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28
亚里士多德《诗学》 32
贺拉斯《诗艺》 41
郎吉努斯《论崇高》 45
普罗提诺《九章集》 51
但丁《论俗语》 55
布瓦洛《诗的艺术》(1669——1674年) 61
维柯《新科学》(1730年) 66
夏夫兹博里《论人、习俗、意见与时代等的特征》(1711年) 73
哈奇生《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1725年) 80
休谟《论趣味的标准》(1755年) 87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 95
狄德罗《论美》(1750年) 100
鲍姆嘉通《美学》(1750年) 105
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1764年) 111
康德《判断力批判》(1790年) 119
博克《论崇高与美》(1757年) 132
莱辛《拉奥孔》(1766年) 140
赫尔德《批评之林》(1769年) 147
歌德《歌德谈话录》(1823——1832年) 150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1794年) 156
黑格尔《美学》(1835——1838年) 170
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1798——1800年) 188
谢林《艺术哲学》(1802年) 195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年) 203
费希纳《美学入门》(1876年) 2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217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1868年) 228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853年) 234
丹纳《艺术哲学》(1865——1869年) 240
狄尔泰《体验与诗》(1906年) 249
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187——1871年) 252
弗洛伊德《释梦》(1900年) 261
普列汉诺夫《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年) 269
柏格森《笑》(1906年) 275
杜威《艺术即经验》(1934年) 280
弗莱《视像与构图》(1920年) 287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1894年) 292
桑塔耶纳《美感》(1896年) 298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1915年) 304
克罗齐《美学原理》(1902年) 310
卡西尔《人论》(1944年) 316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1927年) 327
贝尔《艺术》(1914年) 332
沃林格《抽象与移情》(1908年) 338
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1900年) 343
卢卡契《审美特性》(1963年) 349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1971年) 360
科林伍德《艺术哲学》(1925年) 370
维特根斯坦《美学讲演录》(1938年) 377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63年) 384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1924年) 390
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1925,1982年) 398
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2年) 405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1963年) 416
朗格《情感与形式》(1953年) 424
雅各布逊《隐喻和换喻的两极》(1942年) 433
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1956年) 437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1978年) 44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60年) 452
萨特《什么是文学?》(1947年) 460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1953年) 473
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年) 488
弗莱《批评的剖析》(1957年) 495
戈德曼《隐蔽的上帝》(1956年) 503
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1957年) 512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1965年) 516
德·曼《解构之图》(1998年) 524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年) 535
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1977年) 544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1987年) 552
伊瑟尔《阅读行为》(1976年) 560
米勒《小说与重复》(1982年) 568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1981年) 579
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1980年) 588
阿多诺《美学理论》(1970年) 594
布尔迪厄《区分》(1979年) 612
布鲁姆《影响的焦虑》(1973年) 621
德里达《文学行动》(1998年) 628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1981年) 645
萨义德《东方学》(1978年) 652
凡蒂莫《现代性的终结》(1985年) 660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1954年) 670
迪基《艺术界》(1984年) 683
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1994年) 689
布洛克《美学新解》(1979年) 696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1991年) 718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1991年)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