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governance》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岳经纶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篇 理论篇 3

第一章 社会政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治理离不开社会政策 4

二、中国市场转型中的社会政策 8

三、以提高对公众需要的回应能力为核心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11

第二章 社会治理创新路径述评 15

一、社会控制(维稳)路径的社会治理创新 15

二、社会政策路径的社会治理创新 18

三、公共服务路径的社会治理创新 21

四、社会组织路径的社会治理创新 24

五、国家建设路径的社会治理创新 26

六、结语 29

第三章 社会治理创新的行动框架 31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 32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行动框架 33

三、结语 38

第四章 社会政策与政府职能转变 40

一、和谐社会呼唤社会政策 40

二、社会政策及其作用 42

三、中国的市场转型与社会政策的弱化 44

四、从社会政策视角思考政府职能转变 46

五、结语 50

第二篇 思考篇 53

第五章 福利态度还是福利程度:福利国家再认识 53

一、福利国家概念 53

二、福利国家实践的发展历程 58

三、福利国家模式比较 62

四、关于中国福利国家建设的争议 67

五、结语 68

第六章 社会政策扩张与中国福利国家建设的论争 69

一、争论的背景:新世纪的社会政策扩张 69

二、关于中国福利国家发展的争论 73

三、对争论的评述:福利国家发展的国家意图、政策能力与社会压力 79

四、结语 84

第七章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初探 88

一、本土化是我国谋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立足点 89

二、推进治理现代化需要积极借鉴西方经验,但并不等于西方化 92

三、传统文化在我国当今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96

第八章 政社分开还是政社合作:社会组织发展的战略思考 99

一、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100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实践 102

三、独立之后再嵌入:迈向社会法团主义 109

第九章 团结与承认:中国式慈善困局的社会政策分析 113

一、中国式“慈善困局”:助人被讹与见义不为 114

二、社会政策的理念与制度 117

三、中国式慈善困局的社会政策分析:基于小悦悦事件的讨论 119

四、结语:消除身份差异,构建“社会中国” 124

第十章 在维权与维稳之间:中国劳动关系的困境与出路 128

一、不稳定的劳动关系 129

二、中国劳动关系:“重叠演化”与压制型劳工体制 130

三、中国劳动关系中的三大悖论 133

四、工人维权与政府维稳之间的张力 136

五、走出维权与维稳的困境:若干政策建议 137

第三篇 探索篇 145

第十一章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幸福广东”建设 145

一、从GDP到人民福祉:社会变迁视阈中的“幸福广东” 145

二、“幸福广东”是广东人的幸福 148

三、如何衡量民众福祉:幸福评价指标体系 150

四、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反思 153

五、结语 156

第十二章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广东经验 158

一、基层治理研究概述 158

二、广东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经验 161

三、重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构想 166

第十三章 文化育和谐: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172

一、治理现代化不能忽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172

二、广东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 176

三、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治理工程,助推广东基层治理现代化 181

第十四章 社会政策与地域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基于东莞市的案例研究 186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和农民工:东莞个案 188

二、社会政策改革:从差异到融合 190

三、地域社会公民身份的形成 194

四、结论 197

第十五章 政府购买服务监管评估机制研究 199

一、监管和评估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环节 200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困境和问题重重 201

三、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管和评估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206

第四篇 体制篇 215

第十六章 基于综治委名称变化的维稳体制转型研究 215

一、政治稳定的国家诉求 216

二、聚焦社会治安的旧综治委(1991—2011) 217

三、聚焦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综治委(2011—2014) 224

四、综治委再次改名回归社会治安 231

五、结语与反思 232

第十七章 社会建设的领导体制研究:以广东社工委为例 234

一、广东社工委成立的背景与过程 235

二、广东社工委的领导体制与组织架构 239

三、社工委面临的身份危机 244

四、结语 246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