卯学制 576

三、清末学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578

第六节 清末新的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教育宗旨的厘订和科举制的废除 580

一、废除科举制度 580

二、新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和教育宗旨的厘定 581

本章 小结 582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584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585

一、批判封建教育 585

二、批判改良派的“先教育后革命”说 587

三、创立中国教育会 588

四、兴办革命学校 589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教育改革 593

一、颁发教育通令 593

二、制定民国教育方针 594

三、公布《壬子癸丑学制》 595

第三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59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97

二、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601

三、“兼容并包”,改革北京大学 604

四、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609

本章 小结 611

第十四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教育 613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教育的斗争 614

一、封建复古主义的出现 614

二、民主战士对封建复古教育的猛烈抨击 615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617

第二节 各种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619

一、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619

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621

三、职业教育思潮 625

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625

第三节 勤工俭学运动 627

一、勤工俭学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627

二、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学习和生活 629

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争取求学权利的斗争 630

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意义 632

第四节 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 634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634

二、工人教育运动 636

三、农民教育运动 638

第五节 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640

一、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 641

二、平民女学 643

三、上海大学 644

四、农民运动讲习所 645

五、劳动学院 647

本章 小结 649

第十五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教育 651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运动 651

一、平民教育运动 651

二、科学教育运动 653

三、国家主义教育运动 655

第二节 1922年的新学制 656

一、六三三学制 656

二、新学制的课程标准纲要 658

三、教学法的改革 659

第三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 661

一、20年代教会教育概况 661

二、收回教育杈运动 662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批判者李大钊和恽代英 664

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664

二、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670

本章 小结 676

第十六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苏区教育 677

第一节 苏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677

一、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其意义 677

二、“左”倾教条主义的干扰 679

第二节 苏区教育的发展 680

一、干部教育 681

二、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 685

第三节 苏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688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688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 690

三、依靠群众、勤俭办学 691

本章 小结 692

第十七章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 693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的教育宗旨 694

一、实行党化教育 694

二、颁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695

三、“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 696

四、“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 698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教育 698

一、初等教育 699

二、中等教育 700

三、高等教育 702

第三节 国民党封建法西斯教育措施 703

一、“整顿学风”,对学校严密控制 703

二、建立法西斯的训育制度和军事训练 705

三、实施“特种教育” 706

四、颁布课程标准,进行教科书审查 707

五、实行毕业会考制度 708

第四节 资产阶级教育家的教育实验 709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教育实验 710

二、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区 711

三、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 713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实验 714

第五节 鲁迅的教育思想 71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717

二、批判旧传统教育 718

三、论青年教育 719

四、论儿童教育 720

第六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72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722

二、批判超政治的教育观,科学地阐述教育的本质 723

三、批判改良主义教育观,正确阐明教育的效能 724

四、批判资本主义教育,论述社会主义教育 725

五、论“全人生指导” 728

第七节 日伪占领区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730

一、沦陷区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浩劫 730

二、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731

三、沦陷区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 733

第八节 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和国民党法西斯教育的总崩溃 734

一、美帝国主义新的教育侵略 734

二、国民党统治区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 735

第九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738

一、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发展过程 738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741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743

四、“生活教育”论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744

本章 小结 748

第十八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750

第一节 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751

一、抗日战争时期教育的方针政策 751

二、解放战争时期教育的方针政策 756

第二节 打碎旧一套,创立新教育 757

一、干部教育 759

二、蓬勃发展的群众教育 770

第三节 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抗大” 778

一、“抗大”的概况 778

二、“抗大”的教育方针 782

三、“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783

四、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学风 785

五、“抗大”的教学方法 785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787

一、实行抗战教育,为战争服务 788

二、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教育路线斗争 789

三、走群众路线,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789

四、实行教育与劳动结合,为生产斗争服务 790

本章 小结 792

参考书目 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