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一般标准 3
第一节 零件的结构要素 3
一、球面半径 3
二、零件倒圆与倒角 3
三、滚花 4
四、润滑槽 5
五、砂轮越程槽 7
六、T形槽 8
七、中心孔 10
八、螺栓和螺钉用通孔 12
九、铆钉用通孔 12
十、沉头用沉孔 13
十一、圆柱头和六角头用沉孔 13
第二节 螺纹 14
一、实用资料提要 14
二、常用螺纹的规范 18
第三节 常用的图形符号 73
一、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73
二、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 81
三、液压气动图形符号 84
四、农业机械图形符号 95
五、焊缝符号及其表示法 105
第二章 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117
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 117
一、公差 117
二、配合 143
三、未标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145
四、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151
五、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注法 155
第二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 158
一、常用术语简介 158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带定义和示例说明 161
三、公差原则及其应用 177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 181
五、形状和位置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193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 196
一、基本概念 196
二、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系列 197
三、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应用 198
四、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法 204
第三章 紧固件和联接件 211
第一节 紧固件 211
一、螺栓 211
二、螺柱 217
三、螺钉 219
四、螺母 226
五、垫圈 231
第二节 联接件 233
一、键联接 233
二、销联接 239
第三节 挡圈 241
基本参考文献 243
第二篇 常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247
第一章 碳钢 247
第一节 碳钢的化学成分、分类及编号方法 247
一、碳钢的化学成分 247
二、碳钢的分类 247
三、碳钢的编号 248
第二节 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48
一、一般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48
二、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49
三、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50
第三节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52
第四节 我国常用金属材料的相对价格 253
第二章 合金钢 254
第一节 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 254
一、合金钢的分类 254
二、合金钢的编号方法 254
第二节 合金结构钢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54
一、 低合金结构钢 254
二、合金渗碳钢 255
三、合金调质钢 255
四、合金弹簧钢 255
五、滚珠轴承钢 255
六、易切削结构钢 261
第三节 合金工具钢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261
一、合金刃具钢 262
二、合金模具钢 264
三、合金量具钢 265
第四节 特殊用途钢的种类、牌号、成分、热处理、性能及用途 265
一、不锈钢 265
二、耐热钢 265
三、耐磨钢 265
第三章 钢材 269
第一节 钢板 269
一、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的牌号、成分和性能 269
二、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的牌号、成分和性能 269
三、不锈钢冷、热轧钢板的牌号、 成分、性能和热处理制度 269
四、耐热钢板的牌号、成分、性能和热处理制度 269
第二节 型钢 269
一、热轧扁钢 269
二、热轧圆钢、方钢和六角钢 269
三、热轧等边角钢 269
四、热轧槽钢 269
五、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交货状态的力学性能 269
六、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 269
第三节 钢管 290
一、低压流体输送焊接管 290
二、电焊钢管 290
三、结构用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293
第四节 钢丝 301
一、低碳钢钢丝 301
二、镀锌低碳钢钢丝 302
三、优质碳素结构钢钢丝 303
四、碳素弹簧钢钢丝 303
五、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钢丝 304
六、油淬火-回火硅锰弹簧钢钢丝 304
七、硅锰及铬钒弹簧钢钢丝 305
第四章 铸铁 306
第一节 概述 306
一、铸铁的化学成分 306
二、铸铁的内部组织结构 306
三、铸铁的性能和用途 306
四、铸铁的分类与代号 306
第二节 一般铸铁的种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307
一、灰口铸铁 307
二、球墨铸铁 307
三、可锻铸铁 307
四、蠕墨铸铁 308
第三节 特殊用途铸铁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308
一、耐蚀铸铁 308
二、耐热铸铁 308
三、耐磨铸铁 308
第五章 有色金属及粉末冶金材料 311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 311
一、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分类、性能及代号 311
二、铸造铝合金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311
三、常用变形铝合金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312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 316
一、黄铜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316
二、青铜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317
三、白铜的分类、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319
第三节 滑动轴承材料 319
一、用铸造方法成型的滑动轴承材料 319
二、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型的滑动轴承材料 320
第四节 粉末冶金材料 320
第六章 工程常用非金属材料 321
第一节 工程塑料 321
一、塑料的组成、分类及特性 321
二、常用塑料的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和用途 321
三、塑料制品成型简介 323
四、我国常用工程塑料的相对价格 323
第二节 陶瓷材料 324
一、陶瓷材料的特性 324
二、陶瓷材料的分类及用途 324
第三节 橡胶 324
一、橡胶的特性 324
二、橡胶的品种、特点及用途 324
第四节 粘接材料 325
第五节 复合材料 326
一、复合材料的特性 326
二、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与用途 326
第六节 非金属履层 326
基本参考文献 327
第三篇 机械设计 331
第一章 金属材料强度 331
第一节 金属材料强度试验 331
一、静拉伸试验 331
二、静压缩试验 331
三、冲击试验 331
四、硬度试验 331
五、疲劳试验 333
第二节 影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334
一、含碳量的影响 334
二、合金元素的影响 334
三、温度的影响 334
四、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334
第三节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334
一、应力集中的影响 334
二、绝对尺寸及剖面形状的影响 334
三、表面状态的影响 338
第二章 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 340
第一节 概述 340
第二节 零件结构工艺性 340
一、铸件结构工艺性 340
二、金属切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40
三、零部件装配和调整的结构工艺性 346
四、焊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48
五、锻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49
六、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50
第三章 联接与紧固 353
第一节 螺纹 353
一、螺纹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353
二、螺纹零件的结构要素 354
第二节 螺纹联接 363
一、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363
二、螺栓、螺母等的性能等级和推荐材料 363
三、螺栓螺纹的保证载荷 364
四、螺栓联接的拧紧和防松 365
第三节 键、销联接 368
一、键和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368
二、平键联接的强度校核 369
三、平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 370
四、销的选择和联接强度计算 371
第四节 花键联接 372
第五节 铆接、焊接和粘接 373
一、铆接 373
二、焊接 375
三、粘接 377
第六节 过盈联接 377
第四章 齿轮传动 379
第一节 概述 379
第二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 380
一、渐开线圆柱齿轮轮齿的原始齿廓及其基本参数 380
二、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 380
三、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381
四、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 382
五、外啮合变位齿轮 383
六、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385
七、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388
八、圆柱齿轮的结构 389
九、渐开线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及其技术参数的标注 392
第三节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413
一、概述 413
二、作用力的计算 413
三、强度计算 414
四、结构设计 414
五、圆锥齿轮零件工作图及其技术参数的标注 415
第四节 蜗杆传动 422
一、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422
二、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422
三、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计算 424
四、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426
五、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427
六、蜗杆和蜗轮的材料及其结构 428
七、蜗杆和蜗轮零件工作图及其技术参数的标注 429
第五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439
第一节 带传动 439
一、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439
二、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 440
三、V带轮的材料及结构 448
四、带传动的张紧 448
五、带轮装置安装的公差 453
六、同步带传动 453
第二节 链传动 457
一、概述 457
二、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458
三、滚子链链轮端面齿形 460
四、链传动的布置 462
第六章 轴 463
第一节 轴的功用和类型 463
第二节 轴所用材料 463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465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469
一、按扭转强度计算 469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469
第五节 轴的刚度计算 471
第六节 软轴 472
第七章 轴承 473
第一节 滚动轴承 473
一、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473
二、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 473
三、滚动轴承的代号 475
四、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477
五、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477
六、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482
七、滚动轴承的安装与拆卸 482
八、国产滚动轴承 484
第二节 滑动轴承 484
一、概述 484
二、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 484
三、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 485
四、轴瓦的结构 486
五、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486
六、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490
七、液体动压润滑轴承的计算 490
八、液体静压轴承简介 493
第八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515
第一节 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 515
第二节 联轴器 515
一、刚性联轴器 515
二、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516
三、联轴器的安装与调整 518
第三节 离合器 518
一、牙嵌式离合器 518
二、圆盘摩擦离合器 519
三、磁粉离合器 519
四、超越离合器 520
五、安全离合器 521
六、制动器 521
第九章 弹簧 522
第一节 弹簧的功用和类型 522
第二节 圆柱形拉伸、压缩螺旋弹簧的计算 522
第三节 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 529
一、弹簧的制造 529
二、弹簧的材料及其许用应力 529
第四节 压缩、拉伸弹簧作用力的调整结构 531
第五节 圆柱形螺旋扭转弹簧 532
第六节 碟形弹簧 533
第十章 液压传动 535
第一节 概述 535
第二节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538
第三节 液压油 539
一、液压油的主要性能和要求 539
二、温度和压力对液压油粘度的影响 540
三、液压油粘度的选择 541
四、液压系统压力的分级 541
第四节 油泵 541
一、油泵的有关参数 541
二、油泵的类型 542
第五节 液压缸 547
一、液压缸的分类 547
二、几种常用的液压缸的结构 549
三、液压缸一般性能计算 550
第六节 液压缸的缓冲和排气装置 553
一、固定节流缓冲装置 553
二、可变节流缓冲装置 554
第七节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结构、材料和技术要求 555
一、缸体端部连接形式 555
二、活塞与缸体间的密封结构 555
三、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 556
四、缸体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 557
五、活塞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 557
六、活塞杆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 558
七、导向套 558
第八节 液压控制阀 558
一、压力阀 558
二、流量阀 559
三、方向阀 561
第十一章 气压传动 564
第一节 气缸 564
一、气缸的分类 564
二、几种常用气缸 564
三、气缸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 568
第二节 气缸辅助元件 574
一、分水滤气器 574
二、油雾器 574
三、消声器 574
第三节 气动控制元件 575
一、压力控制阀 575
二、流量控制阀 577
三、方向控制阀 579
第十二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 583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组成 583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硬件系统 583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软件 585
第二节 机械CAD的基本内容 585
一、几何建模 585
二、计算分析 586
三、仿真 587
四、绘图 588
第十三章 电力传动 589
第一节 电动机的选择 589
一、电动机的选择原则 589
二、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89
三、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590
四、电动机外壳结构形式的选择 595
五、电动机电压和转速的选择 596
六、电动机容量计算 597
七、电动机过载能力和平均启动转矩 598
第二节 常用电器控制线路 600
第三节 电动机的启动及制动 602
一、电动机的启动 602
二、电动机的制动 606
第四节 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608
一、调速的主要指标 608
二、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调速 608
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611
基本参考文献 612
第四篇 机械制造技术与工艺 615
第一章 铸造 615
第一节 铸造生产概述 615
第二节 砂型铸造 615
一、造型 615
二、合金熔炼 618
三、砂型铸件质量控制 618
第三节 特种铸造 624
一、金属型铸造 624
二、压力铸造 625
三、低压铸造 626
四、离心铸造 626
五、熔模铸造 627
第四节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特点 628
一、灰口铸铁件生产 628
二、铸钢件生产 629
三、铜合金铸件生产 629
四、铝合金铸件生产 630
第五节 铸件结构设计 630
一、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630
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630
三、铸造方法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632
第二章 锻造 633
第一节 锻造生产概述 633
一、锻造生产过程实质与特点 633
二、锻造生产的类型及其应用 633
三、常用合金的锻压性 633
第二节 自由锻 635
一、自由锻工序的变形特点及其应用 635
二、自由锻件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636
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642
第三节 模锻与胎模锻 643
一、模锻生产的工艺特点 643
二、模锻类型 644
三、锤上模锻 644
四、胎模锻 648
五、其它模锻 648
第三章 冲压 653
第一节 分离工序 653
一、落料与冲孔 653
二、精冲 656
三、其它冲裁方法 657
第二节 弯曲 657
一、弯曲工艺要点 657
二、弯曲力的计算 659
三、弯曲毛坯长度的确定 660
第三节 拉深 660
一、直壁形零件的拉深 660
二、拉深力、拉深功和压力机吨位 663
三、拉深中的退火、酸洗和润滑 664
第四节 其它成形工序 665
一、翻边 665
二、胀形 667
三、缩口 668
第五节 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670
一、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670
二、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671
第四章 焊接 674
第一节 概述 674
第二节 常用焊接方法及其应用 676
一、手工电弧焊及焊接质量控制 678
二、其它焊接方法工艺要点 683
第三节 焊接结构设计 689
一、接头设计及坡口制备 689
二、焊缝 689
第四节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692
一、碳钢的焊接 692
二、普低钢的焊接 693
三、不锈钢的焊接 693
四、铸铁的焊补 694
五、铝、铜及合金的焊接 695
六、异种金属的焊接 697
第五章 工程材料表面技术 699
第一节 概述 699
第二节 表面覆层技术 700
一、涂装 701
二、堆焊 703
三、热喷涂(焊) 704
第三节 表面覆膜技术 705
一、电镀 705
二、化学镀 708
三、化学转化膜技术 709
四、气相沉积技术 711
五、金属着色 713
第四节 其它材料表面新技术 715
一、金属材料表面复合强化技术 715
二、高密度能量表面技术 716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718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718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718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718
三、工件的安装与获得尺寸的方法 719
第二节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技术经济要求 720
一、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720
二、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 720
三、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概念 727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728
五、经济分析的概念 729
第三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731
一、概述 731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734
三、工艺路线的拟定 735
四、加工余量和工序间尺寸的确定 741
第四节 工艺尺寸链 743
一、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743
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743
三、几种工艺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 744
第七章 机床夹具设计 746
第一节 机床夹具概述 746
一、机床夹具的定义及组成 746
二、机床夹具的功用及其分类 746
第二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748
一、工件的定位原理 748
二、常见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750
三、定位误差分析 756
第三节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760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 760
二、夹紧力的确定 760
三、基本夹紧机构及其设计要点 763
四、夹紧的动力装置 768
第四节 各类机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768
一、车床夹具 768
二、钻床和镗床夹具 770
三、铣床夹具 778
第五节 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781
一、夹具设计方法和步骤 781
二、夹具总图上技术要求的制定 782
三、夹具制造特点和结构工艺性 783
第八章 测量技术基础 785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 785
一、概述 785
二、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 785
三、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787
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测量 794
一、长度基准和尺寸传递 794
二、常用长度测量器具 795
三、角度和锥度测量 802
第三节 表面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804
一、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804
二、形位误差检测原则的应用举例 805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809
一、比较法 809
二、光切法 809
三、干涉法 809
四、针描法 810
第九章 刀具材料 812
第一节 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 812
第二节 碳素工具钢及合金工具钢 812
一、碳素工具钢 812
二、合金工具钢 813
第三节 高速钢 813
一、通用型高速钢 813
二、高性能高速钢 813
三、粉末冶金高速钢 813
第四节 硬质合金 816
一、硬质合金的特点 816
二、常用硬质合金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816
第五节 涂层刀具材料 820
第六节 其它刀具材料 821
一、陶瓷 821
二、金刚石 822
三、立方氮化硼 823
第十章 车刀、刨刀和插刀 824
第一节 车刀的种类和应用 824
第二节 车刀的几何参数 825
一、基本定义 825
二、车刀几何参数的选择 826
三、断屑槽的选用 826
第三节 车刀的结构型式和尺寸 830
一、高速钢车刀条 830
二、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 832
三、可转位硬质合金车刀 839
第四节 车削切削用量及车削参数的计算 858
一、切削深度的选择 858
二、进给量的选择 858
三、切削速度的计算 861
四、切削力、切削功率的计算 866
五、车削切削用量的选择举例 868
第五节 刨刀 870
一、刨刀的种类和应用 870
二、刨刀的几何参数 871
三、刨削切削用量及刨削参数的计算 871
第六节 插刀 877
一、插刀的种类和应用 877
二、插刀的几何参数 877
三、插削切削用量及插削参数的计算 877
第十一章 孔加工刀具 879
第一节 孔加工刀具的种类和应用 879
第二节 钻头 879
一、中心钻 879
二、麻花钻 880
三、高速钢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884
四、硬质合金钻头 889
五、深孔钻 892
第三节 扩孔钻及锪钻 895
一、扩孔钻 895
二、锪钻 897
第四节 铰刀 899
一、铰刀的种类和应用 899
二、铰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900
三、铰刀的型式和尺寸 900
第五节 钻、扩、铰孔切削用量及其参数的计算 906
一、孔加工的切削要素 906
二、进给量的选择 907
三、钻、扩、铰孔时切削速度的计算 909
四、钻孔及扩孔时轴向力、扭矩及切削功率的计算 911
五、钻、扩、铰孔切削用量的选择举例 913
第六节 镗刀 915
一、镗刀的种类和应用 915
二、镗孔切削用量 916
第七节 孔加工复合刀具 917
一、孔加工复合刀具的种类和应用 917
二、孔加工复合刀具的特点 919
第十二章 铣刀 920
第一节 铣刀的种类和应用 920
第二节 铣刀的几何角度 920
第三节 铣刀的型式和尺寸 923
第四节 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 927
一、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刀片的夹紧形式 927
二、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的刀片 927
三、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的型式和尺寸 930
四、可转位硬质合金铣刀的标记 932
第五节 铣削切削用量及铣削参数的计算 935
一、铣削的切削要素 935
二、切削层深度及铣刀直径的选择 936
三、铣削进给量的选择 936
四、铣削时切削速度的计算 939
五、铣削时铣削力、扭矩和铣削功率的计算 943
六、铣削切削用量的选择举例 943
第十三章 拉刀 946
第一节 拉刀的种类和应用 946
第二节 拉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947
一、拉刀的结构 947
二、拉刀的几何参数 947
第三节 拉削方式 948
一、分层(普通)拉削方式 948
二、分块(轮切)拉削方式 948
三、综合拉削方式 949
第四节 常用拉刀使用参考数据 949
第五节 拉削表面常见的缺陷和解决方法 956
第十四章 螺纹刀具 957
第一节 螺纹刀具的种类和应用 957
第二节 螺纹车刀 957
一、螺纹车刀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957
二、车螺纹时切削用量与切削参数的计算 958
第三节 丝锥 959
一、丝锥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959
二、丝锥的型式和尺寸 959
三、丝锥攻螺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962
第四节 圆板牙 966
一、圆板牙的结构和几何参数 966
二、圆板牙的型式和尺寸 966
三、圆板牙套螺纹时切削速度及切削参数的计算 968
第五节 螺纹铣刀 968
一、螺纹铣刀的结构和型式尺寸 968
二、螺纹铣刀铣螺纹时的切削用量 968
第六节 螺纹滚压工具 970
一、滚压工具的结构 970
二、滚压螺纹的坯件直径及公差的确定 971
三、滚压工具的型式和尺寸 972
四、滚压螺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975
第十五章 齿轮刀具 977
第一节 齿轮刀具的种类和应用 977
一、加工圆柱齿轮的齿轮刀具 977
二、加工蜗轮的刀具 977
三、加工锥齿轮的刀具 977
第二节 成形齿轮铣刀 978
一、成形齿轮铣刀的工作原理 978
二、齿轮铣刀的型式尺寸及刀号的选择 978
第三节 插齿刀 980
一、插齿刀的工作原理 980
二、插齿刀的结构和型式尺寸 980
第四节 齿轮滚刀 984
一、齿轮滚刀的工作原理 984
二、齿轮滚刀的结构 985
三、齿轮滚刀的型式和尺寸 985
第五节 剃齿刀 987
一、剃齿刀的工作原理 987
二、剃齿刀的结构和型式尺寸 987
第六节 花键滚刀 989
一、芬键滚刀的工作原理 989
二、花键滚刀的结构及型式尺寸 989
第七节 齿轮加工的切削用量及切削参数的计算 991
一、切削深度(走刀次数)的选择 991
二、进给量的选择 991
三、切削速度的计算 995
四、校验机床功率 995
第十六章 磨具 999
第一节 普通磨料磨具 999
一、普通磨具的标志 999
二、普通磨料的选择 999
三、普通磨料粒度的选择 1000
四、普通磨具硬度的选择 1001
五、普通磨具结合剂的选择 1001
六、普通磨具组织的选择 1002
七、普通磨具形状和尺寸的选择 1002
第二节 超硬磨料磨具 1007
一、超硬磨具的标志 1007
二、超硬磨料的选择 1008
三、超硬磨料粒度的选择 1008
四、超硬磨具结合剂的选择 1009
五、超硬磨具浓度的选择 1010
六、超硬磨具形状和尺寸的选择 1010
第三节 砂轮的保管、安装、平衡和修整 1012
一、砂轮的保管 1012
二、砂轮的安装 1012
三、砂轮的平衡 1013
四、砂轮的修整 1013
第四节 磨削用量的选择 1015
第十七章 数控机床用刀具 1017
第一节 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 1017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工具系统 1017
第三节 刀具尺寸耐用度及尺寸自动补偿 1021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换刀方式 1022
第五节 刀具状态的在线监测 1022
基本参考文献(第一章到第十七章) 1023
第十八章 中小型企业机电设备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1025
第一节 拖拉机、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技术问题 1025
一、手扶拖拉机 1025
二、轮式拖拉机 1025
三、中小功率柴油机 1025
四、中等功率柴油机 1026
五、柴油发电机组 1026
六、汽油机 1026
第二节 电工电器产品的技术问题 1026
一、设计技术 1026
二、制造技术 1027
三、检测技术 1027
四、材料工程技术 1027
五、安全及防止污染技术 1027
第三节 机床工具产品的技术问题 1027
一、设计技术 1027
二、制造技术 1027
第四节 通用机械的技术问题 1027
一、设计技术 1027
二、制造技术 1028
第五节 工程机械的技术问题 1028
一、设计技术 1028
二、制造技术 1028
三、试验检测技术 1028
四、其它技术 1028
第六节 基础件的技术问题 1029
一、设计技术 1029
二、制造技术 1029
三、检测技术 1029
四、其它技术 1029
主要参考文献 1029
第十九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1030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名词来源及其作用 1030
一、名词来源 1030
二、机电一体化对机械工业的作用 1030
第二节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1030
一、数控机床及机电一体化铸锻设备 1031
二、电子化量具量仪 1034
三、电子化仪器仪表 1034
四、电子化家用电器 1034
五、微电子控制的轻工机械 1035
六、微电子控制的纺织机械 1036
七、机电一体化的医疗器械 1037
八、汽车与内燃机的电子化 1038
九、机电一体化的办公机械 1038
十、采用微电子技术的印刷机械 1039
十一、电子式照相机 1039
十二、工业机器人 1039
十三、电子化低压电器 1040
十四、电气传动控制装置 1040
第三节 机械工业的常规工艺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 1040
一、机械工业的常规工艺技术中的新工艺、新技术 1040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 1048
三、机电一体化产品 1049
基本参考文献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