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书章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6012339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暂缺《《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简介

卷首语 1

一、关于“孙子”和《孙子兵法》 1

(一)从对“孙子”所发生的误解说起 1

1.“应当听听爷爷怎么说” 1

2.“孙子兵法是祖传兵法” 2

3.上述误解给予我们的启发 4

(二)孙子其人、其事、其书 5

1.孙子其人 5

2.孙子其事 7

3.孙子其书 8

(三)《孙子兵法》影响的延伸和扩展 10

1.从古到今在中国 10

2.从中国到日本 12

3.从东方到西方 13

4.从军事到“商战”、企业管理 15

5.从“商战”、企业管理到广义管理及其他领域 18

二、有必要先提出和明确的几个问题 21

(一)兵法与管理及其他 21

1.兵法与管理 21

2.斗力与斗智 23

3.古代与现代 24

4.中国与外国 26

(二)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中为洋用” 27

1.关于“古为今用” 28

2.关于“洋为中用” 29

3.关于“中为洋用” 31

(三)一些基本思路 33

1.热与冷或动与静 33

2.着眼于现代管理 35

3.强调学以致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36

4.要兼收并蓄而非独沽一味 38

(四)谈谈探讨方法 39

1.从现代管理出发“按图索骥” 39

2.以《孙子兵法》为准判断是非 41

3.“古为今用”用其可用和合用 43

三、《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 45

(一)计篇 45

1.大事不可不察 45

(1)先从“早”说起 46

(2)再从“小”说起 48

(3)最重要是“好” 50

2.经之以五事和校之以计 52

(1)经之以五事 53

(2)校之以七计 55

(3)旨在索其情 56

3.听吾计则留不听计则去 58

(1)听吾计则留 59

(2)不听计则去 61

(3)必胜与必败 62

4.计利以听和因利而制权 64

(1)计利以听后 64

(2)以势佐其外 66

(3)因利而制权 68

5.关于兵是诡道 69

(1)战时对敌诡道诸实例 70

(2)攻其无备与出其不意 72

(3)兵家之胜与不可先传 73

6.庙算胜否与算多算少或无算 75

(1)庙算多则胜 76

(2)庙算少不胜 77

(3)庙算无必败 79

(二)作战篇 81

1.设举“十万之师” 81

(1)要“带甲十万” 82

(2)要车、甲、馈粮 83

(3)要“日费千金” 85

2.关于兵贵胜不贵久 86

(1)久则钝兵挫锐与国用不足 87

(2)诸侯乘弊而起不能善其后 89

(3)兵闻拙速兵久则不利于国 91

3.关于因粮于敌 93

(1)役不再籍与粮不三载 94

(2)国与百姓皆贫于远输 95

(3)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97

4.关于“怒”、“货”与俘获 99

(1)关于“怒” 99

(2)关于“货” 101

(3)更旌旗、车杂乘与卒善养 102

5.关于“知兵之将” 104

(1)兵贵胜不贵久与知兵之将 105

(2)关于“生民之司命” 106

(3)“国家安危之主”是与非 108

(三)谋攻篇 110

1.百战百胜与不战而屈人之兵 110

(1)全国与破国 111

(2)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 112

(3)不战而屈人之兵 114

2.关于谋攻之法 115

(1)伐谋、伐交、伐兵与攻城 116

(2)非战、非攻、非久与全争 118

(3)兵不顿而利可全 119

3.临阵用兵之法 121

(1)围、攻与分 121

(2)战、逃与避 123

(3)小敌之坚与大敌之擒 124

4.将者国之辅也 126

(1)将为国之辅 126

(2)辅周围必强 128

(3)辅隙国必弱 129

5.君子所以患于军者三 131

(1)进退失当是縻军 132

(2)不知而同军士惑 133

(3)不知而同军士疑 135

6.知胜有五 136

(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137

(2)识众寡之用者胜 137

(3)上下同欲者胜 138

(4)以虞待不虞者胜 139

(5)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140

7.关于知彼知己 141

(1)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41

(2)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142

(3)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144

(四)形篇 145

1.不可胜与可胜 146

(1)先为不可胜 146

(2)待敌之可胜 148

(3)胜可知而不可为 149

2.能自保而全胜 151

(1)守则不足与攻则有余 151

(2)善守与善攻 153

(3)自保而全胜 154

3.胜于易胜 156

(1)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157

(2)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158

(3)修道而保法能为胜败之政 159

4.度、量、数、称、胜 160

(1)地生度 161

(2)度生量 162

(3)量生数 163

(4)数生称 164

(5)称生胜 164

(五)势篇 166

1.分数、形名、奇正、虚实 166

(1)分数 167

(2)形名 168

(3)奇正 169

(4)虚实 170

2.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171

(1)天地、江河、日月、四时 172

(2)声、色、味皆不过五 173

(3)奇正之变与奇正相生 174

3.善战者的“势”与“节” 175

(1)其势险 176

(2)其节短 177

4.动敌 178

(1)形之与从之 179

(2)予之与取之 180

(3)动之与待之 181

5.任势 182

(1)择人而任势 182

(2)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 183

(六)虚实篇 184

1.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185

(1)佚与劳 185

(2)致人而不致于人 186

2.能为敌之司命 187

(1)出其所不趋与趋其所不意 188

(2)攻而必取与守而必固 189

(3)进而不可御与退而不可追 190

(4)我欲战与不欲战 191

3.形人而我无形 193

(1)我专而敌分 193

(2)敌所备者多 194

4.胜可为也 195

(1)知战之地和知战之日与否 196

(2)敌虽众可使无斗 197

5.制胜之形 198

(1)策之、作之、形之、角之 199

(2)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200

(3)战胜不复应形于无穷 201

6.兵形象水 202

(1)兵无常势与水无常形 203

(2)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04

(七)军争篇 205

1.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 206

(1)军争之难者 206

(2)知迂直之计 207

2.军争为利与军争为危 209

(1)举军争利与委军争利 209

(2)百里、五十里、三十里争利 211

3.军争之法 212

(1)豫交、行军与得地利 213

(2)兵以诈立,以利动和以分合为变 214

(3)如风、如林、如火、如山、如阴、如雷震 214

(4)掠乡、廓地和悬权而动 215

4.用众之法 216

(1)金鼓旌旗所以一人之耳目 217

(2)夜战与昼战 218

5.治气、治心、治力与治变 219

(1)治气与治心 219

(2)治力与治变 220

6.用兵之法 221

(1)勿向、勿逆、勿从与勿攻 222

(2)勿食、勿遏、必阙与勿迫 223

(八)九变篇 224

1.通于九变之利与知九变之术 224

(1)通于九变之利能得地之利 225

(2)知九变之术能得人之用 226

2.智者之虑与屈、役、趋诸侯 228

(1)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228

(2)屈、役、趋诸侯以害、业、利 229

3.无恃与所恃及将有五危 230

(1)无恃与所恃 231

(2)将有五危 232

(九)行军篇 233

1.处军相敌(上) 233

(1)四军之利 235

(2)凡军好高而恶下及其他 235

2.处军相敌(下) 236

(1)有关动静 237

(2)各种状态 239

3.兵非益多与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240

(1)兵非益多 240

(2)令之以文与齐之以武 241

(十)地形篇 242

1.地之道与败之道 243

(1)地之道 243

(2)败之道 244

2.地形兵之助 245

(1)战道必胜与不胜 246

(2)进不求名和退不避罪 247

3.知彼知己还要知天知地 248

(1)视卒如婴儿或如爱子 248

(2)动而不迷与举而不穷 249

(十一)九地篇 251

1.九地用兵之法与兵之情主速 251

(1)九地用兵之法 251

(2)乘人之不及与攻其所不戒 253

2.投之无所往与善用兵如率然 254

(1)投之无所往 254

(2)善用兵如率然 256

3.愚士卒之耳目与过则从 257

(1)愚士卒之耳目 257

(2)过则从 259

4.并敌一向与践墨随敌 261

(1)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261

(2)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263

(十二)火攻篇 264

1.火攻有五与行火必有因 265

(1)火攻有五 265

(2)行火必有因 267

2.五火之变与以火佐攻 268

(1)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268

(2)以火佐攻者明 270

3.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与安国全军之道 271

(1)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272

(2)安国全军之道 273

(十三)用间篇 274

1.当知敌情 275

(1)不知敌情为不仁 275

(2)先知者必取于人 276

2.用间有五与无所不用间 278

(1)用间有五 278

(2)无所不用间 279

3.知之必在反间与以上智为间 280

(1)知之必在于反间 280

(2)以上智为间 282

结束语 284

后记 294

附录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