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统筹全局长期抗战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7-1938.12) 1
第一章 因应战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 1
1 国府宣布自卫抗战 1
2 沪战失利南京濒危 2
3 因应战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 5
第二章 林森率国民政府迁抵重庆 8
4 林森先期到达重庆 8
5 举国协力完成“工业西迁” 33
6 军工企业迁建重庆 42
7 国难教育因时制宜 58
第二编 蒋介石军委会移驻重庆 国府明令定重庆为陪都(1938.12-1940.9) 75
第三章 蒋介石率军委会移驻重庆 75
8 抗战阵营蔚为壮观 75
9 军委会实施对日作战 105
10 蒋介石力主“太平洋防卫” 112
11 移驻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 130
12 抗战首都“固若金汤” 134
第四章 国民政府明令重庆定为陪都 145
13 抗御空袭的战时首都 145
14 重庆反空袭与防空新对策 156
15 “疲劳轰炸”指向黄山官邸 165
16 援华义师--陈纳德“飞虎队” 171
17 战时重庆地位的跃升 179
18 国民政府明令重庆定为陪都 187
第三编 国民政府继续抗战 陪都建设全面开展(1940.9-1941.12) 189
第五章 陪都建设励精图治 189
19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 189
20 经济建设全面复苏 191
21 行政院设“经济会议” 219
22 教育文化繁荣一时 224
第六章 团结抗战“?而不裂” 245
23 抗战营垒的裂痕与磨擦 245
24 共产党人相忍为国 253
25 民族团结高于一切 261
26 蒋介石出面弥合裂痕 269
第七章 国民政府继续抗战 276
27 欧洲抗战的溃败与中国战线的稳固 276
28 日机肆行轰炸陪都集会反轰炸 279
29 陪都民众支持抗战 283
30 兴建陪都“精神堡垒” 301
第四编 中国战区成立 陪都成为东方反法西斯堡垒(1941.12-1943.3) 303
第八章 中国战区的建立 303
3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陪都动向 303
32 中国战区的建立 311
第九章 陪都实施战时总动员 321
33 国民政府全面实施总动员 321
34 陪都成为大后方文化中心 340
第十章 战时经济动员方针的推行 361
35 国民教育?行增收政策 361
36 金融与物价政策的调整 379
37 困境中的经济建设 392
第十一章 陪都外交的新篇章 411
38 世界政治新格局 411
39 陪都欢庆废除不平等条约 418
40 陪都成为远东反法西斯军事指挥中心 424
41 战时外交成就卓著 438
第五编 谋政不臧时局濒危 国民政府举措维艰 443
第十二章 中枢秉政厉行专制 443
42 《中国之命运》的发表 443
43 国民政府推行集权政治 448
44 吏治腐败政治倒退 460
第十三章 危机遍起国脉如丝 468
45 正面战场再受重挫 468
46 盟邦关注中国时局 474
47 美国推行全面扶蒋政策 479
48 国府战时经济极度困难 495
第十四章 建国方案探索的曲折 503
49 陪都民主建国热潮的兴起 503
50 国府谋拒政治改革 509
第十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517
51 国府发起对日反攻作战 517
52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23
第六编 陪都协商建国大计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5.8-1946.5) 527
第十六章 抗战胜利后的陪都 527
53 举国欢庆抗战胜利 527
54 国府接收日本投降 535
55 战后初期的国府对外关系 552
56 韩国志士返回祖国 558
第十七章 国府计划复兴经济建设 563
57 战后各行各业的复员 563
58 建立最高经济委员会 576
59 战后社会经济复兴计划 581
第十八章 党派协商和平建国大计 597
60 国共两党共商国是 597
61 政治协商会议商建国大计 612
62 和平建国陷入危机 627
第十九章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630
63 中枢实施还都计划 630
64 还都后的重庆 638
65 陪都功绩永载史册 651
附编 《陪都日志》撰稿作者 661
唐润明 661
1937.10 661
1938.7. 673
1939.7. 696
牟之先 718
1940.7. 718
刘立群 738
1941.7. 738
李情 756
1942.7. 756
张模超 767
1943.7. 767
陈明钦 786
1944.7. 786
牟敏昌 829
1945.8.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