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大全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老克利夫兰P.希克曼等著;林琇瑛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030003993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篇 动物导论 2

第一章 生命 2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 2

一、生命是什么? 2

二、物质的本质和起源 3

三、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吗? 4

四、原生质——生命物质 5

五、复杂的程度 5

六、生态系统的概念 6

七、能量与生命 7

八、生物进化的概念 7

第二节 一些重要的生物学原理和概念 8

一、物理学和化学原理的应用 9

二、进化的概念 10

三、生源说 11

五、基因学说 12

四、细胞学说 12

六、生长、生命周期和分化 15

七、细胞或生物对环境的反应和与环境的关系 16

八、生物科学的统一性 17

第二章 物质和生命 18

第一节 物质的基本结构 18

一、原子和分子的本质 18

二、酸、碱和盐 24

三、混合物及其性质 26

一、适于生命生存的地球 27

第二节 生命的化学 27

二、水和生命 28

三、生命的化学元素 30

四、生活物质的化学复杂性 31

五、有机分子 32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 45

第一节 历史回顾 46

第二节 原始的地球 48

一、太阳系的形成 48

二、地球大气的起源 49

第三节 化学演化 50

一、能源 50

二、小有机分子的前生命合成 51

三、多聚物的形成 53

第四节 生物系统的起源 54

一、代谢的起源 55

二、光合作用和氧化代谢的出现 56

一、原核生物和蓝绿藻时代 57

第五节 前寒武纪生命 57

二、真核生物的出现 58

第四章 细胞——生命的单位 59

第一节 细胞概念 59

一、如何研究细胞 60

第二节 细胞的构造 62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62

二、真核细胞的成分及其机能 63

三、细胞表面及其特化结构 67

第三节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68

一、细胞周期 69

二、染色体的结构 70

三、细胞分裂的分期 71

四、细胞的流通 74

第五章 细胞生理学 75

第一节 细胞功能的分化 75

第二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76

一、膜结构的现在概念 76

二、膜的通透性 77

第三节 酶在生命中的中心作用 80

第四节 细胞的代谢 83

一、细胞能量转移 84

二、呼吸:有氧情况下产生ATP 86

三、糖酵解:无氧情况下产生ATP 93

四、脂类的代谢 94

五、蛋白质的代谢 96

第六章 动物的结构模式 98

二、个体的概念 99

第一节 动物复杂性的演化 99

一、大小和复杂性 99

三、机体的级 100

第二节 动物胚胎学概述 101

一、发育的一般模式 101

第三节 身体的结构 108

一、组织 108

二、器官和系统 113

第四节 动物的体态 113

一、动物的对称 114

二、体腔 115

三、分节 116

四、头部形成 117

第五节 同源与同功 117

第六节 生物的大小 118

第七章 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 119

第一节 动物的分类 119

一、林奈和分类的发展 120

二、种 121

三、等级形成的根据 122

四、分类学的近代趋势 123

第二节 动物的系统发育 124

一、一些有用的定义 124

二、后生动物的起源 125

三、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126

四、生命的各界 127

五、动物界的各大类群 128

第八章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门 132

第二篇 动物生命的多样性 132

第一节 原生动物 133

一、大小 133

二、物种的数目 134

三、生态关系 134

四、简要分类 135

五、浮游生物的原生动物群 136

六、共生关系 137

七、水的污染 138

八、运动 139

九、生殖和生活史 142

第二节 代表种类 144

一、肉鞭毛亚门(Sarcomastigophora) 144

二、顶复体亚门(Apicomplexa) 154

三、纤毛虫亚门(Ciliophora) 157

一、系统发育 165

二、适应辐射 165

第三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165

第九章 最低等的后生动物 167

第一节 中生动物门(Mesozoa) 168

一、二胚虫纲(Dicyemida) 168

二、直游虫纲(Orthonectida) 169

三、中生动物的系统发育 170

第二节 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 170

一、生态关系 171

二、形态和机能 172

四、玻璃海绵纲(Hyalospongiae)(六放海绵纲)——玻璃海绵 179

三、钙质海绵纲(Calcispongiae)(Calcarea) 179

五、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 180

六、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181

第十章 辐射动物 183

第一节 刺胞动物门(Cnidaria) 184

一、生态关系 185

二、经济意义 185

三、刺胞动物的二态性 187

四、刺丝囊——有刺的细胞器 187

五、神经网 188

六、水螅纲(Hydrozoa) 190

七、钵水母纲(Scyphozoa) 201

八、珊瑚虫纲(Anthozoa) 204

第二节 栉水母动物门(Ctenophora) 210

一、一般关系 210

二、生态关系 211

三、有触手纲(Tentaculata) 212

二、适应辐射 215

第三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215

一、系统发育 215

第十一章 无体腔动物 217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218

一、一般关系 218

二、生态关系 219

三、涡虫纲(Turbellaria) 220

四、单殖纲(Monogenea) 225

五、吸虫纲(Trematoda) 226

六、绦虫纲(Cestoda) 231

第二节 吻腔动物门(Rhynchocoela)(纽形动物门) 237

一、一般的关系 237

二、生态关系 238

三、有针纲(Enopla) 239

第三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241

一、系统发育 241

二、适应辐射 241

第十二章 假体腔动物 243

第一节 假体腔动物 244

第二节 轮虫动物门(Rotifera) 245

一、生态关系 245

二、形态学和生理学 246

第三节 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 249

一、生态关系 249

二、构造 249

第四节 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 249

二、构造 250

一、生态关系 250

第五节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251

一、生态关系 252

二、尾感器纲和无尾感器纲 253

三、其他的寄生线虫 256

第六节 线形动物门(Nemotomorpha) 259

一、生态关系 259

二、形态学 259

二、系统发育的关系 260

一、生态关系 260

第七节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 260

三、代表种类——猪蛭形巨吻棘虫——猪的肠棘头虫 261

第八节 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 263

一、系统发育的关系 263

二、生态关系 263

第十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264

一、系统发育 264

第九节 颚口动物门(Gnathostomulida) 264

三、形态学和生理学 264

二、适应辐射 265

第十三章 软体动物 266

第一节 软体动物 267

一、生态关系 267

二、经济意义 268

三、软体动物的演化 268

四、体腔的意义 268

五、软体动物的体态 270

六、单板纲(Monoplacophora) 273

七、多板纲(Polyplacophora)——石鳖 274

八、无板纲(Aplacophora) 275

九、掘足纲(Scaphopoda) 275

十、腹足纲(Gastropoda) 276

十一、双壳纲(Bivalvia)(斧足纲) 284

十二、头足纲(Cephalopoda) 291

第二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296

一、系统发育 296

二、适应辐射 297

第十四章 分节的蠕虫 299

第一节 环节 动物门(Annelida) 300

第二节 生态关系 301

第三节 体态 303

第四节 寡毛纲(Oligochaeta) 303

蚯蚓 305

第五节 蛭纲(Hirudinea)——水蛭 312

第六节 多毛纲(Polychaeta) 315

第七节 分节 的意义 321

第八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322

第十五章 节肢动物 324

第一节 节 肢动物门(Arthropoda) 325

一、生态关系 326

二、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比较 328

三、为什么节肢动物如此成功? 328

四、经济意义 329

第二节 三叶虫亚门(Trilobita) 330

第三节 有螯肢亚门(Chelicerata) 331

一、肢口纲(Merostomata) 331

二、坚殖腺纲(Pycnogonida)——海蜘蛛 332

三、蛛形纲(Arachnida) 333

四、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343

第十六章 水生具颚类 344

第一节 甲壳纲(Crustacea) 345

一、甲壳类的一般性质 345

三、代表种类——虾 346

二、甲壳类的相互关系和起源 346

四、甲壳类概述 358

第十七章 陆生具颚类——多足类和昆虫 364

第一节 唇足纲(Chilopoda) 365

第二节 倍足纲(Diplopoda) 365

第三节 烛?纲(Pauropoda) 366

第五节 昆虫纲(Insecta) 367

一、分布 367

第四节 综合纲(Symphyla) 367

二、适应性 368

三、外部特征 368

四、昆虫的运动 371

五、内部构造和功能 373

六、变态与生长 381

七、滞育 384

八、保护与色彩 385

九、迁移 386

十、先天的和学习的行为 387

十一、通讯 388

十二、社群行为 390

十三、昆虫与人类利益 394

第六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398

第七节 昆虫纲目的概述 398

第十八章 原口动物中较少的类群 404

第一节 原口动物中较少的类群 405

第二节 星虫动物门(Sipuncula) 405

第三节 螠虫动物门(Echiura) 406

第四节 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 408

第五节 曳鳃动物门(Priapulida) 410

第六节 五口动物门(Pentastomida) 412

第七节 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 413

第八节 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 415

第十九章 总担动物 418

第一节 总担动物 419

第二节 箒虫动物门(Phoronida) 419

第三节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420

第四节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423

第五节 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425

第二十章 棘皮动物 426

第一节 棘皮动物 427

一、生态关系 429

二、对人类的重要性 430

三、海星纲(Stelleroidea) 430

四、海胆、海钱和心形海胆——海胆纲(Echinoidea) 438

五、海参——海参纲(Holothuroidea) 441

六、海百合和海羊齿——海百合纲(Crinoidea) 443

七、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444

第二十一章 后口动物中较少的类群 446

第一节 毛颚动物门(Chaetognatha) 447

第二节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柱头虫 448

一、半索动物 449

二、肠鳃纲(Enteropneusta) 449

三、羽鳃纲(Pterobranchia) 451

四、系统发育和适应辐射 453

第二十二章 脊索动物 454

第一节 脊索动物 455

一、脊索动物的四大标志 456

二、脊索动物比其他动物门所表现的进步是什么? 457

第二节 祖先和进化 460

一、脊椎动物祖先谱系的候选者 463

二、无颌的甲胄鱼——最早的脊椎动物 465

三、早期的有颌脊椎动物 466

四、近代鱼类和四足类的进化 467

第三节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468

一、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被囊动物 468

二、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data)——文昌鱼 471

三、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473

第四节 七鳃鳗(Ammocoete)幼体作为脊索动物原始型 474

第二十三章 鱼类 477

第一节 鱼类的祖先及其主要类群的亲缘关系 478

第二节 无颌鱼类——无颌总纲(Agnatha) 481

一、七鳃鳗——七鳃鳗纲(Petromyzontes) 482

第三节 软骨鱼——软骨鱼纲(Chodrichthyes) 484

二、盲鳗——盲鳗纲(Myxini) 484

一、鲨、?和魟——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485

二、构造与自然史 486

三、银鲛类——全头亚纲(Holocephali) 489

第四节 硬骨鱼——硬骨鱼纲(Osteichthyes)(真口纲) 489

一、起源、演化和多样性 491

二、总鳍鱼——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 491

四、辐鳍鱼——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493

三、肺鱼——肺鱼亚纲(Dipneusti) 493

第五节 鱼类在构造上和功能上的适应 496

一、在水中运动 496

二、中和浮力和鳔 497

三、呼吸 499

四、渗透调节 501

五、摄食行为 502

六、颜色与隐匿 503

七、电鱼 504

八、洄游 505

九、生殖与生长 507

第二十四章 两栖动物 510

第一节 移动到陆地上水、陆生境的物理对比 511

第二节 两栖类的演化 512

一、最早的两栖类 513

二、两栖类对脊椎动物演化的贡献 514

第三节 构造与自然史 516

一、蚓螈——蚓螈目(Gymnophiona)(无足类) 516

二、鲵和蝾螈——有尾目(Urodela或Caudata) 516

三、蛙和蟾蜍——无尾目(Salientia)(跳形目) 519

第二十五章 爬行动物 531

第一节 爬行动物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532

一、爬行类怎样显示比两栖类更进步 535

二、爬行类身体构造的特点 536

第二节 爬行纲目的特征和自然史 537

一、龟类——龟鳖目(Chelonia) 537

二、蜥蜴类和蛇类——有鳞目(Squamata) 539

三、鳄目(Crocodilia)——鳄和钝吻鳄 544

四、喙头目(Rhynchocephalia)——楔齿蜥 545

第二十六章 鸟类 546

第一节 起源和亲缘关系 547

第二节 鸟类适应于飞翔的构造和机能 550

一、羽毛 550

二、运动和一体化 552

三、食物、摄食和消化 556

四、体温调节 558

五、循环、呼吸和排泄 558

六、飞翔 561

第三节 迁徙和航行 564

第四节 繁殖和行为 566

第五节 鸟类种群 571

第二十七章 哺乳动物 576

第一节 起源和亲缘关系 577

第二节 哺乳类在构造上及功能上的适应 579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579

二、食物和取食形式 586

三、体温的调节 591

四、迁徙 594

五、冬眠 596

六、飞翔及回声定位 597

七、生殖 598

八、占区和活动范围 600

九、哺乳类的种群 601

第三节 人类和哺乳类 602

参考文献 608

目录 632

第三篇 生命活动 632

第二十八章 支持、保护和运动 632

第一节 各类群动物的皮肤 632

一、无脊椎动物的皮肤 633

二、脊椎动物的皮肤 634

第二节 骨骼系统 636

二、软骨 637

三、硬骨 637

一、外骨骼和内骨骼 637

四、脊椎动物骨骼的模式 638

第三节 动物运动 642

一、变形运动 642

二、纤毛运动 642

三、肌肉运动 643

第二十九章 体内液体循环、免疫性和气体交换 651

一、体液的组成 652

第一节 体液内环境 652

第二节 循环 656

一、循环系统的模式 656

二、止血——阻止失血 663

第三节 免疫系统 664

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665

二、特异性免疫机制 665

三、移植和血液抗原 668

第四节 气体交换 670

一、水中和空中的呼吸问题 670

二、哺乳类的呼吸 673

三、血液内气体的运输 676

第三十章 体内液体 679

体内平衡和排泄 679

第一节 渗透和离子的调节 680

一、水生动物的盐分和水分如何平衡的问题 680

二、陆生动物如何维持盐和水的平衡 683

三、无脊椎动物的排泄构造 684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肾脏 686

一、脊椎动物肾的功能 687

第三十一章 消化和营养 694

第一节 摄食机制 695

第二节 消化 699

一、胞内消化与胞外消化 700

二、脊椎动物的消化 701

第三节 营养需要 707

第三十二章 神经调节 711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711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712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712

一、神经元——神经系统的机能单位 713

二、突触——神经与神经之间的连接点 716

三、反射弧的成分 717

第三节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组成 718

一、中枢神经系统 719

二、周围神经系统 724

一、感受器的分类 727

二、化学感受作用 727

第四节 感觉器官 727

三、机械感受作用 729

四、视觉 733

第三十三章 化学调节 737

内分泌系统 737

第一节 激素的综合作用 737

一、如何控制激素分泌的速度 738

二、激素作用的机制 739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的激素 741

一、脑垂体和丘脑下部的激素 744

第三节 脊椎动物的内分泌器官 744

二、代谢的激素 749

三、消化的激素 755

第三十四章 动物行为 757

第一节 行为学和本能的研究 758

第二节 定型行为 758

一、本能和学习 761

第三节 社群行为 765

一、群居的优点 766

二、攻击和优势 767

三、地区性 770

四、通讯 772

第四篇 动物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778

第三十五章 生殖过程 778

第一节 生殖过程的本质 779

一、无性生殖 779

二、有性生殖 779

第二节 生殖系统的解剖 781

一、人类的生殖系统 782

二、性器官的同源 784

第三节 生殖细胞的形成 785

一、生殖细胞的来源和迁移 785

二、成熟分裂(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成熟分裂 786

三、配子发生 789

四、配子及其特化 790

第四节 生殖激素 792

第五节 生殖型式的多样性 794

第三十六章 发育的原理 796

第一节 早期理论:先成说与后生说 797

第二节 直接和间接发育 797

第三节 受精 798

一、卵母细胞的成熟 798

二、受精和激活作用 799

第四节 卵裂和早期发育 800

一、定型和不定型卵裂 800

二、皮质的重要性 801

三、延迟核作用的试验 802

第五节 分化的问题 803

一、基因的表达 803

二、胚胎的诱导体和形成体 804

第六节 羊膜动物和有羊膜的卵 805

第七节 人的发育 807

一、人胚的早期发育 807

二、胎盘 808

三、系统和器官的发育 809

四、胎儿的循环 813

五、出生(分娩) 814

第八节 长寿、衰老和死亡 815

第三十七章 遗传的原理 818

第一节 遗传的意义 818

第二节 孟德尔与遗传定律 819

一、孟德尔的研究 819

二、孟德尔的第一定律 819

三、孟德尔的第二定律 823

四、复等位基因 826

五、基因相互作用 826

六、环境的作用:外显率和表现度 829

七、致死基因 830

第三节 染色体遗传学说 830

一、细胞遗传学 830

二、性别的决定 835

三、伴性遗传 838

四、常染色体连锁和交换 840

五、染色体畸变 842

第四节 基因学说 844

一、基因概念 844

二、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45

三、蛋白质合成 845

第五节 遗传信息的贮存和传递 846

一、核酸——遗传的分子基础 846

二、DNA复制 847

三、信使RNA的转录和作用 849

四、转译——信息转移的最后阶段 850

五、基因功能的调节 852

第六节 表现型变异的来源 853

第三十八章 有机界的进化 855

第一节 有机体进化观念的发展 856

第二节 达尔文在航海中的伟大发现 857

第三节 进化的证据 862

一、重建古生态 862

二、自然系统的分类法 867

三、比较解剖学:同源的相似性 868

四、比较胚胎学 869

五、比较生物化学 869

第四节 自然选择 869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869

二、达尔文理论的评价 871

三、种内的遗传变异 871

四、遗传平衡 873

五、演化过程:遗传平衡是怎样被打乱的 875

一、种的概念 878

第五节 新种的演化 878

二、物种形成 879

第三十九章 人类的进化 883

第一节 人类的最近亲——灵长类 884

第二节 类人猿与人类的祖先 890

一、最初的人科动物 891

二、南方古猿(非洲南猿)——近似人类 893

第三节 人属真人的出现 894

一、能人——原始人或高级类人猿? 895

二、直立人——更新世的人类 895

三、智人——现代人 897

第四节 人类的独特地位 900

第五篇 动物和它的环境 904

第四十章 生物圈和动物的分布 904

第一节 生物圈 904

一、地球的环境适度 904

二、生物圈的分层 906

一、分布生态学 910

第二节 动物的分布(动物地理学) 910

二、分散的途径 911

三、主要的动物区系 913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多样化 914

一、陆地的生物群落 914

二、淡水的生物群落 918

三、海洋的生物群落 922

第四十一章 动物生态学 926

一、太阳辐射和光合作用 929

第一节 生态系统 929

二、生产和食物链 930

三、生态学锥体 932

四、营养物质的循环 933

第二节 群落 936

一、生态优势度 937

二、生态小生境 938

三、生态演替 938

一、种群内部的自然平衡 939

第三节 种群 939

二、怎样控制种群的增长 942

第四十二章 人类环境中的动物 944

第一节 环境和人类的演化 949

一、作为猎人的人类 949

二、农业的冲击 951

第二节 野生动物与人类 952

一、野生动物与人类发展的抗衡 952

二、灭绝 953

三、目前灭绝的原因 954

第三节 环境的变动 961

参考文献 965

词汇 978

附录 动物学的发展 1001

动物学基本概念和关键性发现的起源 1001

对动物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书刊 1049

内容索引 1056

拉丁名索引 1096

人名索引 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