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1
1.2 概念范畴界定 5
1.2.1 融资 5
1.2.2 企业融资 7
1.2.3 融资方式 8
1.2.4 企业融资效率 10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
1.3.1 研究方法 14
1.3.2 结构安排 16
1.4 主要研究结论 18
第二章 企业融资方式的历史演变分析 28
2.1 融资方式的分类与特点 28
2.1.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28
2.1.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30
2.1.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32
2.1.4 企业融资方式的其它分类方法 33
2.1.5 各种类型企业融资方式之间的关系 33
2.2 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变历程 35
2.2.1 企业融资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 35
2.2.2 企业融资方式演变的国际比较 40
2.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主导型计划融资制度 49
2.3 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变过程 49
2.3.2 转轨时期企业融资模式的演变 54
2.4 小结 61
第三章 企业资金融人效率 68
3.1 企业融资成本 68
3.1.1 企业融资成本的相关概念 68
3.1.2 企业短期融资的融资成本 75
3.1.3 企业长期融资与资本成本 78
3.2.1 债权融资对权益资本收益与风险的影响 82
3.2 企业融资的杠杆效应 82
3.2.2 杠杆效应与企业风险分析 85
3.3 企业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理论 89
3.3.1 最优资本结构与资本结构理论 89
3.3.2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90
3.3.3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92
3.3.4 新资本结构理论 98
3.4 我国企业资金融入效率简评 107
3.4.1 我国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资本结构整体概况 107
3.4.2 我国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资本结构个案分析 113
3.4.3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与资本结构 116
3.5 小结 122
第四章 企业法人治理效率 130
4.1 企业法人治理问题及其解决 130
4.1.1 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问题 130
4.1.2 企业法人治理问题的解决与法人治理结构 137
4.2 企业融资与法人治理结构 140
4.2.1 企业融资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 140
4.2.2 不同国家企业融资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 144
4.3.1 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概况 150
4.3 我国企业融资的法人治理效率分析 150
4.3.2 我国企业融资与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52
4.3.3 从企业融资着手完善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61
4.4 小结 165
第五章 企业资金融出效率 172
5.1 企业融资收益与风险的一般分析 172
5.1.1 企业融资收益与风险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172
5.1.2 企业融资收益与风险的度量 174
5.2 银行信贷融资的资金融出效率 179
5.2.1 “三性原则”和银行信贷融资的收益与风险 180
5.2.2 贷款定价与银行信贷融资的收益 185
5.2.3 信用分析与银行信贷融资的风险防范 188
5.3 银企不良债务及其化解 191
5.3.1 银企不良债务的状况与成因 192
5.3.2 银企不良债务的化解途径与办法 197
5.3.3 债转股与银企不良债务的化解 199
5.4 证券融资的收益与风险 203
5.4.1 证券融资的收益率 203
5.4.2 证券融资的风险 209
5.5 小结 213
第六章 企业融资的宏观效率 217
6.1 企业融资的资金配置效率 217
6.1.1 资金动员程度 218
6.1.2 资金分配效果 223
6.2 企业融资的资金作用效率 230
6.2.1 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与资金作用效率 231
6.2.2 通货紧缩与资金作用效率 234
6.3 企业融资的经济安全效率 241
6.3.1 国际债权融资与金融安全 242
6.3.2 国际股权融资与产业安全 251
6.4 小结 261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