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宪法 1
第一章 宪法之特质 1
第二章 宪法之内容 5
第三章 宪法之类别 9
第四章 宪法之制定 18
第五章 宪法之修正 23
第六章 宪法之解释 28
第一节 宪法解释之机关 28
第二节 宪法解释之效果 31
第二编 国家 33
第七章 国家之理念 33
第一节 团体的国家观 33
第二节 人格的国家观 35
第八章 国家之主权 38
第一节 主权之语原 38
第二节 主权之性质 39
第三节 主权之本体 41
第九章 国家之领土 43
第一节 领土之法律观念 43
第二节 领土之规定方法 44
第十章 国家与邦及邦与地方 46
第一节 国家与邦 46
第二节 邦与地方 50
第三编人权与公民权 55
第十一章 人权之体系 55
第十二章 自由权 57
第一节 自由与平等 57
第二节 身体自由 58
第三节 居住自由 61
第四节 职业自由 62
第五节 财产自由 65
第六节 意见自由 66
第七节 信教自由 69
第八节 书信秘密 71
第九节 集会自由 72
第十节 结社自由 73
第十三章 社会权 75
第一节 社会权之本质 75
第二节 生存权 76
第三节 劳动权 77
第四节 教育权 78
第十四章 人民之义务 79
第十五章 选举制度 82
第一节 选举权之性质 82
第二节 选民之资格 83
第三节 选举之种类 85
第四节 职业代表制度 88
第五节 选举区 92
第十六章 直接民主政制 99
第四编 议院制度 103
第十七章议院之性质 103
第十八章 议院制度之史源 106
第十九章 两院制与一院制 108
第二十章 议院之组织 110
第一节 上议院之组织 110
第二节 下议院之组织 118
第二十一章 议员之集会 127
第二十二章 议院之开闭及延会与会期 129
第二十三章 议院之停会及休会 130
第二十四章 议院之解散 131
第二十五章 议院之职权 136
第一节 立法权 136
第二节 财政权 138
第三节 监督权 143
第二十六章 议院内部组织及其关系 147
第一节议长与委员会 147
第二节 两院议事之关系 149
第二十七章 议员之权利及义务 154
第一节 议员之权利 154
第二节 议员之义务 156
第二十八章 议院委员会 158
第五编行政制度 161
第二十九章 行政元首 161
第一节 行政元首产生之方法 161
第二节 行政元首之资格 166
第三节 行政元首之任期 169
第四节 行政元首之代理与继承 171
第五节 行政元首之职权 173
第六节 行政元首之责任 193
第三十章内阁 199
第一节 国务员与阁员 199
第二节 国务总理 200
第三节 国务会议 201
第四节 国务员之责任 205
第六编 法院制度 213
第三十一章 普通法院 213
第一节 法院之组织 213
第二节 法院之独立 222
第三十二章 行政法院 226
第一节 英美制度 226
第二节 大陆制度 227
第三十三章 宪法法院 232
第一节 宪法法院之组织 232
第二节 宪法法院之权限 234
附录 239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 239
二中华民国约法(民国三年五月一日公布) 246
三中华民国宪法(民国十二年十月十日公布) 255
四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 275
五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公布) 284
参考书籍及论文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