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1
第一章 童年 4
一 故乡 4
二 “大夫第”里泥瓦匠的儿子 7
三 开蒙 10
四 少年抱负 12
第二章 “赤崽” 16
一 在大革命的风暴中 16
二 参加暴动 21
三 第一次见到毛委员 24
四 在团县委书记的岗位上 28
五 难忘的午餐 32
六 满门忠烈 35
一 罗荣桓大喊“刀下留人” 41
第三章 红军生涯 41
二 林彪第一次关注起毛泽东调来的兴国小老表 45
三 在反“围剿”前线 47
四 担任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 51
五 敌机轰炸,周恩来救了肖华一命 55
六 火热的红军青年生活 60
第四章 “少共”赞歌 66
一 十七岁的“少共国际师”政委 66
二 广昌集训 70
三 “少共国际师”铁拳初试 77
四 战团村,痛失吴高群 80
五 在中央苏区的最后日子 85
第五章 在万水千山间 93
一 流血的湘江 93
二 “少共国际师”结束历史使命 98
三 风雨乌江 102
四 过大凉山--彝海结盟 108
五 安顺场边孤舟勇 114
六 雪山上下 122
七 藏区筹粮 128
八 草地内外 133
九 从腊子口到吴起镇 142
第六章 长征胜利之后 150
一 中央在陕北落脚的奠基礼 150
二 渡河东征,“福将”负伤 154
三 转战三晋 161
四 西征--治服“冶骡子” 167
五 团结东北军 176
六 将台堡喜迎贺老总 181
七 山城堡战斗到西安事变 186
八 三原改编 192
九 云阳镇之恋 196
十 王新兰,九岁的红军 203
第七章 出晋扫倭 210
一 平型关大捷 210
二 广阳伏击战 215
三 刘白羽雪中赠歌 221
四 夜袭义棠镇 226
五 大战午城 228
六 心系延安 234
七 在八路军总部 240
第八章 冀鲁边的“娃娃司令” 247
一 到乐陵,牟县长不识肖司令 247
二 张纲维,肖华“借兵”建政权 251
三 争取牟宜之 257
四 智斗沈鸿烈 263
五 严惩鹿钟麟 270
六 团结高树勋 276
七 揭露马臬如 281
八 仗义救友军 286
九 三打灯明寺 289
十 王新兰千里“寻夫” 296
十一 转战鲁西 303
十二 讨伐石友三 310
第九章 在一一五师 315
一 出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315
二 胡服在山东 325
三 从山东到太行 333
四 和彭老总在一起 341
五 山东实现一元化领导 348
六 敌伪军工作和统战工作 355
七 尊重知识,广揽人才 362
八 为国除奸,为民除害 370
九 恩爱夫妻,风雨同舟 374
十 抗战胜利和大反攻 384
第十章 独当一面,开创辽东 392
一 奉命进军东北 392
二 横跨渤海 397
三 大连--沈阳--凤凰城 404
四 调兵遣将开创局面 411
五 剿匪 420
六 鏖兵南满 426
七 三战本溪 433
八 鞍海战役 442
九 新开岭战役 451
第十一章 大决战前后 462
一 七道江会议 462
二 四保临江 471
三 “二肖”围长春 477
四 “攻心为上”,止息干戈 482
五 出任“东野”特种兵司令员 491
第十二章 建国后 496
一 出使东欧 496
二 组建人民空军 507
三 协助罗帅重建总政治部 513
四 向文化进军 524
五 军队文体工作的春天 530
六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539
七 最年轻的共和国开国上将 548
八 毛泽东说要重视“二华” 555
九 “文革”前的军队政治工作 563
十 心怀坦荡,古道热肠 570
十一 慈父,严师 578
第十三章 不朽的史诗--《长征组歌》 587
第十四章 在噩梦中 596
一 山雨欲来 596
二 “一·一九”事件,祸起萧墙 603
三 倒肖保肖,泾渭分明 612
四 “砸烂总政阎王殿” 620
五 铁窗七载,生死茫茫 625
六 肖华终于有了下落 631
七 重见天日 635
第十五章 从复出到最后的日子 639
一 走进大西北 639
二 情系黄土地 647
三 心系改革 653
四 最后一个夏天 659
附:《长征组歌》 肖华 667
后记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