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读〉 宗教的最佳面貌 1
〈校订序〉 人的宗教 5
〈原文再版序〉 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0
1 出发点 10
2 印度教人们要什么? 18
人们真正要什么 25
内在的超越 28
走向目标的四条道路 32
通过知走向神的途径 35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38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44
通过心身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49
生命的阶段 59
生命的位置 63
在汝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 68
在宇宙中成长了 72
世界——欢迎和再见 77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82
对于锡克教的补充 85
3 佛教醒悟了的人 91
沉默的圣人 97
反抗的圣人 101
四圣谛 108
八正道 113
佛教的基本概念 122
大乘和小乘 130
花的秘密 139
金刚霹雳 152
渡河的形象 156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60
4 儒家第一教师 165
孔子所面对的问题 171
儒家对手的答案 174
孔子的答案 179
有意的传统的内容 184
孔子的方案 193
伦理或是宗教? 196
对中国的冲击 200
5 道家老子 209
道的三种意义 211
三种探讨力量的进路以及随之而来的三种道家 212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213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与瑜伽 214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218
力量的混合 220
创造性的静 221
道家的其他价值 226
结论 234
6 伊斯兰教背景 240
先知的封印 241
带来胜利的迁徙 246
持续的奇迹 249
基本神学概念 254
五根支柱 262
社会的教义 267
苏非教派 277
伊斯兰教何处去? 287
7 犹太教神的意义 292
创造的意义 296
人存在的意义 300
历史的意义 303
道德的意义 307
公正的意义 309
受难的意义 314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318
生命的神圣化 322
启示 326
选民 330
以色列 334
8 基督宗教历史的耶稣 343
信仰的基督 349
终结与开始 355
佳音 357
基督的奥体 363
教会的心灵 366
罗马天主教 374
东正教 380
新教 384
9 原初宗教澳洲经验 394
口述性、地点和时间 396
原初世界 402
象征性的心灵 406
结论 409
10 最后的考察宗教之间的关系 415
智慧传统 417
聆听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