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针灸疗法简介 1
一、什么是针灸疗法? 2
二、针灸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2
三、针灸疗法的治病原理和治疗作用 4
四、毫针的结构与规格 5
五、毫针的练习与消毒 6
六、针刺进针法与针刺角度和深度 7
七、针刺的行针与得气 9
八、针刺注意事项与异常情况的处理 10
九、施行灸疗的材料 12
十、灸疗的种类及方法 12
十一、灸疗的注意事项 16
十二、三棱针与梅花针 16
十三、耳针 17
第二部分 病证治疗 21
一、感冒 22
二、咳嗽 24
三、哮喘 26
四、中暑 28
五、呕吐 30
六、呃逆 32
七、泄泻 34
八、痢疾 36
九、便秘 38
十、眩晕 40
十一、失眠健忘 42
十二、惊悸怔忡 44
十三、汗证 46
十四、衄血 48
十五、黄疸 50
十六、水肿 52
十七、淋证 54
十八、癃闭 56
十九、消渴 58
二十、遗精 60
二十一、阳痿 62
二十二、疝气 64
二十三、中风 66
二十四、面瘫 68
二十五、头痛 70
二十六、胸痹 72
二十七、胁痛 74
二十八、胃痛 76
二十九、腹痛 78
三十、腰痛 80
三十一、痹证 82
三十二、痿证 84
三十三、疟疾 86
三十四、坐骨神经痛 88
三十五、三叉神经痛 90
三十六、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 92
三十七、月经不调 94
三十八、痛经 96
三十九、经闭 98
四十、崩漏 100
四十一、白带过多 102
四十二、妊娠恶阻 104
四十三、胎位不正 106
四十四、滞产 108
四十五、胞衣不下 110
四十六、乳痈 112
四十七、乳缺 114
四十八、产后恶露不下 116
四十九、产后腹痛 118
五十、产后血晕 120
五十一、产后发热 122
五十二、小儿惊风 124
五十三、小儿泄泻 126
五十四、小儿疳积 128
五十五、小儿顿咳 130
五十六、小儿发热 132
五十七、小儿疝气 134
五十八、小儿夜啼 136
五十九、小儿尿床 138
六十、小儿痄腮 140
六十一、小儿鹅口疮、口疮 142
六十二、小儿虫证 144
六十三、丹毒 146
六十四、疔疮 148
六十五、风疹 150
六十六、湿疹 152
六十七、牛皮癣 154
六十八、带状疱疹 156
六十九、肠痈 158
七十、痔疮 160
七十一、扭伤 162
七十二、落枕 164
七十三、耳鸣耳聋 166
七十四、聤耳 168
七十五、目赤肿痛 170
七十六、夜盲 172
七十七、针眼 174
七十八、眼睑下垂 176
七十九、近视 178
八十、斜视 180
八十一、鼻渊 182
八十二、咽喉肿痛 184
八十三、牙痛 186
八十四、冻伤 188
八十五、毒蛇咬伤 190
八十六、面部色斑 192
八十七、扁平疣 196
八十八、痤疮(粉刺) 198
八十九、酒糟鼻 200
九十、脱发 202
九十一、狐臭 204
九十二、肥胖 206
九十三、消瘦 208
附录:一、人体十四经脉循行分布意示图 210
二、人体全身常用腧穴示意图 213
三、常用腧穴的位置和主治病证表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