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 1
序言 1
编者的话 1
一、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引起肝细胞损害的机制 沟口靖纮等 1
(一)效应细胞 1
1.K细胞群 1
2.K细胞产生分泌的化学介体 1
目录 1
3.影响ADCC反应的各种因子 2
(1)血清因予的影响 2
(2)性激素的影响 3
4.巨噬细胞的参与 4
(二)抗体 6
(三)靶细胞 7
(四)结论 9
(2)特异性免疫功能分析法 10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分析法 10
2.对肝病患者淋巴细胞的各种致有丝分裂的反应性研究 10
二、肝损害时的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新上哲生等 10
1.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功能分析法 10
(一)肝损害时的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0
3.有关肝病患者的T细胞功能的研究 11
4.对肝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研究 12
5.对肝病患者单核细胞功能的研究 14
(二)肝损害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16
1.在试管内细胞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模型 16
2.肝病患者的的自体混合淋巴细胞的反应功能 16
3.肝病患者AMLR的反应系统 17
(三)结论 18
(2)放射性51铬释放检测法 20
(1)Microplate法(微平板法) 20
3.ADCC活性的测定 20
1.淋巴细胞的分离 20
(一)对象和方法 20
三、慢性肝疾患淋巴细胞毒的调节 冈部和彦等 20
2.分离洗涤淋巴细胞的培养 20
4.粘附抑制试验 21
5.肝细胞膜的分离 21
6.用刀豆素A刺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葡聚糖凝胶G—150的化学分析法 21
7.血小板、单核细胞的分离及其吸收中和作用 21
8.T细胞及非T细胞的分离 22
(二)结果 22
(三)讨论 25
(四)结论 26
四、慢性肝疾病患者的单核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末梢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的活性 坂本茂等 27
(一)对象和方法 27
1.对象 27
2.脂多糖(LPS)刺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 27
(二)结果 28
1.患者(表3,4) 28
4.脂多糖(LPS)刺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胰蛋白酶处理 28
2.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的活性 28
(1)记录1 28
(2)白细胞介素—1活性的测定 28
(1)将CsH/HeJ小白鼠胸腺细胞放入RPMI1640液中进行悬浮培养 28
3.白细胞介素—1活性的测定 28
(2)记录2 28
3.最后加入抗炎吲哚酸时,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活性指数 30
4.抗炎吲哚酸加入时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活性指数阳性 31
(三)讨论 32
(四)结论 33
五、免疫电镜对乙型肝炎肝细胞和淋巴细胞润浸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小岛隆等 34
(一)淋巴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34
2.应用酶抗体法的探讨 35
1.普通电镜观察 35
(二)有乙型肝炎病毒(HBV)肝细胞与淋巴系胞的相互作用 35
(三)应用单克隆抗人体淋巴细胞抗体测定肝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 36
(四)肝细胞膜结合免疫球蛋白G(MBIgG)的研究 37
六、致敏淋巴细胞转移诱发小白鼠发生肝损害——细胞性免疫的参与 森义雄等 39
(一)肝损害的体液及细胞免疫作用 39
(二)动物的实验肝炎模型 40
(三)致敏淋巴细胞转移诱发小白鼠肝损害——细胞免疫的参与 40
1.小白鼠实验肝炎的制作 40
(1)动物及方法 40
(2)肝炎小白鼠肝组织变化及体液、细胞免疫的检查 41
2.致敏淋巴细胞转移诱发小白鼠肝损害发生——细胞免疫的参与 43
(1)动物及方法 43
(2)接受实验的小白鼠肝损害的发生及细胞、体液免疫的研究 43
(3)致敏脾细胞转移诱发肝损害的细胞免疫的研究——抗T细胞抗体诱发肝损害的抑制 44
3.致敏淋巴细胞转移诱发肝损害——细胞免疫的作用 45
(四)讨论 46
七、肝细胞膜抗原的性状及其血中抗体的意义 有马晖胜等 47
(一)肝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抗血清的制备 47
(二)以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试验ADCC检测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1和THGP抗体 49
(三)用酶免疫法检测血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1抗体肝细胞膜抗原(LCm)抗体及Tamm—Horsfa1l糖蛋白(THGP)抗体 50
(四)结论 53
八、自家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肝细胞膜抗体及其靶抗原——关于其脏器特异性—— 池田有成等 54
(一)对象 54
(二)方法 54
1.家兔肝细胞(RLPM)的分离 54
2.家兔肝细胞膜的可溶性 54
3.蛋白A和家兔肝细胞膜(RLPM)的标记 54
4.肌动蛋白的分离 55
5.肾脏颗粒部分 55
6.被验血清的肌动蛋白和肾颗粒部分的吸收 55
7.抗肝细胞膜抗体的检出 55
9.用免疫印染法分析靶抗原 56
8.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56
10.用免疫亲和色谱法精制靶抗原 57
(三)结果 57
1.抗肝细胞膜抗体的阳性率 57
2.用免疫印染法(immnoblotting)分析抗肝细胞膜抗体的靶抗原 58
3.通过免疫亲和色谱法精制靶抗原 58
(四)讨论 59
九、非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抗肝组胞膜特异性抗体(anti—LM)的特异性和细胞损害性 辻孝夫 60
(一)关于抗肝细胞膜抗体的研究方法 60
1.抗肝细胞膜抗体的检测方法 60
2.抗肝细胞膜特异性抗体和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的特异性的研究方法 60
3.抗肝细胞膜特异性抗体临床意义的分析 61
4.肝细胞膜抗原性状的分析 61
(二)对患者血中抗肝细胞膜抗体的大白鼠肝细胞反应的观察结果 61
(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肝细胞膜特异性抗体(anti—LM)的效价结果 61
肝细胞膜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 62
(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 62
(五)用荧光抗体法检测肝细胞膜抗原和肝特异性脂蛋白的部位 64
(六)用免疫扩散法检测抗肝细胞膜特异性抗体和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的特性 64
(七)对培养肝细胞(HUH—T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 65
(八)狼疮样肝炎和其类似型的(统计全国总病例)抗肝细胞膜抗体的结果 66
(九)肝炎急性恶化前后和给予类固醇激素前后的抗肝细胞膜特异性抗体效价结果 67
(十)肝细胞膜抗原的性状 67
(十一)抗肝细胞膜抗体的检测意义和抗体研究的问题要点——特别是与乙型肝炎病毒的白蛋白受体的关系等 68
(十二)结论 70
十、用细胞融合分析抗肝细胞膜抗体 各务伸一等 71
(一)方法 71
1.细胞融合法 71
2.抗体活性的筛选 71
3.融合细胞的克隆化和抗体活性的特异性的研究 72
1.融合细胞的分析和克隆化 73
(二)结果 73
5.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的分子量 73
4.抗体的亚类 73
2.抗体的特异性 74
3.抗体的亚类 75
4.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的分子量 75
(三)讨论 75
十一、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下的血循环中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免疫复合物的临床意义 原田英治等 77
(一)测定方法及其研究 77
1.利用免疫复合物的分子量和沉淀性在物理化学上进行证明的方法(间接证明法) 77
2.在免疫生物学上证明免疫复合物的方法(直接证明法) 77
(二)急性乙型肝炎 78
(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79
1.无症状携带者(ASC) 79
2.慢性肝疾患 80
(四)结束语 83
(二)结果 84
十二、急性病毒性肝炎循环免疫复合体的临床意义 中井一仁等 84
(一)对象和方法 84
(三)讨论 86
(四)结论 89
十三、免疫性肝损害的血清及肝可溶性部分的控制机构 高桥弘等 90
(一)有关血清因子的最新知识 90
1.血清中的植物血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g,PHA)幼稚化抑制因子 90
2.作用于细胞损害性淋巴细胞的血清因子 90
(1)作用于K细胞的血清因子 91
(2)ADCC抑制因子的性状 92
(3)ADCC增强因子的性状 94
(二)关于肝可溶性部分中的免疫抑制因子的最新发现 95
(三)结论 96
十四、肝疾患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zy IgA)增加的机制 大?哲夫等 98
(一)血清SIgA的测定法 98
(三)血清和胆汁IgA浓度比较——关于胆汁选择性排泄研究 100
(二)健康对照,哺乳期妇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SIgA浓度 100
(四)肝病血清分泌免疫球蛋白A浓度变化 101
1.急性肝炎 101
2.慢性肝炎和肝硬变 102
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BC) 103
4.暴发性肝炎 103
(五)血清SIgA浓度和肝功能检查值 103
(七)结论 104
(六)血清SIgA的增加机制 104
十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黑田博之等 106
(一)电镜的观察 106
1.病例 106
2.方法 106
3.结果 106
(二)PBC血清的胆汁排泄抑制作用 110
1.病例 110
3.结果 111
2.方法 111
(三)讨论 112
1.电子显微镜的观察 112
2.病理生理学上的观察 113
3.机制假说 113
(四)结论 114
十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特异抗体的作用和免疫学调节 大西三朗等 115
(一)人胆汁抗原和抗体的调节及特异性的研究 115
1.胆汁抗原的部分精制及抗血清的制备 115
2.胆汁抗原与脏器特异性 115
(1)家兔抗血清特异性的研究 115
(2)人胆汁抗原组织学的部位免疫组织学的研究 116
(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人胆汁抗原的免疫反应 116
1.对象和方法 116
1.对象 117
(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免疫调节功能 117
(1)人胆汁抗原的细胞免疫 117
2.结果 117
(2)人胆汁抗原的体液抗体 117
2.方法和结果 118
(1)末梢血中的T细胞亚群 118
(2)刀豆素A诱导抑制T细胞功能 119
(3)末梢血中单核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intlerukin-1)产生功能 119
(四)PBC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重叠合并发生的免疫学研究 120
1.对象和方法 120
(1)人胰腺抗原的精制 120
(2)人胆汁抗原和胰抗原的细胞免疫的研究 120
2.结果 121
(1)人胰腺抗原的脏器特异性研究 121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胰腺炎中的人胆汁抗原和胰抗原的细胞免疫 121
(五)结论 121
1.对淋巴细胞各种抗原的免疫应答性 122
2.在PBC中的抑制细胞活性 122
(一)在PBC中免疫应答遗传的调节 122
十七、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胆管损害的遗传免疫学机制 加登康洋等 122
3.PBC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123
(二)PBC胆管损害病因中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24
(三)对PBC患者末梢血淋巴细胞指示抗原的免疫反应 125
(四)PBC家族系组织相容性抗原 125
(五)结论 126
十八、淋巴因子诱发的实验性急性肝内胆汁郁滞——人急性肝内胆汁郁滞的发病机制—— 织田正也等 128
(一)材料和方法 129
1.一般肝功能检查 129
2.黄疸患者肝组织活检的形态学观察法 129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法 129
(2)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129
3.健康者和黄疸患者的末梢血淋巴细胞培养法 129
5.用取自成熟大白鼠的初代分离培养的肝细胞的实验方法 130
4.用大白鼠体内灌注肝的实验方法 130
(1)白细胞悬浮培养液的调节法 131
(2)用琼脂糖(agarose)平板法白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的方法(间接法,二阶段白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测定) 131
(3)用电镜观察白细胞的游走状态 131
6.人的白细胞实验方法 131
(二)结果 132
1.黄疸患者的肝功能结果 132
2.人肝活检的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 132
3.各类黄疸患者用植物血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淋巴因子)对活体肝灌流的影响 135
(1)淋巴因子对胆汁流量的影响 135
(2)注入淋巴因子后的肝组织所见 135
4.淋巴因子对初代分离培养肝细胞的影响 138
(1)位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培养肝细胞的结果 138
5.淋巴因子对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140
(1)白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的研究 140
(2)形态构成的分析 140
(2)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研究 141
(三)讨论 141
十九、肝纤维化中的免疫学机制 新津洋司郎等 147
(一)纤维母细胞向炎症局部聚集 147
(二)活化的单核细胞引起纤维母细胞增殖因子的产生 147
(四)结论 148
(三)慢性肝病患者的单核细胞活化物质 149
(四)纤维母细胞增殖因子的性状 150
(五)FPF的促进胶原合成活性 151
(六)FPF与白细胞介素—1 152
(七)肝纤维化免疫学机制的假说 154
(八)在肝纤维化症中增加的胶原型 154
(九)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 154
(十)结论 155
二十、本书用词英汉对照表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