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不当得利的意义、机能及体系构成 1
第一款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款 不当得利的意义 2
第三款 不当得利制度的机能 3
第四款 不当得利制度的体系构成 4
第一项 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 4
第二项 不当得利的请求权基础 4
第三项 不当得利与私法体系 6
第二节 不当得利在比较法上的观察 8
第一款 比较法方法论 8
第二款 大陆法系的不当得利 9
第三款 英美法上的不当得利 14
第四款 Pomponius“损人利己,违反衡平”原则的实践 17
第一项 概括化、类型化的发展趋热 17
第二项 私法欧洲化与欧洲不当得利法 17
第三节 民法上不当得利制度的创设及发展 19
第一款 不当得利制度的创设 19
第一项 德国民法的继受 19
第二项 异同比较 20
第二款 不当得利制度的发展 22
第一项 学说论者 22
第二项 实务变迁 23
第三项 学说继受与体系建构 24
第四节 衡平思想与不当得利 25
第一款 衡平思想与不当得利法的发展 25
第二款 “最高法院”见解的分析讨论 26
第五节 不当得利的统一说、非统一说及类型化 29
第一款 统一说及非统一说 30
第一项 不当得利法的核心问题 30
第二项 学说 31
第三项 法院实务 32
第二款 不当得利的类型化 35
第一项 支持非统一说的理由 35
第二项 不当得利的类型 38
第二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一):给付型不当得利 40
第一节 请求权基础 40
第一款 不当得利类型化与请求权基础 40
第二款 给付型不当得利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区别 41
第三款 法律适用的思考架构 42
第二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意义、功能 44
第一款 意义、功能及类型 44
第二款 给付型不当得利与物权行为无因性——不当得利请求权的适用范围 45
第一项 绪说 45
第二项 物权行为无因性与不当得利 45
第三项 例题解说 49
第四项 结语 50
第三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要件 51
第一款 受有利益 51
第二款 因给付而受利益 55
第一项 给付概念的现代化 55
第二项 “致他人受损害”的意义及功能 58
第三项 以给付关系取代“致他人受损害” 65
第三款 无法律上的原因:欠缺给付目的 68
第一项 给付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的判断基准 68
第二项 给付不当得利的类型及无法律上原因 69
第四款 举证责任 73
第一项 应由原告(给付者)负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 74
第二项 被告(受领给付之人)的真实陈述义务 76
第五款 给付不当得利实务上重要案例的分析讨论 77
第一项 医师专勤奖励金与不当得利:给付不当得利的思考方法 77
第二项 超过法定利率利息的支付与不当得利:自然债务与不当得利 78
第三项 债权行为错误、物权行为错误与不当得利 79
第四项 互借支票使用与不当得利 82
第五项 双务契约无效与不当得利 84
第六项 物权行为、债权行为、通谋虚伪表示与不当得利 88
第七项 因受诈欺而为买卖与不当得利 92
第八项 物之瑕疵与不当得利 93
第九项 解除契约与不当得利 96
第十项 终止承揽契约与不当得利 98
第十一项 婚约的无效、解除或撤销与不当得利 104
第十二项 误认他人为生父而为赡养与不当得利 105
第十三项 离婚父母对子女抚养费的分担与不当得利 106
第六款 给付不当得利的体系构成 107
第四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排除 108
第一款 概说 108
第二款 给付系为履行道德上之义务 109
第三款 清偿期前之清偿 111
第四款 明知无债务之清偿 112
第五款 不法原因之给付 114
第一项 因不法原因而为之给付,不得请求返还 114
第二项 不法原因仅存在于受领人一方 136
第三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 138
第一节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 138
第一款 基本理论 138
第一项 法学上的发现 138
第二项 不当得利法的发展 139
第二款 请求权基础的建构 140
第一项 “最高法院”1997年台上字第1102号判决:无权占用他人土地 140
第二项 违法性说与权益归属说 140
第三项 成立要件及举证责任 142
第四项 实例分析 145
第三款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147
第一项 规范功能 147
第二项 适用关系 148
第三项 侵权行为法上的权益保护与权益侵害不当得利法上权益归属内容 149
第四款 无权处分 151
第一项 问题说明: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151
第二项 无权处分不当得利的三个类型 152
第三项 有偿的无权处分 153
第四项 无偿无权处分 159
第五项 无法律上原因的无权处分 163
第五款 出租他人之物、出租共有物、违法转租 166
第一项 出租他人之物 167
第二项 出租共有物 168
第三项 违法转租 170
第六款 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170
第一项 实务上的重要问题 170
第二项 “最高法院”见解 171
第三项 “最高法院”见解的分析讨论 172
第四项 基地、房屋的无权占有 174
第七款 债权 175
第八款 占有 175
第九款 侵害知识产权 176
第十款 侵害人格权 178
第十一款 强制执行、查封拍卖、征收——由于第三人行为而发生的权益侵害不当得利 179
第一项 基于内容不当的终局确定判决而为强制执行 180
第二项 基于不存在的权利而为强制执行 180
第三项 抵押权人基于不存在的债权拍卖抵押物 181
第四项 基于无效的拍卖而受领分配款 181
第五项 查封拍卖非属债务人的财产 182
第六项 征收 182
第七项 得没收物之扣押与保管 186
第十二款 基于法律规定而生的物权变动与不当得利 186
第一项 时效 187
第二项 善意取得 188
第三项 添附 188
第二节 支出费用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194
第三节 求偿不当得利请求权 195
第四节 体系构成及适用关系 197
第一款 体系构成 197
第一项 体系构成、案例研讨 197
第二项 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比较 198
第二款 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适用关系 198
第一项 给付型不当得利的优先性、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辅助性 199
第二项 给付与处分 199
第三项 给付与添附:“物权法”上善意取得的平行评价 201
第四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三):多人关系的不当得利 203
第一节 绪说 203
第一款 二人关系的不当得利 203
第二款 多人关系的不当得利 204
第一项 意义、基本案例类型 204
第二项 处理多人关系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基本规则 205
第二节 给付连锁 207
第一款 给付连锁关系上的不当得利 207
第二款 双重瑕疵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208
第三节 缩短给付 209
第一款 缩短给付关系的物权变动 210
第二款 不当得利请求权 211
第四节 指示给付关系 212
第一款 指示给付的意义及其基本法律关系 212
第二款 原因关系(基础关系)不存在 213
第三款 指示瑕疵 217
第四款 可归责的指示与善意保护:撤销付款委托 220
第五节 第三人利益契约 222
第一款 第三人利益契约的意义及基本法律关系 222
第二款 缩短给付类型第三人利益契约 224
第三款 第三人利益的保险契约 227
第六节 债权让与、债务承担 228
第一款 债权让与 228
第二款 债务承担 231
第七节 保证 232
第一款 保证的主债务不存在 232
第二款 保证契约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 233
第三款 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委任关系不成立 233
第八节 第三人清偿 234
第一款 债务存在时的法律关系 234
第二款 债务不存在时的法律关系 236
第九节 误偿他人之债 236
第一款 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 237
第二款 清偿意思的事后变更:非债清偿者的选择权? 237
第十节 体系构成、实例研习 238
第一款 体系构成 238
第二款 实例研习 239
第五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法律效果——内容与范围 243
第一节 法律问题及规范模式 243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客体 244
第一款 所受利益及更有所取得——原物返还 244
第二款 价额偿还 248
第三款 获利返还责任 252
第四款 强迫得利 255
第三节 不当得利返还的范围 257
第一款 善意受领人的返还责任 257
第二款 恶意受领人的返还责任 268
第三款 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273
第四节 不当得利的多数当事人:连带责任? 276
第五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消灭时效 280
第六章 “得依关于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返还所受之利益”——要件准用(全部准用)或效果准用? 285
第一节 添附与不当得利:“民法”第816条规定 285
第二节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与不当得利的返还:“民法”第197条第2项规定 286
第三节 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给付不能的效力与不当得利:“民法”第266条第2项规定 289
第四节 赠与的撤销与不当得利:“民法”第419条第2项规定 289
第七章 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 291
第一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独立性 291
第二节 不当得利与契约 293
第三节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300
第四节 不当得利与物上请求权、占有恢复关系 303
第五节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308
第八章 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公法上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310
第一节 公法上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310
第二节 “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515号解释 311
第三节 公法上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成立要件及法律效果 312
第四节 两个判决 314
第九章 不当得利制度的体系构成、请求权基础与实例研习 318
第一节 不当得利制度的体系构成 318
第二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 321
第一款 给付型不当得利 322
第二款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权益侵害不当得利 325
第三款 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 329
第十章 不当得利案例法的体系构成 331
附录 不当得利立法数据 401
主要参考书目 415
事项索引 419
裁判索引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