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及评论 1
一、国际形势 1
1.国际现势(1939年3月)&褚伯思 1
2.日本侵华与国际形势(1939年3月)&褚伯思 3
3.全面抗战后的国际动态(1939年3月)&褚伯思 7
4.各国远东政策与国际动向(1939年3月)&褚伯思 17
5.最近国际形势(1939年)&王世杰 24
6.德意日同盟与中国(1940年) 30
7.德意日同盟与中国(1940年10月1日)&陈西滢 32
8.侵略阵线的三角同盟(1940年10月5日)&陈博生 36
9.三国同盟与苏联(大公报社评,1940年10月9日) 41
10.近卫之欺骗(1940年)&青山和夫 43
11.太平洋日美战争之形势(1940年)&徐培根 45
12.美国力足遏制日本(1940年9月) 47
13.英美合作与日美战争(1941年3月29日)&刘光炎 51
14.战时日本外交(1941年3月)&陈志五 69
15.国际现势及战后国际问题(1943年) 98
16.近东各国外交政策(1943年)&贺耀祖 113
17.国际总秩序(1944年) 124
二、各国外交政策 129
(一)中国外交政策 129
1.《抗战建国纲领》外交五原则(1938年) 129
2.陈诚函呈欧局混沌谨就将来发展及应取之立场陈献愚见(1939年5月) 129
3.陈诚函呈欧局陡变敬陈对于国际关系以及内政外交军事诸大端之所见(1939年9月9日) 135
4.抗战以来之外交(1939年12月9日)&王宠惠 137
5.战时外交最近外交政策与措施(1941年9月) 143
6.抗战四年来的外交(1941年) 151
7.抗战建国期中的外交(1941年) 166
8.中国国民党外交政策(1931年—1942年) 167
9.中国与战后世界(1942—1943年) 177
10.中国外交政策(1943年)&杨杰 225
(二)中英外交 236
1.中英外交之现状及其将来(1937年3月) 236
2.英国远东政策(1938年3月6日) 238
3.英国与中日战争(1938年) 241
4.中英外交之展望(1939年) 245
5.列强外交英国(1940年) 246
6.中国对英外交(1943年) 248
7.英国战后政策的展望(1944年)&何格作 249
9.英对影响远东策略的政治考虑(摘要)(1944年5月23日) 261
(三)中美外交 276
1.美国远东外交的动向(1938年) 276
2.列强外交 美国(1940年) 279
3.美国远东外交(1941年) 281
4.中国对美外交(1943年) 310
5.美国外交政策纲要(1943年)&王正廷 311
6.论“美国外交政策”(1944年) 312
7.威尔逊总统的外交政策(1944年) 317
8.美国外交政策的崩溃(1944年) 319
9.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战前的地位(1944年) 320
10.中国和美国(1944年) 321
(四)中苏外交 323
1.苏联外交政策之变化(1938年) 323
2.列强外交苏联(1940年) 324
3.苏联的国防政策(1943年2月)&杨杰 326
4.中国对苏外交(1943年) 339
5.苏联外交政策(1943年)&杨杰 340
(五)中法外交 348
1.列强外交法国(1940年) 348
2.中国对法外交(1943年) 350
3.法国外交政策(1943年)&胡世泽 350
(六)中德意外交 357
1.德国远东之外交策略(1938年) 357
2.列强外交德国(1940年) 362
3.列强外交意大利(1940年) 363
第二章 抗战初期的中国外交(1936.12—1938.10) 366
一、华北交涉,淞沪抗战(1931—1936年12月) 366
1.日“满”议定书及其他(1933—1938年) 366
2.广田“对华三原则”(1935—1936年) 368
3.川樾条件及日军扰乱华北计划(1936—1937年) 370
4.中国外交部谈话(1936年12月6日) 374
5.中国方面对于中日交涉五问题之态度(1936年12月6日) 375
二、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移驻重庆(1937年) 375
1.中国外交部关于“七七事变”的声明(1937年7月11日) 375
2.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1937年7月17日) 376
3.外交部致日使馆之备忘录(1937年7月19日) 377
4.《全面调整日中国交方案纲要》(1937年8月6日) 378
5.《日华停战条件》(1937年8月7日) 378
6.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年8月14日) 380
7.外交部照会各国泊沪军舰商船驶离日舰(1937年8月19日) 381
8.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作《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讲演(1937年10月29日) 382
9.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937年11月20日) 384
10.为国军退出南京发表通电(1937年12月13日) 385
11.我军退出南京告全国国民书(1937年12月16日) 385
三、寻求国联调停和布鲁塞尔会议的夭折(1937—1939年) 387
(一)国联调停(1937—1939年) 387
1.中国驻瑞士公使兼驻日内瓦国联办事处负责人胡世泽向国联秘书长爱文诺递交中国政府的正式照会(1937年8月30日) 387
2.我国各团体电日内瓦请制裁日本侵略行为(1937年9月10日) 387
3.中国驻国联代表发表关于中日冲突之正式文告(1937年9月12日) 388
4.中国出席国联代表团向国联正式申诉书(1937年9月12日) 388
5.国际联合会关于中日争议所通过之决议案(1937年9月28日) 389
6.国联咨询委员会通过小组会草案(1937年10月5日) 389
7.国联大会第十八届会议及二十三国咨询委员会中各代表之态度(1937年10月) 390
8.国际联合会关于中日争议所通过之决议案(1937年10月6日) 390
9.经国际联合会大会决议采纳之报告书(1937年10月6日) 391
10.国际联盟大会援助中国决议案(节录,1937年10月6日) 399
11.国联行政院第一百届常会中各国代表演说(1938年1—2月) 400
12.国际联合会行政院对远东情势所通过之决议案(1938年2月2日) 401
13.国联行政院所通过之决议案(1938年5月14日) 401
14.国联行政院第一百零一届常会(1938年5月14日) 402
15.国联行政院所通过关于中日争议之决议案(1938年9月29日) 402
16.国联行政院一零三次常会决组织国际中立视察团来华调查敌军施毒情形(1938年9月30日) 403
17.国联行政院一零三次常会援华制裁日本报告书(1938年9月30日) 403
18.国联行政院一零四届常会援华决议案(1939年1月20日) 404
19.国联行政院一零五届常会援华决议案(1939年5月27日) 404
(二)九国公约与布鲁塞尔会议(1937年11月) 405
1.比京九国公约会议宣言(1937年11月3日) 405
2.比京国公约仁义中各代表之演说(1937年11月12—24日) 406
3.布鲁塞尔会议宣言(1937年11月15日) 408
四、德国对中日关系的调解(1937年至1938年1月中断) 409
1.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1937年10月21日) 409
2.狄克逊致德外交部(1937年11月3日) 410
3.陶德曼致德外交部(1937年12月3日) 410
4.国民党最高国防会议五十四次常会上讨论对日讲和问题(1937年12月6日) 411
5.日本内阁会议议决的日本外务大臣致德国驻日大使复文(1937年12月21日) 412
6.陶德曼致德外交部(1937年12月26日) 413
7.手谕速与鹰屋总顾问妥商聘请德国顾问以利武汉军事整理(1938年1月7日) 414
8.陶德曼致德外交部(1938年1月13日) 414
9.日本政府近卫内阁第一次对华声明(1938年1月16日) 414
10.德外交部致陶德曼(1938年1月17日) 415
11.蒋介石日记(1938年1月28日) 415
12.希特勒承认“满洲国”之演说(1938年2月20日) 415
五、争取国际援助(1937—1938年) 416
1.中苏在南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7年8月21日) 416
2.世界各报论中苏条约(1937年8月30日) 417
3.苏联对华军事援助一:杨杰致蒋介石(1937年12月21日) 418
4.苏联对华军事援助二:杨杰致蒋介石(1938年3月29日) 419
5.苏联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了第一笔5000万美元长期贷款(1938年3月1日,莫斯科) 420
6.苏联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了第二笔5000万美元长期贷款(1938年7月1日,莫斯科) 421
7.齐焌自重庆呈蒋委员长报告孔祥熙院长与佛德博士口头签订货物互换及贷款合同要点报告(1938年10月10日) 422
8.陈诚电呈敬拟派员赴美宣传办法(1938年2月11日) 423
9.胡适出任驻美大使,外交部致胡适电(1938年10月1日) 424
10.外交部致驻美大使馆(1938年12月22日) 424
六、国际反侵略运动及舆论(1937—1939年) 425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1938—1939年) 425
1.世界和平大会(1938年2月) 425
2.国际反侵略运动伦敦大会宣言(1938年2月14日) 427
3.国际反侵略大会(1938年2月) 427
4.国际和平大会召开(1939年5月13—14日) 428
(二)国内外反侵略舆论(1937—1938年) 429
1.美国国务卿赫尔文告(1937年7月16日) 429
2.美国国务卿赫尔之演说(1937年8月23日) 429
3.罗斯福芝加哥之演说(1937年10月5日) 429
4.美国国务部宣言(1937年10月6日) 431
5.英法苏之响应(1937年10月) 432
6.卢沟桥事件后之反响(1937年7月20日—8月5日) 432
7.宣战绝交言论(1937年) 433
8.上海事件发生后之世界舆论反响(1937年8月) 449
9.泰晤士报外交记者评论日舰封锁中国海岸(1937年8月28日) 450
10.英大使被炸之反响(1937年8月) 450
11.世界各报论日机轰炸京粤(1937年9月22—23日) 451
12.各报主张对日经济制裁 452
13.各报论国联大会第十八届常会 453
14.举世赞扬我军英勇 454
15.各报论比京会议 454
16.日军轰炸英美船舰之反响 455
17.南京陷落以后 456
18.上海公共租界问题 456
19.英报痛论远东局势 457
20.各报论国联行政院第一百届会议 458
21.美报称扬我国空军轰炸台北 458
22.拆穿日本纸老虎&F. Utley著,汪衡译 459
23.假使我是美国总统&O.G. Villard著,雪梅译 461
24.告美国国民书(美国前国务卿史汀生) 462
25.罗曼罗兰等为援助中国抗战建议(1938年1月10日) 464
26.美各界领袖史汀生格林等一千余人宣言请政府领导和平(1938年1月11日) 465
27.印度泰戈尔痛斥日本军阀&李良节译 465
28.反对世界运动会在东京举行&落霞译 466
七、蒋介石与日本密谋缓和攻势的和谈(1938年) 467
1.日本政府近卫内阁第一次对华声明(1938年1月16日) 467
2.日本政府第一次近卫声明之补充声明(1938年1月18日) 468
3.蒋介石日记——第一次近卫声明(1938年1月17日) 468
4.国民政府保障领土主权完整宣言(1938年1月18日) 468
5.日本近卫内阁改组,中国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张群奉命电贺,并借此商讨“和平谈判”(1938年5月26日) 469
6.蒋介石日记——“宇垣工作”(1938年7月15日) 470
7.蒋介石日记(1938年9月30日) 470
8.今井回忆会谈失败的原因(1938年) 470
第三章 抗日战略相持阶段的外交(1938.11—1941.11) 471
一、日本对汪的诱降(1938—1940年) 471
1.敌酋近卫内阁二次对华狂妄声明(1938年11月3日) 471
2.重光堂会谈(1938年11月20日) 472
3.汪精卫逃出重庆(1938年12月18日) 473
4.蒋介石日记一——汪精卫脱离重庆(1938年12月21日) 474
5.蒋介石日记二——汪精卫脱离重庆(1938年12月22日) 474
6.敌酋近卫内阁三次对华狂妄声明(1938年12月22日) 474
7.外交部痛斥“近卫声明”(1938年12月24日) 475
8.蒋介石严正驳斥近卫声明(1938年12月26日) 475
9.汪精卫叛国“艳电”(1938年12月29日) 482
10.陈诚电转汪兆铭离滇前后情形(1939年4月18日) 483
11.敌汪密约(1939年8—10月) 483
12.国府宣言伪组织与他国订立文件概不生效(1939年10月) 497
13.蒋介石日记(1940年1月20日) 497
14.蒋介石发表《日汪协定告友邦人士书》(1940年1月23日) 497
15.英政府不承认汪逆精卫伪政权之声明(1940年1月24日) 500
16.郭泰祺致外交部报告英方对伪组织之态度电(1940年3月18日) 500
17.国民政府通缉汪逆令(1940年) 501
18.蒋介石日记(1940年3月21日) 501
19.外交部为汪伪组织致各国驻华使节照会(1940年3月30日) 501
20.美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1940年3月30日) 502
21.英政府态度(1940年3月30日) 502
22.驻英大使郭泰祺自伦敦致外交部报告英外长为南京伪组织事允即前往上议院作一简单声明表示对远东政策及对中国合法政府之态度均无变更电(1940年4月3日) 503
23.日汪签署《中日基本关系条约》(1940年11月30日) 503
24.外交部为日汪签订伪约之声明(1940年12月1日) 503
25.驻美大使胡适呈蒋委员长报告美国对华大借款已发表并继续承认重庆国民政府为中国合法政府电(1940年12月1日) 504
26.苏联不承认傀儡组织(1940年12月2日) 504
二、日本对蒋的诱降(1939—1940年) 505
1.英代理总领事Bumstead关于重庆政治报告(1940年1月30日) 505
2.桐工作圆桌会议的经过概要(1940年3月) 509
3.英国驻重庆总领事提交的重庆政治报告(1940年4月10日) 511
4.英国驻东京大使馆Robert Craigie爵士关于日本和中国的电报(1940年5月29日) 526
5.桐工作会谈笔记(1940年6月4—6日) 532
6.英国驻重庆大使馆提交英外交部密电:中日战争:可能的和平条件(1940年8月10日) 533
7.中国对轴心国政策:英国大使访问重庆(1940年8月16日) 537
8.近卫亲笔信(1940年8月22日) 540
9.板垣中将亲笔信(1940年) 540
10.中国方面对桐工作、近卫亲笔信的意见(1940年9月) 540
11.日参谋总长指示中止进行桐工作(1940年10月14日) 541
12.钱永铭工作(1940年8—11月) 541
13.日本对中国的和平提议(1940年11月19日) 543
三、英美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阴谋(1938—1941年) 545
1.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自重庆上蒋委员长报告关于中国海关问题英日拟即成立协议希望我政府勿采取足使不能实行协议之任何行动电(译文)(1938年5月2日) 545
2.杭立武呈蒋委员长报告关于英日谈判事英大使已拟一保证电稿送英政府核定签呈(1939年7月24日) 547
3.我外交部对英日谈判声明(1939年7月25日) 547
4.外交部长王宠惠自重庆呈蒋委员长报告英大使对于英日东京会议之意见函(1939年7月28日) 548
5.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杭立武自重庆呈现蒋委员长报告关于天津存银事已将委员长意见面达英大使之答复情形报告(1940年4月14日) 549
6.天津英租界白银问题政府发表声明(1940年6月22日) 550
7.美对日废止通商航海条约文件(1939年7月26日) 550
8.蒋介石日记——美国废止《美日通商航海》条约(1939年7月27日) 551
9.《美日谅解备忘录》(1941年4月9日) 551
10.日本政府对《日美谅解备忘录》修正案(1941年5月3日) 552
11.美国5月23日声明——对日本5月12日草案修正意见的口头说明(1941年5月23日) 553
12.外交部给蒋介石的报告(1941年9月15) 554
13.宋子文致史汀生(1941年11月25日) 554
14.赫尔致野村(1941年11月26日) 555
四、尼赫鲁访华,支持中国抗战(1939年8—9月) 556
1.尼赫鲁来华(1939年8月23日) 556
2.中共领袖毛泽东欢迎尼赫鲁去延安(1939年8月27日) 557
3.尼赫鲁自重庆电复毛泽东(1939年9月2日) 557
4.尼赫鲁离渝归国(1939年9月5日) 557
五、苏联继续援华制日及其变化(1938年12月—1941年4月) 558
1.行政院长孔祥熙自重庆呈蒋委员长报告对苏易货我言已交货数量及苏方不顾约言多所留难情形代电(1938年12月9日) 558
2.苏联人民对外贸易部部长米高扬与孙科签订1.5 亿贷款条约(1939年6月13日) 559
3.中苏通商条约(1939年6月16日) 560
4.蒋介石致斯大林告以中苏通航之始特派贺耀祖将军赴苏致敬函(1939年9月22日) 562
5.蒋委员长致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指示答复伏罗希洛夫元帅与莫洛托夫外长关于就国联开除苏联会籍事说明(1940年1月13日) 562
6.蒋介石致贺耀祖(1940年1月31日) 563
7.蒋介石日记——日德意三国同盟(1940年9月28日) 563
8.蒋介石自重庆致斯大林共商德、意、日三国同盟协定成立后中、苏应取如何方针电(1940年9月29日) 563
9.斯大林致蒋说明三国同盟之缔结对日本及中国之影响函(译文)(1940年10月16日) 564
10.蒋自重庆致斯大林告以正努力克服困难以增强中国军力并说明日本无论如何必为中苏两国共同之敌人电(1940年10月22日) 564
11.《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宣言(1941年4月13日) 565
12.外交部为苏日共同宣言发表声明(1941年4月14日) 565
13.蒋介石日记——《苏日中立条约》(1941年4月19日) 566
14.蒋介石向各地军官发出通告,分析日苏中立条约的利害得失(1941年4月24日) 566
六、美对华援助(1938年12月—1941年5月) 566
1.中美达成第一笔贷款协定“桐油借款”(1938年12月15日) 566
2.桐油借款合约(1939年2月8日,华盛顿) 567
3.美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毕德门关于封锁日本之谈话(1939年11月16日) 568
4.前美国亚洲舰队司令暨美议员斥责日本之演说(1939年12月15日) 568
5.毕德门驳斥暴日之谈话(1940年1月2日) 569
6.美陆长阐明美国立场之演说(1940年1月21日) 569
7.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本间对合众社记者之仇美谈话(1940年1月25日) 569
8.陈光甫致孔祥熙(1940年4月21日) 570
9.华锡借款合约(1940年4月20日) 570
10.华锡借款各机关购料分配表 571
11.钨砂借款合约(1940年10月22日) 572
12.钨砂借款各机关购料分配表 573
13.蒋介石提出中英美的三国合作方案(1940年11月9日) 573
14.宋子文呈蒋委员长报告美国已允再借我钨砂抵押借款(1940年11月27日) 574
15.美国贷款一亿美元给中国(1940年12月1日) 575
16.蒋自重庆致驻美大使胡适嘱转告罗斯福总统日汪条约已签订,希英、美有所表示并有大量助华之事实发表电(1940年11月30日) 578
17.驻美代表宋子文呈蒋委员长报告美方决定予我一万万美元之借款已由总统宣布电(1940年11月30日) 578
18.驻美大使胡适自华盛顿呈蒋委员长报告美国对华大借款已发表并继续承认重庆国民政府为中国合法政府电(1940年12月1日) 578
19.金属借款合约(1941年2月4日,华盛顿) 579
20.中美平准协定共同声明(1941年4月1日) 579
21.蒋介石致居里(1941年4月25日) 580
22.赫尔致詹森(1941年4月26日) 580
23.驻美代表宋子文自华盛顿呈蒋委员长报告罗斯福总统批准之第一批援华物资共4500万美元其余正逐批审查中电(1941年4月28日) 581
24.送别詹森大使致词(蒋中正,1941年5月10日晚于宴别时发表) 582
七、英对华援助(1938年5月—1941年11月) 583
1.孔祥熙自重庆致驻英大使郭泰祺告以四种借款方案之内容电(1938年5月25日) 583
2.驻英大使郭泰祺自伦敦致外交部报告英政府虽有助我诚意但非得美国合作不敢开罪日本故难期其痛快援我电(1938年12月9日) 584
3.英国政府宣布给予中国50万英镑的信用借款(1938年12月16日) 584
4.蒋委员长致驻英大使郭泰祺嘱策动英政府邀请中国或其他远东国家参加任何抵制侵略之团结电(1939年4月8日) 584
5.中国驻英大使馆参赞询问英外交部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西线事宜(1939年10月4日) 585
6.陆军部关于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西线的回复(1939年10月18日) 590
7.法国外交部向英国驻巴黎大使馆发出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西线的照会(1939年10月20日) 593
8.英国驻上海大使馆A. Clark Kerr爵士关于任命英国驻重庆军官的提议(1939年12月21日) 596
9.中英战时贸易协议提案(1939年11月14日) 599
10.中英贸易协定提案(1939年11月30日) 602
11.中英战时贸易协定提案(1939年12月20日) 605
12.Mr.Hayter关于任命英国驻重庆军官的提议(1939年12月8日) 608
13.我国郭大使在英国自由党俱乐部之演说(1940年2月14日) 612
14.艾登演说英国必须作战到底(1940年2月29日) 612
15.英国参众两院代表团会议纪要(1940年8月16日) 613
16.蒋在重庆接见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讨论中英两国合作问题谈话记录(1940年10月14日) 617
17.英国陆军部与中国的情报合作(1940年10月15日) 619
18.英首相丘吉尔致蒋委员长说明中国经此数年苦斗后必成为一自由统一之国家函(译文)(1940年10月18日) 627
19.蒋委员长在重庆接见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讨论中英军事合作及商榷中国币制与经济现状等问题谈话记录(1940年11月18日) 627
20.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自重庆上蒋委员长报告英政府准备再予中国币制借款及信用借款各500万镑函(译文)(1940年12月10日) 630
21.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自重庆上蒋委员长报告关于借款事已电请英政府延期宣告函(译文)(1940年12月10日) 630
22.英外次发表对华贷款声明(1940年12月11日) 631
23.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自重庆上蒋委员长报告英国政府对应否支持上海法币问题之态度函(译文)(1941年2月24日) 632
24.蒋委员长自重庆致驻英大使顾维钧嘱在英积极进行一万万金镑之贷款作为提高法币信用与收回法币之用电(1941年2月28日) 634
25.英国远东总司令波普翰自新加坡上蒋委员长说明对中英军事与经济合作之意见函(译文)(1941年3月3日) 634
26.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与英国财政部签订中英平准基金协定条文(1941年4月1日) 635
27.蒋委员长自重庆致英国远东军总司令波普翰说明中英两国在军事及经济上之密切合作必可迅速恢复太平洋之和平函(1941年4月7日) 638
28.蒋委员长自重庆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签订成立平准基金之协定表示谢意函(1941年5月) 638
29.英首相丘吉尔致蒋委员长表示当尽力之所能援助中国保持独立函(译文)(1941年5月26日) 639
30.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自重庆上蒋委员长报告英政府将以在美订购之弗力提战斗机144架让予中国以显示其竭力援助中国之意函(译文)(1941年6月10日) 639
31.蒋委员长自重庆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明日军即将攻滇希望马来亚之英国空军支援美国志愿兵及中国空军御敌作战电(1941年11月2日) 639
32.英国首相丘吉尔自伦敦致蒋委员长告以正设法协助增强国际空军使其能尽速以人员与器材供给中国电(译文)(1941年11月3日) 640
33.驻英大使顾维钧自伦敦致外交部报告访英外长晤谈关于由英、美警告日本及以驻新空军助我御敌两事之谈话情形电(1941年11月5日) 641
八、英国对滇缅路封锁与开放(1940年) 642
1.中国对英国封锁滇缅路声明(1940年7月16日) 642
2.美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1940年7月16日) 642
3.蒋委员长自重庆致英国首相邱吉尔告以为中英双方利益计请从速恢复缅甸运输线电(1940年7月28日) 643
4.英决定开放滇缅路(1940年10月4日) 643
5.蒋委员长自重庆致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感佩其决定恢复滇缅路之一切运输电(1940年10月9日) 643
6.日轰炸滇缅公路(1940年11月5日) 644
九、中德关系(1938—1941年) 646
1.我外交部抗议德国承认伪满照会(1938年2月24日) 646
2.关于英国与德国在中国的合作的问题(1938年11月10日) 647
3.驻德大使陈介自柏林致辞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张群申述加强中德合作之具体步骤及办法电(1940年7月11日) 649
4.中国军事代表团到德国(1940年8月19日) 650
5.中国与德国和苏联的关系(1940年9月26日) 669
6.外交部自重庆致德意两国政府为德、意与日本签订之协定内竟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中之领导地位提出严重抗议书(1940年9月29日) 681
7.王外长宣布中国对日、德、意三国同盟之态度(1940年9月) 681
8.英国驻重庆大使馆关于中德关系的电报(1940年10月4日) 682
9.驻德大使陈介自柏林呈蒋委员长报告德外长约往密谈表示日如承认南京伪组织德、意必随之此于中德关系不无影响电(1940年11月11日) 687
10.蒋委员长自重庆致驻德大使陈介指示向德外长婉述我国抗战之目的及中德关系之重要并请其审慎考虑德之远东政策电(1940年11月21日) 688
11.德国对重庆的影响(1940年12月21日) 689
12.驻德大使陈介自柏林致外交部报告德日关系已益加深且德承认南京伪组织之说已在浸润电(1941年2月2日) 695
13.国民政府对德意绝交宣言(1941年7月2日) 695
十、中法关系(1939—1943年) 696
1.两广外交特派员甘介侯自重庆呈蒋委员长报告中法军事合作计划内容大要函(1939年4月4日) 696
2.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王世杰自重庆呈蒋委员长关于中法军事合作问题节略签呈(1939年4月4日) 698
3.两广外交特派员甘介侯自重庆呈蒋委员长报告法国空军司令白甘唐将军将于日内来渝函(1939年5月8日) 699
4.驻苏大使杨杰自巴黎呈蒋委员长报告中法军事协定草案之内容电(1939年5月16日) 700
5.外交部声明(1940年6月13日) 701
6.蒋委员长自重庆致法国总理达拉第函(1939年10月)(原函日期不详) 701
7.法国总理达拉第自巴黎致蒋委员长函(译文)(1939年)(原函日期不详) 701
8.中国对法国封锁滇越路及出卖越南等事件之声明(1940年6—11月) 702
9.美副国务卿威尔斯斥日本强占越南之声明全文(1941年7月20日华盛顿) 703
10.我外交部对日本强占越南发表之宣言(1941年7月25日) 703
11.法国拟派军事代表驻渝等问题谈话记录(1942年1月21日) 704
12.外交部在重庆宣布自即日起断绝与法国维琪政府之外交关系宣言稿(1943年8月)(原件日期不详) 705
十一、滇缅印(1939—1940年) 706
1.英Stockley先生关于从昆明到腾越沿线的情报(1939年11月14日) 706
2.英领事Stockley关于腾越(腾冲)政治概况(1939年12月1日) 712
3.云南府(昆明)政治概况(1940年1月8日) 717
4.英领事Stockley腾越(腾冲)情报报告(1940年4月14日) 721
5.腾越(腾冲)政治概况(1940年2月16日) 746
6.缅甸“代表团”访华(1940年4月22日) 756
7.通往云南的航空运输(1940年9月22日) 772
8.中国与印度和缅甸的关系(1940年10月25日) 789
9.中国通往印度的航空运输(1940年11月29日) 793
10.印度政府关于中缅陆路交通的电报(1940年12月6日) 799
十二、日空袭中国大后方(1937—1938年) 801
1.日本空袭重庆的记录表(1940年7月) 801
2.轰炸重庆:外交部与A. Clark Kerr爵士往来电 附日本空袭重庆的信件和电报报道(1940年8月12日) 803
3.轰炸重庆:日本轰炸重庆总领事馆介绍(1940年8月20日) 818
4.日本轰炸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1940年8月20日) 827
5.日本轰炸云南(1940年9月30日) 830
6.估计日本空袭导致的中国平民伤亡人数(1940年10月16日) 841
7.日空袭导致中国平民伤亡(1940年10月23日) 854
8.日空袭中国(1940年10月28日) 858
9.日军轰炸萨尔温江和湄公河大桥,轰炸垒允(1940年11月3日) 867
10.日空袭重庆的伤亡(1940年11月13日) 877
11.英驻渝总领事Martin关于日在1940年8月空袭重庆和重庆领事区的情况报告(1940年9月30日) 880
12.日本轰炸荷兰驻重庆公使馆:通信设施(1941年9月3日) 885
十三、打破“东亚新秩序”阴谋(1937—1938年) 889
1.近卫“基本国策要纲”及松冈谈话 889
2.敌人后方的正论 尾崎行雄痛斥敌阀与官僚(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编译,1939年3月4日) 891
3.日本论坛非难所谓“东亚新秩序”(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编译,1939年3月7日) 895
4.异哉日本的“东亚新秩序”(1939年3月7日)&孔祥熙 896
5.无耻的呓语斥平沼狂言(时事新报,1939年3月7日) 898
6.驳斥敌方“东亚新秩序”谬说(1939年3月8日)&王宠惠 899
7.日本人的字典要从反面去看(1939年3月9日)&张群 901
8.知彼知己(大公报,1939年3月9日) 903
9.敌酋平沼的荒谬声明和日本军阀失败的必然性(1939年3月)&陈诚 905
10.从军事观点上驳斥敌人所谓“建立东亚新秩序”(1939年3月11日)&何应钦 907
11.敌人的败象(中央日报,1939年3月11日) 909
12.驳斥日本宣传(重庆市国际团体对外宣传,1939年3月13日)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