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领导用权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权力 2
二、领导者的权力 2
(一)领导者权力的构成 2
(二)领导者权力的特征 3
三、领导者行使权力的原则 4
(一)依法性原则 4
(二)实效性原则 5
(三)正当性原则 6
(四)廉洁性原则 7
(五)可行性原则 7
(六)民主性原则 8
(七)灵活性原则 9
(八)适度性与适时性相结合的原则 9
(九)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的原则 10
(十)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10
(二)权威的含义 11
四、权力与权威 11
(一)领导权威的五种类型 11
五、权力与权术 12
(一)权术概念 12
(二)权术的特征 12
(三)权力与权术的关系 13
(四)正确处理权力与权术的关系 14
第二节 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上) 15
一、如何行使法定权 15
(一)法定权的含义 15
(二)法定权的特征 15
(三)法定权的行使方法 15
二、如何行使专长权 16
(一)专长权的一般内容 16
(二)专长权的特征 16
(三)专长权行使的方法 16
(三)强制权的行使方法 17
(二)强制权的特征 17
(一)强制权 17
三、如何行使强制权 17
第三节 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中) 18
一、如何行使经济权力 18
(一)经济权力 18
(二)行使经济权力的原则 18
(三)经济权力的行使方法 19
(二)行使政治权力的原则 20
(一)政治权力 20
二、如何行使政治权力 20
(三)行使政治权力的方法 21
三、如何行使社会权力 22
(一)社会权力 22
(二)领导者行使社会权力的原则 22
(三)领导者行使社会权力的方法 23
四、如何行使精神权力 23
(一)精神权力 23
(二)行使精神权力的原则 23
(三)行使精神权力的方法 24
五、如何行使舆论权 26
(一)舆论权 26
(二)舆论权的运用形式 26
(三)舆论权的运用原则 27
(四)舆论权的行使方法 28
第四节 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下) 29
一、如何行使组织权 29
(一)领导者组织权力的基本含义 29
(二)领导者行使组织权力的原则 29
(三)领导者组织权力的行使方法 30
二、如何行使个人权力 31
(一)领导者个人权力的含义 31
(二)领导者行使个人权力的原则 31
(三)领导者行使个人权力的方法 32
三、如何行使影响权 32
(一)影响权的含义 32
(二)影响权的行使方法 35
四、如何行使非正式权力 35
(一)非正式权力的含义 35
(三)非正式权力的特点 36
(二)非正式权力的作用 36
(四)领导者非正式权力的运用艺术 37
五、如何行使指挥权力 39
(一)指挥权力 39
(二)搞好指挥权力的原则 39
(三)指挥的方式 41
(四)行使指挥权的方法 41
六、如何行使奖惩权 42
(一)奖惩权的含义 42
(二)奖惩权的运用原则 42
(三)行使奖惩权的方法 43
七、如何行使监督权 44
(一)监督权的含义 44
(二)监督权的作用 45
(三)监督权的运用程序 45
(五)误区产生的原因 46
(四)监督权运用过程中的误区 46
(六)解决的办法 47
八、如何行使批评权 48
(一)批评权的运用原则 48
(二)行使批评权的方法 49
(三)批评权行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九、如何向其他兄弟单位的领导行使权力 54
(一)正确处理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 54
(二)谨防超越用权范围 55
第五节 领导者如何授权 57
一、授权的涵义 57
二、授权的原则 58
三、授权的三种不同方式 58
四、授权的技巧 59
五、授权的程序 60
六、合理授权的优越性 60
(四)虚假的授权 61
(三)不是按工作需要的授权 61
(五)不明确的授权 61
(六)部分的授权 61
(二)授权人对下级的犹豫不决态度 61
(一)自由放任式的授权 61
七、授权的误区 61
八、授权应注意事项 62
(一)授权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62
(二)授权后应当注意的事情 62
九、范例 62
一、借权的几种类型 63
第六节 领导者如何借权 63
一、借权的艺术 65
三、借权的误区 67
四、借权的范例 68
(一)取尚方之剑--借权威 68
(二)扬联合之功--借众力 68
(三)采他山之石--借外脑 69
(四)张八面之风--借名气 69
(三)致人于前、防患未然 70
(一)正人正己、身体力行 70
(二)宽严相济、恩威并重 70
一、领导者权力控制的含义 70
第七节 领导者如何控权 70
二、领导者控制下属权力的方法 70
(四)场力为主、权力为辅 71
三、领导者权力制约的方法 71
(一)权力制约方法 71
(二)权力制约之利弊 71
四、领导者权力的“被控”方法 72
(一)信息控制 72
(二)场力控制 72
一、权力冲突 73
(三)权力制约 73
第八节 领导者权力的冲突与协调 73
(一)依“法”用权原则 74
(二)靠近组织原则 74
(三)相互尊重原则 74
(四)倚同原则 74
(五)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统一的原则 74
二、领导者的权力协调 75
(一)协调权力错位的艺术 75
(二)协调利益失衡的艺术 75
(一)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76
二、正确平衡各方面关系 76
(六)张恺:急造火炉,经供军需 76
一、掌握有效的控制方法 76
第九节 领导者权力的转移 76
(二)处理好与同级之间的关系 77
(三)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77
三、因事择人,视能转授 77
四、案例:迟迟不肯移交权力的统治者 78
第十节 领导者权力的丧失及重新获得 79
一、丧失权力的表现 79
(一)个人权力丧失的表现 79
(二)丧失职务权力的表现 80
(三)权力主义和官僚主义 81
(四)不学无术 81
(一)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81
(二)急于求成 81
二、丧失权力的原因 81
(五)不负责 82
(七)搞宗派主义 82
(八)没有合作精神 82
(六)盲目蛮干 82
三、重新获取权力的途径 83
(一)重逆领导者个人形象 83
(二)负起责任,取得上级信任 83
(三)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自己 83
第十一节 领导者如何调节权力欲 84
一、权力欲望概说 84
二、领导者如何调节自身的权力欲望 85
(一)了解领导者的成才方式 85
(二)正确认识自己 85
(三)让实现值大于预期值 86
(四)换几个角度想问题 86
(二)采纳下属的构想 87
(一)重视信息沟通 87
三、领导者如何调节下属的权力欲 87
(三)防止权力泛化 88
(四)鼓励下属去取得成功 88
第十二节 领导者如何防止和反对权力崇拜 89
一、权力崇拜的含义 89
二、权力崇拜的表现形式 89
(一)职位崇拜 89
(二)君主崇拜 90
(三)巫术崇拜 90
三、权力崇拜的危害 90
(一)阻碍领导者秒科学地行使权力 90
(二)冲击社会主义权力观 90
(四)“英雄”崇拜 90
(三)影响被领导者正确地接受权力 91
四、领导者纠正权力崇拜的方法与艺术 91
(一)依法办事,敢于斗争 91
(二)识民情察民意,为民解忧 91
(三)发扬民主,欢迎监督 91
第十三节 领导者如何防止向下“越权” 92
一、领导者越权的弊端 92
三、防范领导者越权的方法 93
(一)避免越权的下意识行为 93
(二)清除越权的主观意识 93
(三)消除越权的客观因素 93
(四)注重组织、法律和社会的调节作用 93
二、诱发领导者越权的几个原因 93
(二)进行一级抓一级的教育 94
(三)明确职责范围 94
(一)为下属排忧解难 94
一、防止下属“越权”的方法 94
第十四节 领导者如何防止和纠正下属“越权” 94
二、纠正下属“越权”的方法 95
(一)维持现状,下不为例 95
(二)先表扬后批评 95
(三)因势利导,纠正错误 95
(一)行使用人权 96
二、正职领导者用权的方法 96
一、正职领导者的权威和权势 96
第十五节 正职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 96
(二)行使指挥权 97
(三)行使决策权 97
三、正职领导者使用副职的方法 97
(一)放心 97
(一)敢于大胆放权,搞好个人分工负责 98
四、正职在工作中要预防专断 98
(四)支持 98
(三)放权 98
(二)放手 98
(二)遵循实事求是,不搞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99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少数服从多数 99
(四)遇胜不骄,保持清醒的头脑 100
(五)为人公道正派,不搞个人帮派活动 100
(六)善于求同存异,不压制不同意见 101
第十六节 副职领导者如何行使权力 101
(三)要有全局观念,主动发挥智囊作用,不藏巧守拙 102
(二)充分尊重下级意见,不搞分庭抗礼 102
(一)正确行使权力,做好分管工作,不要撒手不管 102
一、副职要用好分管权 102
(四)敢于承担工作责任,不轻易上交矛盾 103
(五)忠于职守,按职责办事,不揽权越权 103
二、副职处理与正职关系中的用权方法 103
(一)尊重而不吹捧 103
(四)请示而不依赖 104
(三)主动而不越权 104
(二)服从而不盲从 104
三、副职处理与同级关系中的用权方法 105
(一)同舟共济,做好工作 105
(二)妥善解决矛盾 106
四、副职处理与下级关系中的用权方法 107
(一)承上启下,当好“中间环节” 107
(二)重视沟通信息 107
第十七节 领袖用权 109
一、领袖与权力 109
(一)领袖 109
(二)领袖权力的形成 109
二、领袖权力的作用 110
(一)舵手作用 110
(二)教育作用 111
(三)组织作用 111
三、领袖权力的运用原则 111
(一)全面均衡协调一致的原则 111
(二)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原则 112
(一)个人崇拜 112
(三)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的原则 112
四、领袖用权的误区 112
(四)自我约束与自觉接受监督的原则 112
(二)权力的滥用 113
(三)权力失衡失控 113
(四)大权旁落 113
(五)个人独裁 114
第十八节 用权者鉴 117
一、权钱交易 自我毁灭--深圳市房管局原局长陈炳根贪污、受贿案 程耀文 赖伯瑾 117
二、以权谋私 中饱私囊--原湖北省委办厅副主任金辉受贿案 119
三、玩忽职守 亵渎权力--陕西省咸阳市原副市长王开明受贿案 渭河潮 赵学英 122
四、权钱相换 幕后交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原副市长张振英受贿案 124
五、权色交易 狼狈为奸--吉林省辽源市一起特大权色交易案 128
六、人大高官 以权抗法--陕西省韩城市原人大副主任孙建生阻挠办案纪实 132
七、行贿黄金 权金交易--湖南省财政系统集团违法违纪案 135
权力变异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吕芃 142
专论 142
附录 142
论领导授权 宋瑞英 144
你是个懂得授权的人吗? 146
管好大局 146
领导者威信从何而来 庞涛 147
“威”从“信”来 夏城 147
领导权威的不竭源泉--非权力性影响力 邵民 148
领导者影响力的误区 叶裕森 150
论领导非权力影响力 杨祝斌 151
增强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李元法 152
新任领导干部缺乏威信怎么办 刘青宁 石文格 153
领导者临场形象及其影响力 高永华 155
个人影响力与有效领导 刘道桂 156
略论领导者职权与非职权影响力的差异 周亨华 157
赢得影响力的决窍 张日昌 159
如何增进领导力 邓东滨 161
杂谈 163
出以至诚,不怕没有权威 方念中 163
帝王的尊严和威望 霍存福 163
没有权位,也可以有权威 164
书生能否成帝王 冷成金 165
事必躬亲 累坏自己 李明俊 166
领导还是“懒”点好 草庐公 168
奔向权力 (英) 赫尔加·德拉蒙德 169
对权力的思考 刘流 171
权力与罪恶 黄珅 173
拿破仑的婚姻选择 刘庭华 阎霜月 174
陈云会客 175
(一)施谋主体 177
(三)施谋目的 177
(二)施谋对象 177
(四)施谋焦点 177
二、谋略的实质 177
一、谋略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第二章 领导用谋 177
(五)施谋实质 178
三、谋略所具有的特征 178
(一)战斗性 179
(二)秘密性 179
(三)诡谲性 180
(四)机变性 180
(五)统合性 180
四、谋略的构成 181
五、用谋原则 182
(一)整体谋划 182
(四)动态应变 183
(二)权衡利弊 183
(三)周密可行 183
(一)周密的设计 184
(五)创新奇胜 184
六、谋略实施应具备的条件 184
(二)正确的判断 185
第二节 谋略库 186
一、统御谋略 186
(一)取信树威之谋 186
1.“民无信不立” 187
2.治无法不威 192
(二)用人御人之谋 195
1.广揽人才 195
2.争取人心 197
3.杀伐立威 199
4.消嫌同心 200
5.招降纳叛 202
6.激将用谋 204
(三)辨奸识佞之谋 206
1.同欲合意 219
(四)组织协调之谋 219
2.巧妙布局 220
3.协调一致 221
4.先治国,后治人 223
(五)法家权谋析要 224
1.抱法、处势、守术 225
2.驭臣系统 227
二、引导谋略 234
(一)国将兴,听于民--开源疏导 234
(二)“理想是生命的动力”--目标向导 236
(三)先乎情,深于义--感化诱导 238
(四)赏以劝善,罚以惩奸--典型引导 239
(五)除垢祛病更健康--批评开导 241
三、预测谋略 243
(一)子贡:面相二公、知其存亡 244
(二)陶朱公:知子将死,不改初衷 244
(三)范睢:巧避穰侯,以免害己 245
(四)姚崇:以守为攻,扳倒知古 245
(六)虞卿:进谏赵王,战败求和 246
(五)王应:劝说父亲,投靠王彬 246
(七)柳浑:神料吐蕃,盟誓难结 247
(八)刘惔:观棋知温,攻蜀必克 247
(九)杨廷和:面授彭泽,勿早班师 247
(十一)?贾:看透子玉,骄横必亡 248
(十二)曹操:神算公孙,必斩二袁 田丰:进言袁绍,捣操老巢 248
(十)士鞅:笑谈栾氏,知其必亡 248
(十三)傅嘏:心如明镜,不交狂友 249
(十四)陆逊:开导诸葛,待人要诚 孙登:忠告嵇康,识寡必败 250
四、明辨谋略 250
(一)由一知二,纣王亡于象箸 250
(二)言而无信,殷长者智喻周武王 250
(三)由言谈知将来,何曾预知子孙祸福 250
(四)观形色知心事,卫姬说桓公伐卫 251
(五)察喜怒知行止,杵者臆断管仲谋莒 251
(六)由喜知忧,臧孙子断楚不援兵 251
(七)察人细微必危,隰斯弥处以慎之又慎 251
(八)抑强扶弱,隐士示政庞仲达 251
(十二)不听人言用人,也不会听人言杀人 252
(十三)察行知危,唐六如装疯免祸 252
(十一)听人加赏,也会听人加罪 252
(九)出言不逊必有不测,孙坚察言知董卓 252
(十)为恶不惩国必乱,齐神武卖财结友 252
(十五)观居知亡,张公料子孙必败 253
(十六)情理相符,边郎中洗屠夫之冤 253
(十七)以尸查人,欧阳晔解争舟之狱 253
(十四)据诗知帝欲,万二外游全财 253
(十八)验尸断事,周纡力镇廷橼 254
(十九)查审遗书,张咏断家资 254
(二十)乳儿辨母,王文傅断二妇争子 254
(二十一)抢儿定母,黄霸判二女争儿 254
(二十二)授剑杀子,安重荣测不孝案 255
(二十三)棒打羊皮,李惠定羊皮之主 255
五、应变谋略 255
(一)远虑应变 257
1.卧薪尝胆 257
2.韬光养晦 258
3.养精蓄锐 259
4.狡兔三窟 259
(二)近忧应变 261
1.通权达变 261
2.调虎离山 262
1.巧用机缘 263
(三)临机应变 263
2.反客为主 264
3.顺水推舟 265
4.顺手牵羊 267
5.顺其自然 267
6.相机行事 268
(四)处危应变 269
1.以屈求伸 269
2.以退为进 270
3.以守为攻 271
4.以攻为守 273
六、救急谋略 274
(一)孔子:献计衰公,罚不救火 274
(二)刘巴:铸直百钱,平抑物价 275
(三)黄炳:买百家饭,饱将士腹 275
(四)赵从善:白纸红漆,桌子三百 辛弃疾:广施钱财,租借民瓦 275
(五)周忱:紧筹牛胶,镀锡盔甲 275
(八)陶鲁:许以重金,求购百牛 276
(七)张彀:权借他毛,以充雁羽 276
七、进谏谋略 277
(一)虞卿:进谏赵王,勿献六城 277
(二)苏代:进谏韩相,征集兵粮 279
(三)庸芮:进谏太后,勿殉魏子 280
(四)狄仁杰:进谏则天,勿立倒子 280
(五)孔子:冷嘲热讽,进谏陈侯 某大夫:正话反说,劝谏秦王 280
(七)郑涉:巧为行恭,申辨冤枉 李忠臣:巧谏代宗,勿杀英后 281
(八)简雍:巧谏先主,让民酿酒 魏征:巧谏太宗,重父轻后 281
(六)晏子:巧谏景公,勿杀无辜 281
(九)吴瑾:进谏英宗,勿宠石亨 282
(十)成晟:巧劝染干,亲自割草 282
(十一)贾诩:巧谏武帝,勿废太子 282
(十二)解缙:题诗《虎图》巧谏皇上 282
八、说辨谋略 283
(一)攻心 283
(二)巧言 289
(三)示利 293
(四)释理 296
(五)因机 300
(一)思维方式 303
九、诡辩谋略 303
(二)内容实质 307
(三)语句言辞 310
(四)逻辑模式 315
(五)借用外力 320
第三节 谋略场 325
一、政治谋略 325
(一)创业起家谋略 326
(二)保位谋略 337
(三)强国谋略 348
(四)久治谋略 351
二、经济谋略 356
(一)生产谋略 357
(二)经营谋略 359
(三)销售谋略 365
三、军事谋略 368
(一)胜战谋略 369
(二)攻战谋略 374
(三)诡道谋略 380
四、外交谋略 385
(二)多途径的外交谋略 386
(一)谋略内核: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386
第四节 运谋纵览 394
上部 394
谋略家的先驱--姜尚 394
纵横神谋--鬼谷子 396
合纵大谋--苏秦 400
兵经武圣--孙武 402
谋战胜庞涓--孙膑 407
帅才起战国--吴起 410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张良 412
为谋为政--诸葛亮 414
枭雄起乱世--曹操 417
大略宏图--李世民 419
剑利断割--曾国藩 423
中部 426
拥兵观火--董卓 426
刻意谦恭--王莽 429
为虎作伥--秦桧 429
阴谋结阉党--魏忠贤 432
谀君擅权---和珅 435
挟子专权--慈禧 440
钻营窃国--袁世凯 446
投机革命--蒋介石 452
下部 471
美国最伟大的人物--华盛顿 471
治军有方的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472
阿拉伯世界的鬼杰--萨达姆 475
不列颠“和平时代最伟大的首相”--撒切尔夫人 480
“笑脸加铁牙”的风云人物--戈尔巴乔夫 486
巴勒斯坦人的大卫--阿拉法特 492
“希特勒的老师”--墨索里尼 497
骗术高超的盗世奸雄--希特勒 498
东方恶人--东条英机 498
附录 499
鉴戒 499
一、用谋诸戒 499
二、失策败谋 501
(一)短知少识 501
(二)欲速则不达 502
(三)急功近利 502
(五)用人不当 503
(六)己彼不知 504
(七)物极致反 504
(八)因循守旧 505
(九)自食恶果 505
(十)顾此失彼 506
(十一)坐失良机 507
(十二)自相疑忌 507
(十三)拘泥不化 508
(十四)主观武断 508
(十五)恣意妄为 509
(十六)见利忘害 509
(十七)莽撞行事 510
(十八)心防溃散 511
(十九)始料未及 511
文萃 512
儒道法三家也讲临机取决 512
(二十)无备有患 512
中国人与谋略 514
谋深计远 莫君伟 515
话说曹操与刘备用谋 甘建民 516
变通治国 赵蕤 518
剖疑析惑的智谋 518
对抗军师 黄新亚 521
谋士的机智 鱼台翁 523
名人俱乐部 523
康熙大帝与科学 阿超 523
林肯总统轶事 525
大人物的小故事 526
退而不休的李光耀 527
20世纪与凯恩斯 孟捷文 528
(四)引火烧身 530
第三章 历史的经验 531
第一节 集权与分权的对立 531
一、周室衰微 531
二、群雄逐鹿 532
三、群县制的尝试 533
一桩历史公案--薄一波谈华北座谈会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 534
四、项羽的悲剧 534
五、分封策略 535
六、刘邦的统御术 536
七、诸侯坐大 538
八、七国之乱 539
九、国立三家 540
十、短暂的统一 543
十一、扬坚的高招 543
十二、不幸继承者 546
十三、贞观之“治” 548
十四、宋太祖的政治喜剧 552
十五、削弱地方权力 552
十六、朱元璋的方略 554
十八、大清的隐患 557
十七、乾隆的政治信条 557
十九、东南互保 558
二十、晚清集权 559
二十一、孙中山的均权思想 560
二十二、新环境与新问题 563
二十三、地方主义之害 564
第二节 南方与北方 565
一、文明南移 566
二、南北对立 566
三、中国的南北战争 568
四、侨民与土著 570
五、士族“风流” 572
六、科举制与南人北聚 573
七、南北关系史上的亡国之君 576
八、宋室南逃 578
九、乾隆下江南 581
十、来自南方的革命 583
十一、岭南文化·江南文化·北方文化 584
十二、南征北战 585
十三、国共两党的第一代主要人物的区域分布 587
十四、启动改革 588
第三节 士人与官僚 590
一、西周的统治上层 590
二、汉代的中间层与文官系统 591
三、唐代的官僚体系 593
四、宋代的养士 594
五、秦代之过 595
六、东汉之憾 596
七、明清的痼症 597
一、穿越迷雾 599
第四节 机智与阴谋 599
二、善玩“柔道”的中国人 603
第五节 历史的比较 607
一、曹操的用人与法家治理 607
二、诸葛亮与法家及蜀汉的权力分配 608
三、东吴的内部结构 610
四、秦始皇与唐太宗 611
五、曾国藩与诸葛亮 612
六、李广与程不识 613
七、刘秀与王导 613
八、魏、蜀、吴三国的比较 614
附录 615
历史文献 615
大诰 姬旦 615
谏逐客书 李斯 617
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赢政 619
高帝求贤诏 刘邦 621
求贤令 曹操 622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624
进资治通鉴表 司马光 626
开科举诏 朱元璋 628
举博学鸿儒诏 玄烨 630
第一节 现代中国领袖 633
第四章 现代领导要览 633
第二节 国外领导 755
第三节 商届精英 794
总附录 84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4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84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849
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87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878
重要文件选摘 8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887
中共中央?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894
资料 902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及领导人 902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名录 949
各主要群众团体中央机构及其领导人 954
中共中央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简介 956
法律知识 959
一、概述 959
二、重要法律介绍 960
三、领导干部违法的认定 971
四、领导干部违法的处罚 1025
市场经济知识 1050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 1050
二、市场的结构与分类 1051
三、现代企业制度 1053
四、宏观调控 1054
五、社会保障制度 1057
一、国际政治 1062
国际政治经济知识 1062
二、国际经济 1068
三、联合国及其分支机构 1074
联合国分枝机构举要 1077
四、英法美政治制度 1102
英国政治制度 1102
法国政治制度 1115
美国政治制度 1123
当代新科学知识 1135
一、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1135
二、高新技术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