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纪检证据学 1
第一章 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1
第二节 证据的作用 5
第二章 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原则 6
第一节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7
第二节 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8
第三章 证明 10
第一节 证明的任务 10
第二节 确定案件客观真实情况的可能性及条件 11
第三节 证明的对象 13
第四节 证明责任 14
第四章 证据的分类 15
第一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5
第二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8
第三节 有错证据与无错证据 20
第四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21
第五章 收集证据 22
第一节 收集证据的意义 22
第二节 收集证据的主体和基本要求 23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 27
第六章 鉴别证据 28
第一节 鉴别证据概述 28
第二节 鉴别证据的基本方法 29
第一节 使用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32
第七章 使用证据 32
第二节 证据使用中的具体问题 33
第八章 具体证据 34
第一节 物证 35
第二节 书证 37
第三节 证人证言 42
第四节 受审查党员的陈述 49
第五节 鉴定结论 53
第六节 勘验、检查笔录 56
第二部分 制定党纪的技术 58
第一章 制定党纪的原理 58
第一节 制定党纪概述 58
第二节 制定党纪的概念 60
第三节 制定纪律对党的建设的作用 66
第四节 制定党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0
第二章 制定党纪的权限、机关和程序 76
第一节 制定党纪的机关 77
第二节 制定党纪的权限 78
第三节 制定党纪的程序 82
第三章 制定党纪的具体技术 89
第一节 纪律文件内部结构的要件及其分类 89
第二节 纪律的名称 93
第三节 纪律的内容 97
第四节 纪律中的语言文字 101
第五节 党纪的系统化、科学化 103
第一节 什么是纪检心理学 106
第三部分 纪检心理学 106
第一章 纪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06
第二节 纪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09
第二章 违纪党员的一般心理 116
第一节 违纪心理的形成及基本规律 116
第二节 违纪心理形成的条件 121
第三节 违纪心理的一般特征 127
第四节 违纪心理的发展变化 129
第三章 违纪党员在不同违纪阶段中的心理 130
第一节 违纪前阶段的心理 130
第二节 实施违纪行为阶段的心理 134
第三节 被查处阶段的心理 136
第四节 受处分后阶段的心理 138
第四章 不同错误类型违纪党员的心理 140
第一节 政治领域几种违纪党员的心理 140
第二节 经济领域几种违纪党员的心理 142
第三节 社会管理方面几种违纪党员的心理 146
第五章 纪检干部的心理品质 148
第一节 纪检干部应具备的一般心理品质 148
第二节 信访干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51
第三节 检查干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52
第四节 审理干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54
第六章 违纪的预测与预防 155
第一节 违纪的预测 155
第二节 违纪预防的可能性 159
第三节 预防违纪的方法 160
第四部分 纪检逻辑学 166
第一章 绪论 166
第一节 纪检逻辑学的对象 166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 169
第三节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170
第四节 学习逻辑学的方法 172
第二章 概念 173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173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76
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 179
第四节 概念间的关系 182
第五节 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188
第六节 定义 190
第七节 划分 196
第三章 判断 201
第一节 判断的概述 201
第二节 性质判断 204
第三节 关系判断 217
第四节 联言判断 219
第五节 选言判断 222
第六节 假言判断 224
第七节 负判断 228
第八节 模态判断和规范判断 231
第九节 纪律条文判断的特征 236
第一节 推理的概述 238
第四章 推理 直接推理 238
第二节 办案与推理 240
第三节 推理的种类 241
第四节 直接推理 242
第五章 演绎推理 248
第一节 演绎推理概述 248
第二节 三段论 250
第三节 关系三段论 273
第四节 模态三段论 274
第五节 联言推理 275
第六节 选言推理 276
第七节 假言推理 280
第八节 二难推理 284
第六章 归纳推理 287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 287
第二节 搜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逻辑方法 288
第三节 完全归纳推理 291
第四节 不完全归纳推理 293
第五节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94
第六节 科学归纳推理 295
第七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297
第八节 概率和统计推理 305
第七章 类比推理 假说 307
第一节 类比推理的特征 307
第二节 比照处理 309
第三节 假说 310
第一节 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313
第八章 逻辑基本规律 313
第二节 同一律 314
第三节 矛盾律 316
第四节 排中律 318
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 321
第九章 证明与反驳 322
第一节 证明概述 322
第二节 证明的种类 327
第三节 证明的规则 331
第四节 反驳 334
第五部分 信访工作技术 339
第一节 信访和信访工作 340
第一章 信访工作和技术概述 340
第二节 信访工作技术 342
第三节 信访工作技术的渊源 343
第二章 来信和来访工作技术 346
第一节 处理来信来访的工作、范围 346
第二节 处理来信的工作技术 348
第三节 处理来访的工作技术 350
第四节 处理特殊信访问题的技术 351
第六部分 案件检查技术 354
第一章 案件检查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 354
第一节 案件检查的概念和性质 354
第二节 案件检查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355
第三节 案件检查的基本原则 357
第二章 党内违纪案件的概念、分类和管辖 359
第一节 党内违纪案件的概念 359
第二节 党内违纪案件的分类 360
第三节 党内违纪案件的管辖 361
第三章 回避和采取组织措施 363
第一节 回避 363
第二节 采取组织措施 364
第四章 案件检查的具体技术 367
第一节 案件检查技术的概念 367
第二节 立案 368
第三节 调查核实 372
第四节 鉴别证据、认定事实 374
第五节 事实材料与被检查者见面 376
第六节 提出定性处理意见 380
第七节 案件检查报告的制作 384
第八节 移送审理 386
第七部分 案件审理技术 388
第一章 案件审理概述 388
第一节 案件审理的概念和任务 388
第二节 案件审理的意义 389
第三节 案件审理的基本要求 389
第二章 审理技术 393
第一节 审理技术概述 393
第二节 受理 394
第三节 审理 396
第一节 纪检档案的涵义及内容 417
第八部分 纪检档案及其技术工作 417
第一章 纪检档案概述 417
第二节 纪检案件档案的分类及特性 418
第二章 立卷和归档 419
第一节 实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 419
第二节 立卷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421
第三节 立卷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421
第四节 立卷方法 423
第五节 案件档案案卷标题的拟定 425
第六节 卷内文件及案卷的技术加工 429
第七节 归档 433
第三章 档案的整理和利用工作 434
第一节 整理工作概念、原则及内容 434
第二节 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435
第三节 案卷的排列和编目 436
第四节 档案的利用工作 438
第四章 档案进馆前的鉴定工作 439
第一节 鉴定工作的目的及原则 439
第二节 鉴定的要求和鉴定方法 440
第三节 鉴定标准 441
第四节 鉴定的具体标准 444
第五章 纪检档案工作的“四化” 447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科学化 447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规范化 451
第三节 档案工作的制度化 453
第四节 档案工作的系统化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