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1
序二 3
序三 5
凡例 7
总述 11
大事记 17
概述 55
一 区域 55
卷一 建置 55
二 沿革 56
三 行政区划 59
四 城镇 71
(一)城关镇 71
(二)广水镇 74
(三)马坪镇 76
五 集镇 77
(一)区镇 77
(二)乡镇 78
(三)衰废集镇 82
卷二 人口 87
概述 87
一 人口概况 87
(一)人口统计 87
(二)人口流动 90
(三)人口分布 92
二 人口构成 94
(二)年龄结构 95
(一)性别构成 95
(三)城乡结构 96
(四)职业结构 97
(五)文化结构 99
(六)民族构成 99
(七)婚姻构成 100
(八)姓氏 100
三 人口控制 103
(一)节制生育 103
(三)人口趋势 105
(二)优生优育 105
概述 111
一 地质 111
卷三 自然 111
(一)地层 112
(二)火成岩 113
(三)地质构造 113
(四)矿产 114
二 地貌 121
(一)地貌轮廓 121
(二)地貌类型 121
(三)主要山脉 122
三 水文 125
(一)地表水 125
(二)地下水 126
(三)水质 127
(一)气候特征 128
(二)气候要素 128
四 气候 128
(三)物候 134
五 土壤 134
(一)土壤成因 134
(二)土壤分类 135
(三)土壤质量 136
(四)土壤利用 136
六 主要动植物 137
(一)动物 137
(二)植物 139
(三)主要土产 143
七 自然灾害 144
(一)旱灾 144
(二)洪涝 146
(三)大风冰雹 148
(四)低温冻害 149
(五)虫害 150
(六)地震 151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155
一 农村所有制变革 155
卷四 农业 155
概述 155
(二)土地改革 156
(三)集体所有制 157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58
(一)农业经济管理 158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
(三)专业户、专业村 161
三 耕地和作物 162
(一)耕地 162
(二)作物 163
(三)种植区划 169
四 农机具 171
(一)传统农具 171
(二)农机具的推广 172
(三)农机修造 174
(四)农机销售、管理 175
(一)耕作制度 176
五 农业技术 176
(二)种子 177
(三)肥料 178
(四)植物保护 179
(五)栽培管理 182
六 畜牧 183
(一)畜禽种类 184
(二)饲料、草场 185
(三)饲养 187
(四)兽医兽药、疫病防治 190
七 水产 192
(一)水面及利用 192
(二)渔业 193
(三)小水产 196
卷五 水利 201
概述 201
一 灌溉工程 204
(一)水库 204
(三)机、电泵站 211
(二)塘堰 211
(四)渠道 214
二 水利管理 216
(一)管理机构 216
(二)管理制度 217
(三)岁修养护 218
(四)水费征收 218
(一)水土流失 219
(二)治理措施 219
三 水土保持 219
(三)浆溪店水土保持站 220
四 抗旱 防汛 220
(一)防旱抗旱 220
(二)防汛抢险 220
卷六 林业 225
概述 225
一 林业资源 225
(一)林种及分布 225
(二)林地面积 227
(一)私有 228
(二)集体所有 228
(三)国有 228
二 山林权属 228
三 林业生产 229
(一)育苗 229
(二)植树造林 230
(三)抚育管理 230
(五)木材采伐 231
(四)林业投资 231
四 森林保护 233
(一)护林组织 233
(二)护林防火 234
(三)病虫防治 235
五 林果 茶场 237
(一)国营林场、林科所 237
(二)集体林场 239
(三)果、茶场 240
概述 243
卷七 工业 243
一 工业所有制 245
(一)私营工业 245
(二)集体工业 245
(三)国营工业 246
二 卷烟工业 246
(一)起源与发展 246
(三)供销、管理 247
(二)生产 247
三 陶瓷 248
(一)陶器 248
(二)瓷器 248
四 纺织 250
(一)棉纺、针织 250
(二)麻纺 251
(三)服装、鞋帽 252
(一)食品工业 253
五 其他轻工业 253
(二)造纸、印刷 255
(三)塑料制品 257
(四)日杂产品 258
六 机械 冶炼 259
(一)机械 259
(二)冶炼 261
七 建材 262
(一)沙石 262
(二)石灰、水泥 263
(三)砖瓦 264
(四)水泥制品 264
(五)其他建筑材料 265
八 化工 医药 265
(一)化肥 266
(二)火工产品 266
(三)中药 267
(一)电力 268
九 能源 268
(四)西药 268
(二)沼气利用 274
十 乡镇企业 275
(一)体制 275
(二)生产 275
(三)管理 276
一 公路运输 281
(一)大路 281
概述 281
卷八 交通 281
(二)公路 282
(三)桥梁 285
(四)运输 286
(五)养护 288
(六)交通监理 289
二 铁路运输 290
(一)铁路 290
(二)运输 290
(三)运输 291
三 水上运输 291
(一)水路 291
四 搬运 292
五 邮政 293
(一)机构 293
(二)邮递 294
(三)业务 294
六 电信 296
(一)电报 296
(二)电话 297
(三)传真 298
卷九 建设环保 303
概述 303
一 城镇建设 303
(一)街道 303
(二)供水、排水、供电 305
(三)房产管理 306
(一)住房 307
(四)园林绿化 307
二 乡村建设 307
(二)供水、供电 309
三 建筑业 310
(一)组织 310
(二)设备 310
(三)施工 311
(一)土地征用 313
(二)管理措施 313
四 土地管理 313
五 环境保护 315
(一)污染 315
(二)治理 317
卷十 贸易 321
概述 321
一 市场 321
(一)集市 321
(二)行栈 322
(一)私营商业 323
二 商业体制 323
(二)国营商业 325
(三)集体商业 327
(四)个体商业 328
三 生产资料购销 328
(一)金属材料 328
(二)机电设备 329
(三)建筑材料 329
(五)化肥农药 330
(四)化工原料 330
(六)煤炭、石油 331
(七)农具、农械 333
四 生活用品购销 334
(一)日用百货 334
(二)针纺织品 335
(三)五金交电 336
(四)日用杂品 336
(五)畜禽产品 337
(七)蔬菜 338
(六)副食品 338
五 粮棉油购销 339
(一)粮油 339
(八)药材 339
(二)棉花 345
六 土特产 废品购销 346
(一)土特产品 346
(二)废品 347
七 对外贸易 348
(一)发展概况 348
(二)主要出口商品 349
八 饮食服务 352
(一)饮食业 352
(二)服务业 354
(三)修理业 356
一 财政 361
(一)财政收入 361
卷十一 财政金融 361
概述 361
(二)财政支出 362
(三)建设投资 364
(四)财政管理 365
(五)公债、国库券 366
二 税收 367
(一)农业税 367
(二)工商各税 370
(一)货币 374
(三)征收管理 374
三 金融 374
(二)借贷 377
(三)存款 381
(四)信用合作 382
(五)保险 383
(六)代理侨汇 383
(一)市场管理 387
一 工商行政管理 387
概述 387
卷十二 工商管理 387
(二)企业登记管理 388
(三)经济合同管理 389
(四)商标、广告管理 389
(五)个体经济管理 390
二 物价管理 390
(一)市场物价 390
(三)物价调整 392
(二)物价监督 392
三 计量 395
(一)度量衡演变 395
(二)计量管理 395
卷十三 政党 政协 社团 399
概述 399
一 中国共产党 400
(一)组织建设 400
(二)党务活动 402
(二)党务 410
(一)组织 410
二 中国国民党 410
三 政协应山县委员会 411
(一)历届政协全体会议 412
(二)重要活动 413
四 民国时期的社团 414
(一)县总工会 414
(二)京汉铁路广水工人工会 414
(三)农民协会 414
(七)儿童团 415
(八)童子军 415
(四)农民救国会 415
(六)抗日妇女救国会 415
(五)县妇女协会 415
(九)商务会 416
五 建国后的群团组织 416
(一)县总工会 416
(二)县农会 416
(五)县妇女联合会 417
(三)团县委 417
(四)少年先锋队 417
(六)县科学技术协会 418
(七)县工商联合会 418
(八)个体劳动者协会 419
(九)文学艺术联合会 419
(十)中苏友好协会应山分会 419
卷十四 政权 423
概述 423
一 元至清的县政权 423
(一)县署 423
(二)巡检司 429
(三)自治议事会 429
二 民国县政府及参议会 429
(一)县政府 429
(二)县参议会 431
(三)革命根据地政权 432
(一)县人民代表大会 433
三 建国后的人民政权 433
(二)县人民政府 438
(三)县人民法院 444
(四)县人民检察院 445
卷十五 政事 449
概述 449
一 优抚 449
(一)优待 449
二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451
(二)抚恤 451
三 社会救济 福利 452
(一)社会救济 452
(二)社会福利 453
四 生产救灾 455
(一)1952年生产救灾简况 455
(二)1978年生产救灾简况 456
五 收容遣送 458
六 信访 459
七 统计 460
八 审计 461
九 档案 461
十 人事 462
十一 劳动管理 463
(一)劳动就业 463
(二)职工退休 464
(三)职工劳动保护 464
(五)城镇居民下放回收 465
(四)知识青年下放安置 465
十二 侨务外事 466
(一)侨务 466
(二)外事 466
十三 台胞接待 467
十四 党史资料征编 467
卷十六 司法 471
概述 471
一 公安 473
(一)公安中心工作 473
(二)治安管理 475
(三)案件侦破 477
(四)监所 477
二 检察 478
(一)刑事检察 478
(二)法纪检察 478
(三)经济检察 479
(四)监所检察 479
(二)民事审判 480
(一)刑事审判 480
三 审判 480
(三)经济审判 481
(四)案件复查 481
四 司法行政 481
(一)法制宣传 481
(二)民事调解 482
(三)公证律师 482
(一)军事机构 487
一 军事建制 487
概述 487
卷十七 军事 487
(二)地方武装 489
二 驻军 491
(一)清代以前的驻军 491
(二)民国时期的驻军 491
(三)建国后的驻军 494
(一)关卡 495
(二)城池、寨堡 495
三 军事设施 495
(三)教场、营房 496
四 兵役 497
(一)招募 497
(二)征兵 497
(三)志愿兵 498
(四)义务兵 498
五 民兵 500
(一)组建与发展 500
(二)军事训练 502
(三)战备执勤 504
六 战事 505
(一)明代以前的战事 505
(二)清代的战事 506
(三)民国时期的战事 507
七 匪患兵灾 512
(一)匪患 512
(二)兵灾 516
一 县学 书院 私塾 523
(一)县学 523
卷十八 教育 523
概述 523
(二)书院 524
(三)私塾 528
二 初等教育 528
(一)幼儿园 528
(二)小学 529
(一)普通中学 532
三 中等教育 532
(二)师范学校 535
(三)职业学校 536
四 成人教育 537
(一)扫盲教育 537
(二)职工教育 538
(三)电视教育 539
(四)函授教育 539
五 教师 539
(一)教师队伍 539
(二)经济待遇 540
(三)政治地位 541
六 教育经费 542
(一)学田租界 542
(二)地方学款 543
(三)国家拨款 543
(四)勤工俭学 544
(五)集资办学 545
卷十九 科学技术 549
概述 549
一 科研机构 549
二 科技队伍 550
三 科研活动 551
(一)工业 551
(二)农业 552
四 科普工作 555
(三)医药卫生 555
五 科技管理 556
(一)科研计划管理 556
(二)科技情报 556
(三)技术市场 556
(四)科技干部管理 557
卷二十 文化 561
概述 561
一 群众文化 561
(一)民歌 563
二 民间文艺 563
(二)民间舞蹈 564
(三)曲艺 565
(四)民间故事 566
三 文艺创作 568
(一)文学 568
(二)美术 569
(三)书法 569
四 戏曲 570
(一)应山花鼓戏 570
(四)摄影 570
(五)音乐舞蹈 570
(二)楚剧 571
(三)其他剧种 571
(四)演出场所 572
五 电影放映 572
(一)放映 572
(三)宣传 573
(二)设施 573
六 图书发行 阅览 574
(一)图书发行 574
(二)图书阅览 574
七 报刊 通讯报道 广播 电视 575
(一)报刊 575
(二)通讯报道 576
(三)广播 576
(四)电视 578
八 诗文著述选录 579
卷二十一 卫生 591
概述 591
一 卫生防疫 592
(一)传染病防治 592
(二)地方病防治 593
(三)寄生虫病防治 593
(四)公共卫生 594
二 医疗 595
(一)医疗机构 595
(二)医疗设备 597
(三)医疗技术 598
(四)中西医结合 599
(五)医疗制度 599
三 妇幼卫生 600
(一)妇女保健 600
(二)儿童保健 600
(一)药品检验机构 601
(二)药品管理 601
四 药政管理 601
卷二十二 体育 605
概述 605
一 体育活动 605
(一)学校体育 605
(二)职工体育 606
(三)农民体育 608
二 体育竞赛 608
(一)县运动会 608
(二)选派参加全国全省比赛 608
(三)参加地区运动会 609
(四)承办各种比赛 610
三 体育人才培养 610
四 体育设施 612
卷二十三 文物名胜 615
概述 615
一 文物古迹 615
(一)古文化遗址 615
(二)古墓地 616
(三)古建筑 617
(四)出土文物 618
(五)石刻 618
(六)革命文物 619
二 风景名胜 619
(一)风景区 619
(二)关隘 620
(三)洞岩 621
(一)农民生活 625
一 人民生活 625
概述 625
卷二十四 民情风俗 625
(二)职工生活 628
二 家庭 631
(一)婚姻状况 631
(二)家庭结构 631
(三)家庭关系 631
三 习俗 631
(一)时令节日 631
(二)衣食住行 632
(三)婚丧喜庆 634
四 宗教信仰 636
(一)佛教 636
(二)道教 637
(三)伊斯兰教 637
(四)天主教、基督教 637
五 方言 638
(一)语言 638
(二)词汇 640
(三)谚语 644
(四)歇后语 647
(五)民谣 648
人物 651
概述 651
一 人物传 651
二 人物录 673
(一)革命烈士表 683
三 人物表 683
(二)辛亥革命人物表 704
(三)国民政府军队抗战阵亡官兵表 705
附录 713
旧志序跋选录 713
历代修志记略 717
主要资料来源 718
后记 721
应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及编纂人员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