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古代中日关系的整体验证与思考 1
一、隋以前的中日“宗属”关系 2
二、隋唐时期中日“对等”关系的涵义 4
三、五代、两宋“无邦交”时期的中日民间交流 7
四、元明时期中日关系的“恩怨” 8
五、封建晚期中日两国的“隔离” 11
六、简短的结语 15
第一章 江户时期的中国认知(1603~1840) 16
一、儒学家的中国观 17
二、国学家的中国观 33
三、兰学家的中国观 49
四、江户时期中国观的遗产 66
第二章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知行 (1840~1895) 68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殷鉴” 68
二、中国对策论的主张和较量 80
三、明治前期的对华政策与行动 103
四、甲午战争期间蔑视型中国观的泛化 124
第三章 甲午战后至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知行(1895~1924) 154
一、从甲午战后的彷徨到与列强“共舞” 155
二、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华知行 169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对华知行 182
四、北洋政府时期的对华知行 202
第四章 国民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中国知行(1924~1945) 230
一、对中国统一的阻挠 230
二、占领中国东北的得逞 242
三、对中国的封堵和蚕食 251
四、鲸吞中国的孤注一掷 264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至复交时期的中国知行(1945~1972) 280
一、战后初期中国认知环境的变化 280
二、敌视中国政策与“政经分离”的吊诡 286
三、社会团体的中国知行 294
四、经济界的中国知行 305
五、民众中国认知的嬗变 319
六、正视中国的复交 324
第六章 复交以来的中国知行(1972~2011) 334
一、复交初期的中国认知与实践 334
二、崇尚“友好”时期的中国知行 341
三、冷战后对华知行的演进 353
四、新世纪对华知行的动态 360
终章 日本近代以来中国知行的演变与特征 371
一、古代中国知行的“遗产” 371
二、近代中国知行的轨迹 372
三、战后中国知行的嬗变 374
四、近代以来中国知行的规律和特点 375
参考文献 378
后记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