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释义学的起源和古典释义学 1
一 释义学的起源 3
二 维科的释义学思想 7
三 “释义学的康德”——施莱尔马赫 12
四 德罗伊生的历史释义学 15
第二章 释义学之父——狄尔泰 29
一 狄尔泰面临的挑战: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 32
二 理解:人文科学的方法 39
三 释义学研究方法——解释 44
四 “生活表达式”与释义学循环 50
五 世界观哲学及其文化意义 60
第三章 作为人文科学一般方法论的释义学理论 71
一 解释和理解 74
二 解释的客观性是否可能 81
三 释义学四原则 87
四 解释的四要素及其应用 92
五 不变的意义——“解释的通天塔” 98
六 意向谬误 107
七 意义在于意识,还是在于语言 113
第四章 释义学的本体论转折 119
一 在的问题和基本本体论 121
二 此在——在的意义的询问者 127
三 释义学的现象学 135
四 此在在的方式——理解和解释 142
五 作为结构和理解的前结构 149
第五章 哲学释义学的兴起 157
一 “释义学现象基本上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159
二 艺术的经验和真理 166
三 传统及其功能 174
四 释义学循环,时间间距,效能历史和视界融合 184
五 经验和释义学经验 194
六 语言和理解的关系 205
七 语言和世界的关系 212
第六章 追求释义学的统一 227
一 把释义学嫁接在现象学上 230
二 语言分析和语义学 237
三 文本理论 245
四 反思、同化、自我理解 260
五 本体论——希望之乡 269
第七章 释义学和文学 275
一 “文学科学” 278
二 文学史悖论 286
三 文学的真理 293
四 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298
五 读者决定一切 306
六 悖论的消除还是主题的消失 314
第八章 释义学和自然科学 321
一 释义学的统一性 323
二 科学的释义学性质 337
三 知觉的释义学 352
四 作为释义学的自然科学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