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过去研究工作的简况 1
1.2 肥料生产的现状 1
1.3 本研究课题的概要和意义 2
凡例说明 9
第2章 湿法磷酸氨化反应生成的盐类 11
2.1 概说 11
2.2 实验方法 12
2.2.1 供试磷酸液 12
2.2.2 氨化试验 14
2.3 pH与N/PO4摩尔比的关系 15
2.4 水溶性盐类的生成量 16
2.5 非水溶物的生成量 18
2.6 非水溶物中的构成盐类 20
2.7 各种非水溶性盐类的生成 23
2.7.1 生成条件 24
2.7.2 生成量 28
2.7.3 生成机理的研究 29
2.8 非水溶性盐类的枸溶性与可溶性 31
2.9 小结 32
第3章 磷铵的溶解性和料浆的流动性 34
3.1 概说 34
3.2 实验方法 34
3.3 磷酸(P2O5)的溶解性 35
3.3.1 市售磷铵中P2O5的溶解率 35
3.3.2 水溶率的变化 35
3.3.3 枸溶率和可溶率的变化 37
3.4 料浆的粘度 40
3.4.1 中和方法的影响 41
3.4.2 不同磷酸液的影响 42
3.4.3 中和温度的影响 45
3.4.4 添加剂的影响 45
3.5 粘度与料浆中非水溶物含量的关系 49
3.6 小结 52
第4章 粉末法X射线衍射定量测定复合肥料的成分 54
4.1 概说 54
4.2 盐类的鉴别与合成 54
4.2.1 单盐与复盐 54
4.2.2 铵盐和钾盐的固溶体 59
4.2.3 铁铝盐类 60
4.3 标准曲线的绘制 61
4.3.1 内部标准试样 61
4.3.2 绘制方法 62
4.3.3 单盐和复盐的标准曲线 63
4.3.4 固溶体的标准曲线 67
4.4 主要复合肥料中的盐类定量 72
4.4.1 盐类的相互干扰及其修正 72
4.4.2 成品中盐类的种类和含量 73
4.4.3 关于定量误差的研究 77
4.5小结 78
第5章 硫磷铵与氯化钾的反应 80
5.1 概说 80
5.2 实验方法 80
5.3.1 各种盐的反应率 82
5.3 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与氯化钾的反应 82
5.3.2 铵盐和钾盐的固溶体 85
5.3.3 尿素的作用 88
5.4 氯化铵的升华 90
5.4.1 静置加热的场合 90
5.4.2 热风加热的场合 91
5.4.3 氯化钾的作用 93
5.5 小结 93
第6章 含镁磷铵类复合肥料的构成盐类 96
6.1 概说 96
6.2 实验方法 98
6.3.1 用试剂时所生成的盐类 99
6.3 磷酸二氢铵和氢氧化镁的反应 99
6.3.2 用磷铵时所生成的盐类 100
6.3.3 氟的影响 102
6.4 磷酸镁铵盐类的加热变化 102
6.4.1 各种盐加热后的重量变化 102
6.4.2 钾盐的影响 104
6.5 钾(K2O)的水溶率降低 106
6.5.1 含镁磷铵类复合肥料中钾的水溶率 106
6.5.2 六水合或四水合磷酸镁铵与钾盐的反应 106
6.5.3 水分和颗粒度的影响 110
6.5.4 钾的非水溶化的抑制 111
6.5.5 关于非水溶性钾的肥效研究 111
6.6 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镁的反应 112
6.7 小结 114
7.1 概说 116
第7章 硝酸盐类复合肥料的构成盐类 116
7.2 实验方法 117
7.3 NH4NO3-KNO3-K2SO4-(NH4)2SO4系统的反应 119
7.3.1 室温下生成的盐类 119
7.3.2 加热及冷却变化 120
7.3.3 从加热状态冷却至室温时刻的盐类组成 122
7.4 硝酸钠与硫酸盐或磷酸盐的反应 124
7.5 肥料成品的加热及冷却变化 125
7.6 肥料成品的贮藏变化 127
7.7 小结 130
第8章 总结 132
引用文献 139
(2)实验方法 141
(1)概说 141
附录 粒状复合肥料的水面漂浮和防止 141
(3)各种成品的漂浮试验 142
(4)漂浮成分 144
(5)漂浮与空隙率和非水溶物的关系 144
(6)施肥状态对漂浮的影响 146
a、施肥密度 146
b、水温的变化 148
(7)空隙形成的机理 148
(8)防止漂浮的方法 151
a、控制P/I比的方法 151
b、肥料颗粒在水中的崩裂 152
c、施肥方法 153
(9)结语 154
引用文献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