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国华,李义虎,张植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1236169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比较论述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学术著作。内容包括:祖国统一问题的缘起、解决香港问题的模式争论、香港模式的形成、内容与特点、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与影响、李登辉时期的大陆政策、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非“一国两制”的模式、国际因素与台湾前途、邓小平理论与祖国统一、从香港模式看台湾问题、台湾前途展望等。

第一章 祖国统一问题的缘起 1

一 香港问题的由来 1

1.鸦片战争与英国割占香港岛和九龙 1

2.英国强租新界 4

二 台湾问题的由来 6

1.国共内战的产物 6

2.美国的影响 8

三 从历史与国际法看中国统一问题 18

1.港台问题比较分析 18

2.从历史文化看海峡两岸关系 22

3.涉台问题的国际法分析 26

4.驳“台湾地位未定论” 28

5.从世界政治格局看中国统一问题 30

四 中国人民为争取祖国统一的努力 33

1.解决香港问题的努力 34

2.光复台湾的努力 36

第二章 解决香港问题的模式争论 40

一 亲英的诸种方案 41

1.维持现状论 41

2.中英续约或另立新约 42

3.以主权换治权 43

4.中英共管 45

5.“九七”后英国在香港保留特殊地位 46

6.延长过渡期 47

7.巴拿马运河模式 48

8.英式“港人治港” 49

二 香港“自治、自决”方案 50

1.新加坡式自治模式 50

2.香港居民自决前途 51

3.香港成为半独立的政治实体 52

4.联合国托管 54

5.香港国际化 54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5

第三章 香港模式的形成、内容与特点 59

一 新中国政府对港台问题的基本立场 59

1.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59

2.对台湾:“一纲四目” 65

二 “一国两制”方针的由来 70

1.香港问题提上议程 70

2.“一国两制”由构想到成为基本国策 72

三 香港模式的内容与特征分析 74

1.从中英联合声明到“香港基本法” 74

2.香港模式的主要内容 81

3.香港模式的特征 85

四 “香港经验”垂范,澳门问题圆满解决 87

1.澳门问题的由来 87

2.依据“香港经验”,圆满解决澳门问题 88

第四章 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与影响 95

一 两岸关系的演变 95

1.从军事对峙到政治对峙 95

2.走向缓和,局部开放,间接交流 100

3.冷战后的两岸关系 101

4.当前两岸关系的基本特点 104

二 两岸关系僵持的后果及其影响 107

1.“制度之争”与“两岸统一经济差距论” 107

2.“台湾意识”与“台独”意识 109

3.台湾“宪改”增加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 112

4.两岸之争,反华势力得以渔利 112

第五章 李登辉时期的大陆政策 114

一 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蜕变 115

1.自相矛盾的“一个中国原则” 115

2.背离“一个中国原则” 119

3.提出“一个分治的中国”理论 124

4.“特殊两国论”之出台 127

二 台湾当局反对“一国两制” 127

1.蒋经国的“三不”政策与“统战阴谋”论 128

2.李登辉时期对“一国两制”之否定 130

三 台湾当局对香港回归的反应 134

1.“九七”前怀疑香港能否成功回归 134

2.“九七”后反对把香港模式套用于台湾 135

四 “宪政改革”及其对统一前途的影响 137

1.李登辉“宪政改革”的历程与内容 138

2.“宪政改革”对两岸关系之影响 144

五 下台之后的李登辉 146

1.组建“台湾团结联盟” 147

2.施压民进党,走向“极独”路线 148

3.敌视大陆,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 151

4.继续宣传“台独”理念 153

第六章 民进党的大陆政策 157

一 民进党的成立及其“台独”党纲 158

1.从“住民自决”到“独立建国” 158

2.教义化“台独”路线之特点 161

二 民进党的转型及其大陆政策 162

1.调整“台独”策略,关注大陆事务 162

2.《台湾独立运动新世代纲领》的出台 164

3.民进党党内关于大陆政策的大辩论 167

三 2000年大选与所谓“新中间路线” 169

1.“新中间路线”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170

2.《跨世纪中国政策白皮书》的发表 172

四 陈水扁时期的大陆政策 174

1.政治方面:从“一边一国论”到“终统” 174

2.法理方面:从“公投”立法到“入联公投” 182

3.文化方面:“教育台独”和“去中国化” 186

4.军事方面:提出“先制攻击”并“绿化国军” 189

5.在对外关系方面的“正名”活动 193

6.两岸关系方面:拒绝一个中国,阻碍两岸交流 196

五 “泛绿”阵营与“台独”模式论析 202

1.“台独”的概念与“台独”的演变 202

2.“台独”理论模式种种 203

3.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小结 206

第七章 非“一国两制”的模式 208

一 “台湾模式” 208

1.“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209

2.“一国良制” 210

3.“台湾发展模式” 211

二 “德国模式” 213

1.“德国模式” 213

2.“一国两治” 215

3.“一国两府” 216

4.“一国两地区” 217

三 联邦制模式 219

1.联邦制的理论特点 219

2.“联邦中国”的诸种模式 221

四 邦联制模式 222

1.邦联制的理论特点 222

2.“邦联中国”的诸种模式 222

3.“泛蓝”的大陆政策分析 223

五 对非“一国两制”模式的评价 224

第八章 国际因素与台湾前途 227

一 美国因素 227

1.一个中国下的“双轨政策” 228

2.以和平解决为理由坚持对台军售 233

3.为“维持现状”实行“双重吓阻” 235

二 日本因素 243

1.日本的“台湾情结”:推动日台“实质关系发展” 243

2.地缘因素的考虑 246

3.配合美国介入台海冲突 247

三 国际因素的影响 249

1.为“渐进式台独”活动留下空间 249

2.以台制华,阻止中国的统一 251

第九章 邓小平理论与祖国统一 253

一 邓小平理论精髓与祖国统一 254

1.邓小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54

2.邓小平统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56

二 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262

1.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战略思想 262

2.邓小平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268

三 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 270

1.和平统一与祖国发展“三步走”的大战略 270

2.对台政策更宽松 273

四 江泽民与祖国统一问题 274

1.江泽民与香港后过渡期 275

2.“江八点”的主要内容与新意 277

五 胡锦涛与对台政策的调整 279

1.“胡四点”的内容及其新取向 279

2.《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 284

3.“胡六点”讲话的历史性创新 287

4.坚持邓小平理论,探索祖国统一新路 293

第十章 从香港模式看台湾问题 295

一 香港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296

1.判断香港模式成功与否的标准 296

2.从民调看“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 299

3.香港模式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302

二 “一国两制”在台湾受到挑战的主要因素 308

1.一个中国原则的认知问题 309

2.两岸僵持形成强烈的制度与心理隔阂 310

3.“台独”所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311

4.“台独”势力丑化大陆,歪曲“一国两制” 312

三 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启示 314

1.制度建设,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314

2.经济优先,“两岸四地”整合的根本动力 317

3.警惕民粹政治,落实渐进式民主政治 319

4.争取认同,国家整合的民心基础 321

四 香港模式与“台湾模式”之比较 323

1.两个模式的特点分析 324

2.同中之异:两个模式的理论容量问题 328

3.“台湾模式”的理论容量 335

第十一章 台湾前途展望 338

一 一个中国原则:决定台湾前途的基本前提 339

1.台湾前途必须由全体中国人民来决定 339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与法理基础 340

二 正视台湾问题的复杂性 342

1.“渐进式台独”趋势加深了两岸关系的危机性 343

2.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问题 345

三 开拓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路 346

1.“春秋智慧”与大陆对台战略 347

2.增量改革:两岸关系发展的合理选择 351

3.增量改革的必由之路 354

四 建构“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 359

1.香港模式的借鉴意义 359

2.扩大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论容量 363

3.尊重台湾人民,化解“台湾意识” 366

4.统一前“过渡期”的设定与处理 368

5.构建和平统一的“台湾模式” 372

附录 参考文献举要 375

一 中文部分 375

二 中文部分 379

后记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