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辑 性别追问 3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策略与途径 3
性别平等:如何凸显于社会公共政策平台 7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 11
如何将社会性别观纳入政府决策主流——记“上海妇女研究国际咨询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15
银色智库的女性潜能不容忽视 22
“妇女法”修改中的性别平等 28
新婚姻法的进一步完善 34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北京的十年回眸 38
女性人口流动:社会经济运行的“示波器” 41
上海弱势妇女群体与都市农妇 43
第二辑 学海采珠 49
从“理想王国”回到现实 49
中国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胡福明教授谈邓小平理论的起点和核心 52
费孝通心中的西部进行曲 55
商业部长胡平创建的商业文化学 58
金冲及、胡绳武的友谊与合作 61
追寻20世纪初中国社会沿革线索——记“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64
《女界钟》的问世 66
中国最早出版的女子出国游记 72
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摧残慰安妇的史实 76
《慰安妇研究》:揭开被湮没的一页 82
鲜血染红的手稿——记新四军文艺战士杨奚 84
学者型的现代企业家殷雄 87
“丰记米号”的腥风血雨——记中共上海地下市委秘密联络点遭破坏前后 97
新闻传媒的新创举 103
喜看水乡巨变 106
富起来的农村出现诸多新问题 109
第三辑 巾帼春秋 115
妇女解放的伟大先驱:秋瑾 115
黄兴夫人徐宗汉 118
同盟会前后的何香凝 121
赤十字会会长张竹君 124
尹锐志姐妹与光复会 127
参政运动中的林宗素、唐群英 130
葛健豪:出洋留学的小脚女人 133
为大学开女禁的邓春兰 136
向警予:我党早期的妇女领袖 139
血洒湘江献青春——纪念杨开慧烈士诞辰105周年 146
丹心献祖国 鲜血洒宝岛——纪念朱枫烈士诞辰102周年 155
勤俭清廉 一尘不染——纪念邓颖超同志诞辰104周年 163
她像一头负重的“骆驼”——记濮之珍、蒋孔阳伉俪和他们的女儿 170
在非洲度过的日日夜夜——记上海外经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珠的传奇经历 175
第四辑 翰墨情志 187
难忘夏老的墨宝 187
不媚时 不降志 不避险——读王元化先生墨宝有感 190
翰墨无情人有情——记自学成才的文史馆员、著名书法家林仲兴 193
书法教育寄深情——记热心老年教育的书法老师吴柏森 201
多年宿愿今得偿——贺吴柏森老师喜获文史馆员聘书 203
画美心更美——张教浩画展观后 205
云游世界的花鸟画家富华 207
第五辑 银发浪潮 211
上海老年妇女终身学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1
秉烛之明照人生——上海老年妇女终身学习巡礼 221
谈谈老年教育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227
“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自动”——上海老龄大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234
把健康的金钥匙交给你——记吴海红老师的教学特点 240
艺高 心热 步实——赞交谊舞班的吴淑宜、王学范老师 244
皓首学子喜读《红楼梦》 246
刘敏大姐谈生命的宽度 248
诗海扬帆 晚霞绚丽——记大器晚成的诗人高扬大姐 250
但得夕阳无限好——记作家傅艾以先生 254
迎接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 258
第六辑 岁月留痕 265
在战乱中求学 265
踏进浦东陆行中学 268
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275
冯沅君、陆侃如伉俪的半张便笺 279
从山东到华东到黑龙江 282
奉命调入上海市电影局 286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日子里 289
离休以后不停步 297
新闻老战士的知识乐园 301
融入社区 其乐无穷 305
为抗震救灾交“特殊党费” 308
灵渠悠悠流古今 311
悠闲仙居游 313
农家乐游记 316
南非旅游散记 317
气贯长虹——记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大瀑布之旅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