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略论《诗经》的“赋”法 1
庄子与“无君论” 12
屈原与楚辞 22
《屈原列传》的叙事和诗人的“放流” 22
关于屈原在江南的放逐地域 31
从汉人的记述看屈原的沉江真相 42
历史的改塑和发现: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 55
论《离骚》的抒情结构及意象表现 72
论屈辞的狂放和奇艳 92
略论屈原创制的“骚体诗” 114
《离骚》“彭咸”辨 120
读《楚辞·招魂》 125
[附]徙倚汨罗的千古忠魂——屈原传略 131
司马迁与《史记》 156
《史记》的体例溯源和思想倾向 156
论司马迁对“天命”的矛盾认识 164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 176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浪漫主义 196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207
简论班固和他的《汉书》 214
读枚乘《七发》 224
论汉代的神怪小说和历史小说 230
汉诗研究 249
汉乐府的“娱乐”职能及其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249
《孔雀东南飞》主题、人物争议论略 270
《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三题 286
三曹和建安七子 298
曹操的禀性和他的诗文创作 298
连舆宴游,载笔从师——建安诸子邺下创作述评 319
建安诗王的平傲啸歌——论曹植的后期诗文创作 337
读曹植《洛神赋》 355
英雄、才士和文学创造——对建安文学的综合思考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