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 1978-1998》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军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6362495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

1.1 导言 1

1.中国农业部门的改革与制度变迁(Ⅰ):“私人产品”领域 1

1.2 改革前的农业部门:合作化的制度与组织 3

表1-1 中国农村人民公社及其规模(1958~1980) 5

表1-2 中国农业部门的农产品收购牌价 6

1.3 1978年以来的新农业政策 11

图1-1 中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及率(1979~1984) 12

表1-3 中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变(1980~1984) 14

图1-2 中国农产品征购价格指数的走势(1978~1984) 15

表1-4 中国农产品售价结构的变化(1978~1984) 16

图1-3 中国农户“向上抛”的收益曲线(1978~1984) 17

表1-5 中国农业的增长率 18

1.4 小结 19

2.中国农业部门的改革与制度变迁(Ⅱ):“公共产品”领域 20

2.1 导言 20

2.2 农业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影响 23

表2-1 中国农业基建投资额及水利投资额占全部基建投资额的比重 25

2.3 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初步分析 27

2.4 绍兴案例 32

图2-1 1988年~1995年绍兴县各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其在乡村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33

表2-2 1985年~1990年绍兴县各行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34

表2-3 1991年~1993年绍兴县各经营单位在乡村提留、公积金、公益金中承担份额比例的变动 35

表2-4 绍兴县农业发展基金的来源(1996) 37

表2-5 传统型农户和商品型农户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求差别 41

2.5 小结 42

3.中国的价格改革与资源配置:双轨制过渡 44

3.1 导言 44

3.2 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争论 46

3.3 价格改革和价格双轨制的早期思想 49

3.4 价格双轨制的演变 54

表3-2 改革前中央统配和部管物资品种量的演变 56

表3-1 改革前中国中央直属企业产值与单位数的份额 56

表3-3 改革前中国地方计划负责分配的产品份额 57

表3-4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在中国工业部门的合法过程(1979~1985) 59

表3-6 改革后中国国有企业原材料的市场采购比重的分布 60

表3-5 改革后中国国有企业产品自销率的分布 60

3.5 价格双轨制下的配置效率 61

图3-1 价格双轨制下的帕累托效率——生产组合的优化 62

3.6 价格双轨制的动态特征 66

表3-7 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自销率与产出增长率的关系 67

表3-8 四川机械行业的钢材消耗增长率与产值增长率(1984) 68

表3-9 改革后中国煤炭的计划外增长 69

3.7 小结 70

4.中国工业部门的改革(Ⅰ):一般描述 72

4.1 导言 72

4.2 国有企业的改革 73

表4-1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74

4.3 国有部门的增长 80

表4-2 按所有制分解的中国工业的增长(1980~1992) 81

图4-1 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率(1981~1992) 81

表4-3 中国工业产出的所有制份额的演变(1982~1992) 82

表4-4 中国工业产出增长的所有制来源(1978~1992) 82

4.4 效率改善 83

表4-5 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率的不同估算 84

4.5 利润率下降 86

表4-6 改革以来中国国有工业部门的赢利率下降趋势 87

4.6 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乡镇企业 89

图4-2 中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演变(1978~1991) 91

表4-7 按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分解的中国工业产出的变化 94

4.7 小结 96

5.1 导言 97

5.中国工业部门的改革(Ⅱ):增长模式 97

5.2 双轨制安排下的生产模式 98

图5-1 厂商均衡的标准模式 99

图5-2 价格双轨制下的厂商均衡 102

5.3 考虑中国的经验 104

图5-3 补贴下的计划外生产 107

图5-4 管制定价能力下的企业生产均衡 109

5.4 进入与竞争 110

图5-5 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竞争 112

5.5 价格的完全自由化 116

图5-6 价格完全自由化条件下的企业垄断行为 117

5.6 不同的路径 122

图5-7 国有企业对宏观稳定方案的理性反应 123

5.7 小结 126

6.中国工业部门的改革(Ⅲ):国有工业的亏损模式 127

6.1 导言 127

图6-1 中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额(1980~1996) 128

图6-2 中国国有企业的亏损模式(1980~1996) 129

6.2 国有工业的亏损模式:理论分析 132

表6-1 中国主要亏损工业部门的亏损额(1986~1995) 132

表6-2 中国主要亏损工业部门的国有企业亏损比重(1986~1991) 133

表6-3 中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亏损指数(1991) 134

表6-4 利润率在一些工业部门的下降(1980~1989) 136

6.3 进入、集中与中国工业的亏损模式 140

表6-5 中国14个工业部门的四家企业集中率(1984~1990) 142

表6-6 中国电子工业的销售集中率变化(1986~1996) 146

6.4 小结 149

7.中国金融部门的市场化进程(Ⅰ):正规部门 151

7.1 导言 151

7.2 正规金融机构和银行体系的建立与恢复(Ⅰ):银行机构 153

图7-1 改革后中国的银行体系 155

7.3 正规金融机构和银行体系的建立与恢复(Ⅱ):非银行金融机构 156

表7-1 中国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 158

7.4 中国金融部门的开放 159

表7-2 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业绩前10名排名表(1997) 161

7.5 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 164

表7-3 1981年~1991年中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金融证券 165

表7-4 中国股票市场历年上市公司数量和市价总值 169

图7-2 中国的证券化比率(1990~1997) 170

7.6 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的改革 171

表7-5 中国的综合名义利率(1979~1996) 173

表7-6 中国中央银行利率(1985~1988) 174

7.7 小结 178

8.中国金融部门的市场化进程(Ⅱ):非正规部门 179

8.1 导言 179

8.2 一个案例 182

8.3 为什么存在非正规部门 191

表8-1 温州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与国营集体企业的产值比重对照表 193

表8-2 农村非正规的金融部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案例 194

表8-3 农村金融市场学派与农场金融学派对非正规金融部门的观点差异 195

图8-1 温州民间利率与官方利率的变化(1979~1989) 196

图8-2 风险选择与预期收益函数 200

图8-3 风险选择与预期收益函数 201

8.4 小结 204

9.中国贸易部门的自由化进程与贸易增长:改革后的经历 206

9.1 导言 206

图9-1 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增长速度 208

9.2 中国贸易部门有多大 208

表9-1 中国贸易部门的发展(1978~1997) 209

表9-2 中国的贸易依存度 210

9.3 中国贸易体制的改革与自由化进程 212

9.4 贸易模式的变化 215

表9-3 人民币官方汇率的市场化进程 215

图9-2 改革以来中国出口品结构的变化(1980~1994) 216

图9-3 改革以来中国进口品结构的变化(1980~1994) 217

9.5 贸易条件的变化: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 221

表9-4 中国一些制造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与贸易模式指数(1994) 221

图9-4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1980~1994) 222

表9-5 中国的出口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品价格指数 223

表9-6 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 224

表9-7 中国在世界进口中的比重 224

9.6 外商直接投资、特区与贸易 225

表9-8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1979~1993) 226

表9-9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 226

表9-10 中国经济特区内外商投资的形式(1994) 227

表9-1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部门分布 228

图9-5 中国的外商企业出口比重(1985~1993) 229

表9-12 中国经济特区的出口 229

9.7 小结 230

表9-13 中国的加工贸易(1991) 230

10.总结与评论 231

10.1 简要的总结 231

10.2 改革的绩效及改革的方式 235

表10-1 中国经济的增长率 236

表10-3 转轨经济的GDP增长率 237

表10-2 重新估算的中国人均国民收入 237

10.3 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 241

参考文献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