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末魏晋南北朝文学形成之社会环境 1
第一节 士族制度之确立 1
第二节 学术思想之冲突 6
第三节 声律之产生 13
第四节文、笔、言之区分 18
第二章 诗歌一 23
第一节 自建安迄正始 26
一、曹丕 28
二、曹植 30
三、王粲 38
四、陈琳 41
五、徐干 42
六、刘桢 42
七、阮瑀 44
八、应玚 44
第二节 正始及其以后 45
一、何晏 46
二、阮籍、嵇康 47
第三节 西晋太康时期 64
一、陆机、潘岳 66
二、左思 72
三、刘琨 78
第四节 东晋时期 85
一、玄言诗及其重要作家郭璞、陶渊明 86
二、山水诗作家庾阐、李颙、殷仲文、谢混 101
第三章 诗歌二 107
第一节 刘宋时期 108
一、山水诗之重要作家谢灵运 109
二、对偶诗之重要作家颜延之 116
三、鲍照 119
第二节齐、梁时期 125
一、山水诗之作家谢朓 126
二、沈约、范云 130
三、江淹、吴均、何逊 134
四、律诗之形成 143
五、宫体诗之产生 145
第三节陈、隋时期 147
一、宫体诗之发展 147
二、徐陵、阴铿 150
三、张正见、江总 155
第四节 北朝时期 160
一、南朝文学之北侵与南北文学之统一 161
二、温子升、邢邵、魏收 163
三、庾信、王褒 167
第四章 乐府一 185
第一节 曹魏时期 185
一、曹操 186
二、曹丕 199
三、曹植 202
四、王粲、陈琳、左延年 210
第二节 西晋时期 225
一、傅玄 226
二、张华 229
三、陆机 233
四、刘琨 238
第五章 乐府二 241
第一节 东晋时期 242
一、民间乐府 242
二、文人之拟乐府 251
第二节 刘宋时期 254
一、民间乐府 254
二、文人乐府之重要作家鲍照 260
第三节 萧齐时期 269
一、民间乐府 269
二、文人之拟乐府 273
第四节梁、陈时期 280
一、民间乐府 280
二、文人之拟乐府 284
第五节 北朝时期 295
一、民间乐府及其重要篇章《木兰诗》 295
二、文人之拟乐府 308
第六节 隋朝时期 314
一、南北文学之进一步融汇 314
二、文人之拟乐府 315
第六章赋 327
第一节 汉末建安时期 327
一、王粲 328
二、曹植 328
第二节 西晋太康时期 330
一、陆机 330
二、潘岳 331
三、张华 332
第三节 东晋时期 333
一、孙绰 333
二、郭璞 334
三、陶渊明 335
第四节 刘宋时期 336
一、谢惠连 337
二、谢庄 338
三、鲍照 340
第五节齐、梁时期 341
一、沈约 341
二、江淹 343
三、萧绎 346
四、吴均 347
第六节 北朝时期 349
一、颜之推 349
二、庾信 350
第七章 骈文 359
第一节 汉末建安时期 359
一、诸葛亮 360
二、孔融 362
三、曹丕、曹植 364
第二节魏、晋时期 368
一、嵇康 368
二、阮籍 371
三、陆机 374
四、潘岳 379
第三节 东晋时期 381
一、王羲之 382
二、孙绰 384
第四节 刘宋时期 385
一、颜延之 386
二、范晔 389
三、鲍照 390
第五节齐、梁时期 392
一、王融 392
二、丘迟 393
三、孔稚珪 394
四、刘勰 395
五、陶弘景 399
六、吴均 400
七、任昉 401
八、沈约 403
九、沈炯 404
十、徐陵 405
第六节 北朝时期 407
一、王褒 408
二、庾信 409
第八章 散文 413
第一节 南朝时期 413
一、陶渊明 414
二、王微 415
三、裴子野 416
四、姚察 418
第二节 北朝时期 419
一、苏绰 420
二、郦道元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