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1.1 引 言 1
1.1.1 语言、语法和语言学 1
1.1.2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2
1.1.3 系统语法与功能语法 3
1.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3
1.1.5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4
1.2 韩礼德的语言学史观 6
1.2.1 古希腊时期的两种语言观 6
1.2.2 中世纪和20世纪前的两种语言观 6
1.2.3 近代的两种语言观 7
1.2.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属性 8
1.3 韩礼德的语言观 10
1.3.1 语言的符号性 10
1.3.2 语言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11
1.3.3 语言行为 12
1.4 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 12
1.4.1 元功能的思想 13
1.4.2 系统的思想 15
1.4.3 层次的思想 16
1.4.4 功能的思想 18
1.4.5 语境的思想 19
1.4.6 近似的或盖然率的思想 20
1.5 先驱者与同代人 22
1.5.1 欧洲语言学派 22
1.5.2 美国语言学传统 23
1.5.3 其他导师 24
1.5.4 同代人与合作者 24
1.5.5 其他领域 25
第二章 系统功能理论 27
2.1 汉语语法的研究 27
2.1.1 语境分析 27
2.1.2 “共时”与“历时”的关系 28
2.1.3 语法范畴 28
2.1.4 全面性与效度 29
2.1.5 欧洲结构主义的描写 29
2.2 阶与范畴语法 30
2.2.1 时代背景 30
2.2.2 语言(学)层次 30
2.2.3 意义 31
2.2.4 范畴 31
2.2.5 阶 34
2.2.6 词汇 37
2.3 系统理论 38
2.3.1 时代背景 38
2.3.2 系统理论的引入 39
2.3.3 对伦敦学派系统理论的第一步修正 40
2.3.4 对伦敦学派系统理论的第二步修正 41
2.3.5 对伦敦学派系统理论的第三步修正 41
2.3.6 特征与系统网络 42
2.4 功能理论 42
2.4.1 系统与功能 43
2.4.2 功能与用途 44
2.4.3 语言功能与社会符号学 45
第三章 系统语法 48
3.1 语言分析的四种模式 48
3.1.1 项目和配列模式 48
3.1.2 项目和过程模式 49
3.1.3 词和词形变化表模式 50
3.1.4 项目与聚合体模式 50
3.2 有关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 51
3.2.1 系统与系统网络 51
3.2.2 选择 52
3.2.3 从属关系 53
3.2.4 入列条件 53
3.2.5 选择表达 53
3.2.6 选择说明 53
3.2.7 选择终止 54
3.2.8 意义和意义潜势 54
3.3 系统标号 54
3.3.1 五个基本网络表达型式 55
3.3.2 双向性 57
3.3.3 非标记性 58
3.3.4 精密度 59
3.4 体现 60
3.4.1 层次之间的体现 61
3.4.2 层次内部的体现 61
3.4.3 体现说明 62
3.5 系统与结构 63
3.5.1 系统与功能 64
3.5.2 最小括弧法 66
3.5.3 功能成分在词组短语中的体现 67
3.6 递归性 67
3.6.1 逻辑功能 68
3.6.2 网络标志 70
第四章 功能语法:概念功能 71
4.1 经验功能的体现形式 71
4.1.1 及物性 71
4.1.2 受益者和范围 80
4.1.3 环境成分 83
4.1.4 言辞与序列 88
4.1.5 作格分析法 89
4.2 语态 92
4.2.1 中动语态 92
4.2.2 非中动语态 92
4.3 逻辑功能的类型及其体现形式 97
4.3.1 相互依存 97
4.3.2 逻辑语义关系 98
4.3.3 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的相互关系 99
4.3.4 逻辑功能在英语中的体现形式 100
4.4 汉语的概念功能 102
4.4.1 及物性系统 102
4.4.2 语态系统 103
4.4.3 汉语中的逻辑功能 103
4.4.4 实例分析 104
4.5 结语 109
第五章 功能语法:人际功能 110
5.1 人际功能 110
5.1.1 言语角色和交流物 110
5.1.2 言语功能 111
5.1.3 命题和提议 114
5.2 语气成分 115
5.2.1 语气结构 115
5.2.2 主语和限定成分的意义 118
5.2.3 剩余部分 122
5.2.4 其他附加语 126
5.2.5 连接附加语 126
5.2.6 呼语与感叹语 127
5.2.7 语气系统:更多的选项 128
5.3 语气与语调(tone) 133
5.3.1 声调突出 133
5.3.2 声调 134
5.3.3 自由度:“自由”与“受限”小句 138
5.3.4 语气隐喻 141
5.4 归一性与情态评价 144
5.4.1 归一性 144
5.4.2 情态 146
5.4.3 情态评价 149
5.4.4 隐喻情态和情态的取向 153
5.5 语气成分的略用 156
5.5.1 省略 156
5.5.2 零句 158
5.5.3 小句作主语 159
5.6 汉语的人际功能 160
5.6.1 语气 160
5.6.2 情态和意态 162
5.6.3 语调 162
第六章 功能语法:语篇功能 164
6.1 主位结构 164
6.1.1 主位的分类 165
6.1.2 主位结构与语气结构 166
6.1.3 无标记主位与有标记主位 168
6.1.4 主位推进与信息流动 169
6.2 信息结构 172
6.2.1 信息结构的基本含义 173
6.2.2 信息结构的体现形式 173
6.2.3 信息结构的基本特点 174
6.2.4 信息结构与主位结构 177
6.2.5 信息结构与衔接关系 178
6.3 衔接 179
6.3.1 衔接的含义 179
6.3.2 衔接的手段 179
6.3.3 研究衔接关系的意义 190
6.4 汉语的语篇功能 190
6.4.1 主位结构 190
6.4.2 信息结构 190
第七章 复句与词组 194
7.1 复句 194
7.1.1 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194
7.1.2 小句之间关系的类型 196
7.1.3 排序关系:联合和主从 200
7.1.4 三种扩展方式:详述、延展和增强 205
7.1.5 报告、思想和事实:三种投射 222
7.1.6 作为语篇域的复句 229
7.1.7 复句与语调 232
7.2 词组和短语,及它们的复合结构 234
7.2.1 词组和短语 234
7.2.2 动词词组 241
7.2.3 副词词组、连词词组、介词词组 247
7.2.4 介词短语 250
7.3 词组和短语复合体 250
7.3.1 词组和短语复合体概观 250
7.3.2 联合关系:词组和短语 252
7.3.3 主从关系:名词词组 253
7.3.4 主从关系:副词词组和介词短语 254
7.3.5 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的扩展关系(1):一般 254
7.3.6 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的扩展关系(2):被动语态 258
7.3.7 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的扩展关系(3):使役 259
7.3.8 投射 262
7.4 汉语的复句与词组 266
7.4.1 汉语的复句 266
7.4.2 汉语的词组和短语 270
第八章 语域与语类 274
8.1 引言 274
8.2 语域 274
8.2.1 语域的界定及其制约因素 274
8.2.2 语域的特点和功能 276
8.2.3 语域与方言的关系 278
8.2.4 语域的转换、混合和借用 279
8.2.5 语域的误用 280
8.2.6 研究语域的目的 283
8.3 语类 284
8.3.1 语类的界定以及语言学界对它的关注 284
8.3.2 语类结构潜势及其研究内容 287
8.3.3 语类结构的体现形式 289
8.3.4 语类与文化语境的关系 292
8.4 两种语境模型的对比 293
8.4.1 韩礼德的语境模型 293
8.4.2 马丁的语境模型 294
8.4.3 两种语境模型的对比 296
8.4.4 我们的观点 300
8.5 结语 303
第九章 语法隐喻 305
9.1 韩礼德1985/1994模式 305
9.1.1 概念隐喻 305
9.1.2 人际隐喻 306
9.1.3 元功能和层次 308
9.1.4 韩礼德1996模式 308
9.2 语篇隐喻 309
9.2.1 马丁对语篇隐喻的研究 309
9.2.2 韩礼德对语篇隐喻的模糊态度 311
9.3 一致性 312
9.3.1 对一致性的各种描写 312
9.3.2 概念隐喻化和语言隐喻化 314
9.4 雅式和土式 315
9.4.1 定义 315
9.4.2 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315
9.4.3 级的一致性 316
9.4.4 打包和拆析 318
9.5 概念隐喻和名词化 319
9.5.1 概念隐喻的类型 319
9.5.2 名词化 319
9.5.3 特征群 321
9.6 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322
第十章 评价理论与意识形态 324
10.1 引言 324
10.2 评价与评价理论 325
10.2.1 评价研究综述 325
10.2.2 评价理论 326
10.3 评价理论对意识形态的揭示 337
10.4 评价理论的应用和其他 340
第十一章 多模态话语研究 346
11.1 引言 346
11.2 图像分析的社会符号学框架 347
11.2.1 视觉语法 347
11.2.2 元功能、元意义和实现关系 348
11.2.3 再现意义 348
11.2.4 互动意义 355
11.2.5 构图意义 359
11.3 听觉符号的多模态研究 361
11.4 图文关系研究 363
11.5 多模态语类特征研究 364
11.5.1 纸质媒体和网络报纸 365
11.5.2 科学语篇 366
11.6 多模态读写教育 370
11.7 国内的研究现状 370
11.8 结语 373
第十二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 375
12.1 儿童语言发育 376
12.1.1 两种认识论 376
12.1.2 儿童语言发育与语言功能 376
12.1.3 从幼儿语言向成人语言的过渡 378
12.2 语言与社会 379
12.2.1 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380
12.2.2 语言对社会的影响 380
12.3 语域理论的用途 382
12.4 语言教学 384
12.4.1 意念教学法 385
12.4.2 情景教学法 386
12.4.3 交际教学法 387
12.4.4 篇章教学 388
12.4.5 语类教学法 391
12.4.6 机制教学 392
12.4.7 多模态教学 394
12.5 文体学 397
12.5.1 文体的性质 397
12.5.2 相关性标准 398
12.5.3 文体分析的方面、程序、方法和问题 399
12.5.4 文体分析的实例 403
12.6 翻译与机译 403
12.6.1 翻译 403
12.6.2 机译 405
12.7 计算语言学 407
12.7.1 阶与范畴语法阶段 407
12.7.2 系统语法阶段 407
12.7.3 系统功能语言学阶段 408
第十三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比较 409
13.1 引言 409
13.2 索绪尔语言学 410
13.2.1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 410
13.2.2 语言和言语 411
13.2.3 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 412
13.2.4 语法学和词汇学 413
13.3 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 413
13.3.1 结构与功能 413
13.3.2 成分分析法 414
13.4 转换生成语法 415
13.4.1 理论框架 415
13.4.2 语言与个体的关系 416
13.4.3 语言习得和发育 417
13.4.4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419
13.4.5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419
13.4.6 普遍语法 420
13.4.7 发展模式 420
13.5 层次语法 422
13.5.1 理论框架 422
13.5.2 语言层次 422
13.5.3 体现关系 423
13.5.4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423
13.5.5 意义层及其他 424
13.5.6 新发展:神经认知语言学 424
13.6 功能类型学 425
13.6.1 基本理论观点 425
13.6.2 基本理论框架 426
13.7 认知语言学 427
13.7.1 基本观点和研究角度 427
13.7.2 理论框架 428
13.7.3 最新研究趋势 429
第十四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十年来的发展 431
14.1 更加注重对语言系统的研究 431
14.2 更加注重对话语意义的研究 432
14.3 更加注重语料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433
14.4 从对语言使用的研究扩展到对语言使用者的研究 434
14.5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LCT的合作 437
14.6 马丁的“权力三项”概念 439
14.6.1 权力词汇 439
14.6.2 权力语法 441
14.6.3 权力话语组织 442
14.7 其他成果 445
14.8 结语 446
参考文献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