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兆雄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089617X
  • 页数:734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自杀的疾病性质 3

一、自杀行为是个谜 3

(一)精神医学中的对立判断 3

(二)社会学的对立判断 4

(三)哲学家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4

(四)伦理学褒与贬的对立 5

二、揭开自杀之谜的途径 5

(一)自杀与灵魂——科学与灵学 6

(二)濒死体验不是生命之后的生命 6

(三)“科学”灵魂的真实意图 8

(一)濒死体验并非自杀者的特异现象 10

三、濒死体验与自杀之谜 10

(二)濒死体验研究无助于判定自杀的神秘性质 11

(三)濒死体验的年龄差异同生活经验相关 12

(四)濒死体验的地区差异同生活经历有关 12

四、“科学”的灵魂说不是自杀的病因学 13

(一)感觉剥夺说 13

(二)适应反应说 13

(三)中毒性精神病说 14

(四)人格解体说 14

(五)其他假说 14

(一)自杀、他杀或自然死亡同生日无关 15

五、死亡时间与灵魂无关 15

六、自杀是一种疾病 16

(二)死亡时刻确有集中的时候 16

(一)“自杀是一种疾病”的命题符合现行的疾病定义 18

(二)自杀是疾病的理论根据 18

(三)自杀是疾病的事实根据 19

(四)自杀的疾病规律性 20

第二章 自杀病学的学科性质 22

一、自杀病学是生死学的一个分支 22

(一)死亡定义 22

(二)死亡标准 24

(四)死亡取向 25

(三)死亡分类 25

二、自杀术语学 27

(一)汉语 27

(二)拉丁语系 28

(三)切腹与自焚 29

三、自杀病学的研究对象 29

(一)自杀病学的定义 29

(二)自杀病学的学科性质 31

(三)自杀病学的特点 32

四、自杀病学的任务 32

(一)研究自杀行为的规律性 32

(三)从防治出发研究自杀病病因学 33

(二)从防治出发研究环境对自杀病的影响 33

(四)从实践出发研究预防、干预与事后对策 34

五、自杀病学研究方法 35

(一)逻辑哲学方法 35

(二)各学科的特殊方法——还原论 35

(三)系统方法 36

六、自杀病学的功能 37

(一)认识的功能 37

(二)教育的功能 37

(三)预防的功能 37

七、自杀病学在医学和社会学教育中的地位 37

(一)自杀不是人类独有 39

第三章 自杀历史学 39

一、自杀史 39

(二)自杀与人类文明同时开始 40

(三)中国古籍中的自杀描述 40

(四)欧洲经典著作中的自杀描述 43

(五)自杀的道德与法 53

二、自杀病学史 57

(一)自杀病学理论研究 59

(二)重要论著 74

三、自杀预防史 79

(一)自杀预防的早期活动 79

(二)自杀预防的中期活动 79

(三)防止自杀的当代活动 80

第四章 自杀伦理学 86

一、自杀道德是一个道德难题 86

(一)生命神圣论、生命价值论还是生命质量论 86

(二)生命义务论还是生命权利论 87

(三)自律论还是他律论 87

二、危机干预是个道德难题 88

(一)自杀者的难题是既想死又想活 88

(二)医生的难题是尊重自杀者肉体的自我还是精神的自我 88

(三)医学难题是是否承认合理自杀 89

三、欧洲奴隶时代的道德迷惘 90

(一)中世纪欧洲的神学道德 93

四、宗教人本主义 93

(二)基督教 94

(三)佛教 95

(四)伊斯兰教 96

(一)蒙田 97

(二)多恩 97

(三)斯宾诺莎 97

(四)孟德斯鸠 98

(五)伏尔泰 98

(六)休谟 98

五、道德人本主义 99

(七)康德 99

(八)叔本华 99

六、中国的道德人本主义 100

(九)包尔生 100

(一)儒家 101

(二)墨家 102

(三)道家 103

(四)法家 104

(五)杂家 105

七、中国的宗教人本主义 107

(一)汉区佛教与自杀道德 108

(二)道教 108

八、马克思主义的自杀道德观 109

(一)马克思的早期理论活动 109

(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活动家接受安乐死 111

九、习俗害怕自杀 113

(一)惧怕自杀的表现 113

(二)恐惧心理的来源 114

十、自杀的现代争论 115

(一)自杀是犯罪 115

(二)自杀是不道德的 115

(三)自杀是精神病 116

(四)自杀的自由化观点 116

第五章 自杀分类学 117

一、自杀分类学史 117

(一)伦理学分类 117

(二)社会学分类 117

(三)心理分析学派分类 118

(四)精神病学分类 120

(五)国际分类法 121

二、自杀分类法及其意义 121

(一)方法 121

(二)意义 122

(三)当前自杀分类学的缺陷 123

三、涂尔干分类法 124

(一)利他性自杀 124

(二)利己性自杀 126

(三)失范性自杀 127

(四)宿命论自杀 128

(一)梅宁格分类法 129

四、心理学分类法 129

(二)施耐德曼分类法 131

五、生物医学分类法 135

(一)标准分类法 135

(二)综合分类法 137

第六章 自杀人口统计学 141

一、自杀人口统计学的历史、任务与方法 141

(一)人口、人口统计学与自杀 141

(二)自杀人口统计学的任务 142

二、自杀人口 143

(一)自杀人口的理论意义 143

(二)单一人口论 144

(四)重迭人口论 146

(三)区分人口论 146

三、中国的自杀人口 148

(一)自杀率 148

(二)自杀未遂率 149

(三)自杀意念 150

四、自杀率的可靠性 150

(一)自杀率的可靠性低于客观现实 150

(二)自杀率可靠性低的原因 151

(三)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来源 151

(四)错误分类的影响 153

五、自杀人口类型与人口模式 153

(一)自杀与人口的年龄结构 154

(二)自杀与人口模式、人口密度 157

六、高发区与低发区 161

(一)高发区 161

(二)普通地区 162

(三)低发区 163

(四)准空白区 163

七、自杀率与社会背景 163

(一)自杀率与产值、收入 163

(二)自杀率与卫生保健 165

(三)自杀率与社会保障 166

(四)自杀率与文化素质及人际沟通 167

(一)自杀率的地区差异部分来自认知因素 169

八、自杀的判定 169

(二)判定自杀的人员、素质及其任务 171

(三)猝死通知书(英国)样本 174

(四)自杀登记制度 176

第七章 自杀流行学 180

一、一览表 180

(一)禁区与忌讳 180

(二)一览表 181

(三)一览表的缺陷和补充 181

(四)一览表的模糊性 185

二、中国的一览表 188

(一)《中国人口》公布的自杀率 188

(二)中国的一览表的模糊性 190

三、分布特征 191

(一)地区分布 191

(二)人群分布 197

(三)时间分布 234

四、分布模式 243

(一)带状型 243

(二)反差型 244

(三)密集型 245

(四)暴发型 245

(五)散在型 246

(六)辐射型 247

(七)凝聚型 247

(八)空白型 248

第八章 自杀意念 249

一、定义 249

(一)定义 249

(二)测定自杀意念的意义 250

(三)规范化的自杀意念 251

(四)自杀意念与自杀企图的区别 254

二、测定方法 254

(一)经典法 254

(二)贝克氏法 255

(三)三式普查法 257

(一)总分布率 265

三、人群分布 265

(二)常态分布 267

(三)地域分布 268

(四)民族分布 287

(五)职业分布 318

四、易感性 330

(一)罗亭现象 330

(二)Ⅰ级自杀意念 331

(三)性别 334

(四)文化 334

(五)年龄 335

(六)婚烟 336

(七)气质 337

(八)人格 338

第九章 准自杀 341

一、定义 341

(一)定义 341

(二)概念 342

(三)术语 344

二、分类 345

(一)社会学分类法 345

(二)心理学分类法 345

(三)临床分类法 346

(四)自杀病学分类法 347

(一)发生率 348

三、频率 348

(二)比例 352

四、社会学考察 357

(一)性别 357

(二)年龄 359

(三)抚育环境 360

五、青少年蓄意自伤 376

(一)概念 376

(二)人群分布 379

(三)诊断 381

(四)预防与治疗 382

(一)环境因素 385

六、致病因子 385

(二)生物学因素 389

(三)心理学因素 389

七、诊断 392

(一)前驱阶段 392

(二)危机阶段 393

(三)恢复阶段 395

第十章 自杀社会学 401

一、政治与自杀 401

(一)战争与自杀 401

(三)政变与自杀 403

(二)革命与自杀 403

二、经济与自杀 404

(一)传统观点 404

(二)实际情况 404

(三)中国大陆自杀率情况 406

三、文化与自杀 407

(一)民族性格 407

(二)传统习俗 409

(三)宗教 409

四、性别与自杀 415

(一)中国各组年龄自杀率的性别差异 415

(二)中国自杀人数的性别分布 416

(三)中国自杀人口的性别比例 417

(四)世界各国自杀人口性别比例逐年上升 418

(五)中国妇女自杀率高、性比低的原因 420

(六)葡萄牙现象 421

五、年龄与自杀 422

(一)自杀率的年龄分布 422

(二)中国自杀人数、自杀率的年龄分布 425

(三)少年期自杀 426

(四)青年期自杀 435

(五)中年期自杀 442

(六)老年期自杀 445

六、职业与自杀 452

(一)概述 452

(二)知名人士 454

(三)工人 457

(四)农民 459

(五)学生 461

(六)教师 468

(七)医师 469

(八)军人 473

七、特殊情况下的自杀 479

(一)监狱 479

(二)他杀与自杀 482

(三)医院 485

(四)集体自杀 489

(五)集中营 493

(一)家族性自杀 494

八、家族与自杀 494

(二)家庭矛盾性自杀 495

(三)家庭协议自杀 495

(四)亲子自杀 496

九、情爱与自杀 500

(一)频率 501

(二)年龄与职业 501

(三)时间与地点 502

(四)自杀手段 502

(五)自杀动机 503

十、自杀与手段 504

(二)地区差异 505

(一)自杀手段的本质属性 505

(三)年代差异 509

(四)种族差异 512

(五)性别差异 512

(六)年龄差异 514

(七)有效性分析 516

(八)可接受性分析 519

(九)研究自杀手段的意义 521

十一、遗书 523

(一)概说 523

(二)形式 525

(三)内容 526

(四)真假遗书的鉴别 530

(五)研究遗书的意义 531

第十一章 自杀病因学 534

一、自然生态因素 534

(一)气候与地区差异 534

(二)气候与年代差异 535

(三)自然景观与颜色 536

(四)环境污染 537

(五)重大的自然灾害 537

二、社会生态因素 537

(一)社会整合力 537

(二)角色冲突 539

(三)生活节奏 540

(四)社会心态 541

(五)生活事件 544

(六)人口老化 545

(七)家庭转型 547

三、心理因素 550

(一)心理脆弱性 550

(二)心理传染性 556

(三)病态心理 561

四、生物因素 565

(一)图像诊断研究 565

(二)遗传学研究 566

(三)生物化学研究 567

(四)躯体疾病 569

(五)精神疾患 573

第十二章 自杀病的预防与控制 582

一、预防对策 582

(一)防止自杀病的意义 582

(二)防止自杀病的有效性 584

(三)宏观预防 586

(四)微观预防 590

二、危机对策 617

(一)危机干预的定义及对策 617

(二)危机的形成及发展 632

(三)危机的干预技术 635

(一)未死者如何抢救 636

三、事后对策 636

(二)防止再度自杀(蓄意自伤) 645

(三)自杀死亡案件的处置 650

第十三章 边缘性自杀 653

一、吸烟 653

(一)永恒的悲剧 653

(二)流行学 656

(三)伤害性 661

(四)致死性 667

(五)风险/效益分析 671

(六)预防与控制 674

(一)流行学 675

二、酗酒 675

(二)伤害性 676

(三)致死性 684

(四)风险/效益分析 688

三、性乱 688

(一)定义 688

(二)历史与现状 689

(三)性乱的恶果 691

(四)伤害性 695

(五)致死性 698

四、吸毒 699

(一)概念 699

(二)非法毒品是性药 701

(三)流行学 702

(四)伤害性 702

(五)致死性 704

五、安乐死 705

(一)概念与分类 705

(二)历史性 706

(三)不可接受性 708

(四)可接受性 709

(五)现实性 711

(六)条件性 712

附录:参考文献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