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围产医学概况 1
第二章 排卵及生殖细胞的发育 6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6
一、解剖结构 7
二、下丘脑-垂体-卵巢相互关系 7
三、有关激素(Gn-RH,FSH,LH) 7
第二节 排卵 8
一、囊状卵泡 8
二、排卵的机理 11
第三节 生殖细胞的生长与成熟 12
一、原始生殖细胞的来源 12
二、配子的发生和形成 12
一、精子和卵子的运送 17
第三章 受精、着床及胚胎的形成 17
第一节 受精 17
二、受精的经过 20
三、子宫内膜对受精卵的影响 21
第二节 受精卵着床 21
一、受精卵着床前的发育 21
二、胚囊着床的经过 22
第三节 胚胎的形成 23
一、三个胚层的形成 23
二、三个胚层的分化 25
三、胚胎外形的变化 25
四、胚胎性别的分化 25
一、各孕周正常胎儿发育的特征 27
第一节 正常胎儿的发育 27
第四章 胎儿的生长发育 27
二、决定胎儿正常生长速度的因素 29
第二节 胎儿各系统的发育特点 31
一、血循环系统 31
七、治疗糖尿病药 32
二、呼吸系统 33
三、消化系统 36
四、泌尿系统 38
五、生殖系统 38
六、胎儿血液 39
七、内分泌腺 40
八、脑的代谢及神经系统 42
第五章 胎盘与脐带 44
第一节 胎盘的形成 44
三、发育完善的胎盘 45
第二节 胎盘的结构 45
二、电镜所见的绒毛膜细胞 45
一、光镜所见的绒毛膜细胞 45
四、胎盘的血循环 46
第三节 胎盘的生理 47
第四节 胎盘的功能 47
一、气体交换 48
二、输送营养物质 48
三、排泄功能 48
四、防御作用 48
五、分泌激素功能 48
四、植入胎盘 53
三、膜状胎盘 53
二、轮廓胎盘 53
一、副胎盘 53
第五节 胎盘异常 53
五、胎盘梗塞 54
六、胎盘钙化 54
七、胎盘囊肿及肿瘤 54
第六节 脐带的构成与异常 54
第六章 羊水 57
第一节 羊水的生理和病理 57
一、羊水的来源 57
二、羊水的代谢 57
三、羊水量 58
四、羊水的组成 59
五、羊水的功能 63
第二节 羊膜穿刺 63
一、羊膜穿刺的指征 64
二、羊膜穿刺的技术操作 64
三、羊膜穿刺的临床应用 66
第七章 胎儿与母体的免疫关系 68
第一节 母婴免疫过程的特点 68
一、母体方面 68
二、胎儿的免疫状况 68
三、新生儿期 69
四、胎盘的作用 70
第二节 与围产期免疫有关的母体疾病 71
一、妊毒症 71
二、非适时的宫缩 71
三、不孕症 71
四、流产 71
一、母体自身免疫病对胎儿的影响 72
五、胎盘早期剥离 72
第三节 新生儿免疫性疾病 72
三、免疫缺陷 74
二、妊娠中同种异体免疫及其后果 74
第八章 遗传性先天性疾病的几个问题 76
第一节 引言 76
第二节 染色体异常疾病 77
一、染色体畸变 77
二、染色体异常疾病 78
第三节 畸胎形成 82
一、病毒感染 82
二、放射线 83
三、药物和化学物质 83
一、染色体异常疾病的产前诊断 84
第四节 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 84
四、母体健康状况 84
二、性连锁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85
三、先天性代谢病的产前诊断 85
四、先天畸形的产前诊断 85
五、其他遗传疾病的产前诊断 86
第五节 遗传咨询 87
一、染色体异常疾病遗传咨询 87
二、单基因遗传病遗传咨询 87
三、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咨询 89
第六节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90
一、避免近亲结婚 90
四、检出携带者 91
五、避免畸胎形成 91
二、预防患病个体的出生 91
三、预防症状的发生 9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变化 92
一、血管痉挛 92
第一节 临床分类 92
第九章 妊毒症、慢性高血压及肾脏病 92
二、器官功能的改变 93
第三节 妊毒症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 95
第四节 临床现象的分析 96
一、妊毒症的好发及诱发因素 96
二、临床诊断 96
第五节 防治妊毒症的综合方案 97
一、治疗方案 97
四、鉴别诊断 97
三、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97
二、预防 100
第六节 妊娠合并高血压 101
第七节 妊娠合并肾病 102
一、诊断 102
二、肾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102
三、妊娠期泌尿道感染 102
第十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05
第一节 妊娠合并贫血 105
一、缺铁性贫血 105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09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110
四、血红蛋白疾病 110
第二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 111
一、妊娠、分娩、产褥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111
二、妊娠与心脏病的相互关系 112
三、诊断和治疗问题 113
第三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 115
一、正常妊娠期糖代谢的调节 115
二、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糖代谢变化 116
三、妊娠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 116
四、诊断 117
五、临床处理 118
第四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120
一、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120
二、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120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20
四、妊娠及分娩的处理 121
第一节 产前出血 122
一、前置胎盘 122
第十一章 产科并发症对胎儿的影响 122
二、正常位置胎盘早期剥离 123
一、早产 124
二、过期妊娠 125
第三节 临产及分娩期并发症对胎儿的影响 126
一、胎儿窘迫 126
二、胎膜早破 130
三、脐带脱垂 131
四、产程异常对胎儿的影响 132
二、过去妊娠史和分娩史 134
一、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因素 134
三、内、外、妇各科合并疾病 134
第十二章 围产期的监护 134
第一节 高危妊娠的识别——评分法 134
四、本次妊娠期异常情况 136
第二节 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 137
一、胎儿成熟度的确定 137
二、胎盘功能的测定 141
四、胎儿宫内情况的检查 145
三、胎儿-胎盘单位功能的测定 148
第三节 重点监护的临床应用 151
一、早期妊娠阶段 151
二、中期妊娠的重点监护 152
三、晚期妊娠的重点监护 153
四、分娩期的重点监护 155
一、病史 159
第十三章 新生儿医护 159
第一节 新生儿病史和体检 159
二、新生儿体检 160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的征候 163
一、呼吸困难 163
二、青紫 165
三、苍白 165
四、嗜睡 166
五、黄疸 166
六、胎粪和大便排泄异常 166
七、呕吐 166
八、体温异常 167
十四、白内障 168
十三、生殖器异常 168
十二、腹水 168
十一、头围异常 168
十、瘀点、瘀斑 168
九、肝脾大 168
十五、青光眼 169
第三节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169
一、正常婴儿室的设置 169
二、医疗和护理注意点 169
三、喂养 169
四、育儿指导 170
第四节 新生儿补液 170
一、液体和电解质 170
二、低体重儿的静脉输液疗法 171
三、特殊临床情况 172
四、静脉输液的技术 172
五、静脉营养 173
六、外周静脉营养 174
第十四章 围产儿生长发育障碍 175
第一节 前言 175
第二节 小样儿 176
一、小样儿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发生率的有关因素 176
二、小样儿的细胞病理学及其分类 178
三、小样儿的病理生理变化 178
四、小样儿与早产儿的鉴别和小样分类 179
五、小样儿的产前诊断 180
六、小样儿的处理 181
七、小样儿的长期随访 182
八、小样儿的预后 182
第三节 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183
一、发生率及病死率 183
二、病因 183
三、病理生理 184
四、早产儿外观特点 185
五、处理 186
六、预防 189
第四节 过期产儿 189
一、简史及临床意义 189
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190
三、分期 190
四、预防 190
第五节 低体重儿的喂养 190
一、喂养开始时间 190
二、喂养方法 191
三、营养的需要 192
四、人奶的优点 193
五、静脉营养 194
第十五章 围产期胎婴儿缺氧(窒息) 195
第一节 前言 195
第二节 围产期缺氧的原因 195
第三节 围产期缺氧的病理生理 196
一、呼吸反应 196
二、心血管动力学改变 196
三、代谢变化 196
第四节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97
一、婴儿的成熟程度 197
二、心糖元贮备量 197
三、药物的作用 198
第五节 新生几缺氧的临床估计 198
第六节 缺氧(窒息)的处理 199
一、宫内缺氧的治疗 199
二、复苏法 200
一、临床方面 203
第七节 围产期婴儿的脑缺氧 203
二、处理原则 206
第十六章 围产期胎婴儿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 207
第一节 围产儿的体温调节 207
一、胎儿的温度调节 207
二、新生儿的代谢率和体温调节 207
三、新生儿体温调节的临床注意事项 210
四、新生儿寒冷损伤 211
第二节 围产期胎婴儿的能量代谢 212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 212
二、脂肪代谢 219
三、蛋白质代谢 220
二、白细胞的形成 222
第二节 新生儿血液学 222
三、血小板的形成 222
第一节 胎儿血液学 222
一、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222
第十七章 围产期胎婴儿血液学与血液异常 222
一、红细胞生成和血红蛋白浓度 223
二、白细胞 223
三、血小板 224
四、骨髓 224
第三节 胎儿和新生儿的血容量 224
一、胎儿和胎盘的血容量 224
二、出生时胎盘输血 225
第四节 新生儿血液异常 227
一、胎内失血 227
三、新生儿凝血障碍 228
二、新生儿溶血病(见第十八章新生儿黄疸) 228
四、新生儿弥敌性血管内凝血(DIC) 231
第五节 新生儿多血症及高血容量症 232
第十八章 新生儿黄疽 234
第一节 胆红素代谢 234
一、肝细胞对血液中胆红素的摄取 234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 234
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 234
第二节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35
一、生理性黄疸 236
二、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236
三、非免疫性溶血病 241
四、溶血病时的细胞学 242
五、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242
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243
六、新生儿时期非溶血性黄疸 243
八、有关新生儿黄疸的几种特殊检查和处理方法 244
第十九章 新生儿心血管疾病 247
第一节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247
第二节 新生儿心电图及心律失常 248
第三节 新生儿较常见的各种先天性心脏病 248
一、左向右分流(非青紫型) 248
二、无分流 249
三、右向左分流(青紫型) 250
一、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254
二、心糖元累积病 254
一、内科治疗 255
第五节 新生儿心脏疾病的治疗 255
四、感染性心肌炎 255
三、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255
二、外科治疗 256
第二十章 神经与肌肉系统疾病 258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畸形 258
一、前脑的发育与畸形 258
二、冲脑的发育与畸形 258
三、后脑的发育与畸形 259
四、神经管的发育与畸形 259
五、其他畸形 260
第二节 颅内出血 261
一、硬脑膜下血肿 261
二、后颅凹的血肿 262
三、未成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出血 262
四、其他型的颅内出血 263
第三节 新生儿抽搐 263
一、识别新生儿抽搐的原因 263
二、检查新生儿的要点山 263
第四节 新生儿心肌病 264
三、几种常见的抽搐 264
四、预后 266
第四节 新生儿肌张力低下 266
一、脑部疾病 266
二、脊髓病变 267
三、神经肌肉接头处疾病 267
四、肌肉疾病 267
五、遗传及代谢性疾病 267
二、肠道正常菌群与感染的关系 269
一、新生儿的免疫及防御机理 269
第一节 概论 269
第二十一章 胎儿及新生儿感染 269
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一些特点 270
第二节 单纯疱疹 270
第三节 水痘 271
第四节 先天性弓形体病 271
第六节 B类柯萨基病毒感染 273
第七节 卡氏肺囊虫病 273
第八节 先天性风疹 273
第九节 先天性梅毒 274
第十节 先天性疟疾 276
第十一节 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 276
第十二节 肺炎 277
第十三节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278
第十四节 尿路感染 279
一、新生儿皮肤细菌学 281
二、新生儿传染性脓疱疮 281
第十五节 皮肤感染 281
四、新生儿皮肤卫生 282
一、新生儿脐炎 283
第十七节 其他 283
三、新生儿结膜炎 283
五、念珠菌病 284
四、阴道滴虫病 284
第二十二章 新生儿外科(一) 287
第一节 总论 287
一、手术前准备 287
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287
三、手术后处理 288
第二节 呼吸道和胸部外科疾病 288
一、鼻后孔闭锁 288
二、外在病变引起的气管梗阻 289
三、肺部疾病 290
四、纵隔积气和气胸 292
五、食管闭锁 293
六、膈疝 296
八、纵隔肿瘤 298
七、膈膨升 298
第三节 肿块 300
一、表面肿块 300
二、腹部肿块 300
三、骶尾部肿块 301
五、胃肠道肿块 302
四、泌尿系统肿块 302
六、肝胆道肿块 303
七、女性生殖道肿块 303
第四节 泌尿生殖道的外科疾病 303
一、后尿道瓣膜 303
二、输尿管肾盂交界部梗阻 303
四、先天性腹壁肌层缺损 304
五、膀胱外翻 304
三、肾脏的囊性疾病 304
六、卵巢囊肿 305
七、子宫阴道积液 305
第二十三章 新生儿外科(二) 306
第一节 腹部外科 306
一、肠梗阻 306
二、内脏穿孔 309
三、先天性巨结肠 310
四、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11
五、肛门直肠畸形 312
六、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 314
七、脐膨出 315
第二节 神经外科问题 317
一、损伤 317
八、腹裂畸形 317
二、先天性畸形 318
第三节 矫形外科 321
一、骨折 321
二、先天性髋脱位 322
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323
第二十四章 围产期药物学 324
第一节 妊娠期通过胎盘输送的药物 324
一、甾体激素 324
三、抗癌药物 325
四、抗痉挛与镇定药 325
五、抗凝剂 325
二、抗甲状腺药物 325
六、维生素K_3 325
八、解毒镇痛药 326
九、利尿剂 326
十、成瘾麻醉药 326
一、吸入麻醉剂 326
第二节 分娩期用药 326
二、巴比妥类药物 326
三、局部麻醉用药 327
四、安神镇静剂 327
五、降压药 327
六、强力止痛药 327
七、宫缩剂 328
八、其他 328
第三节 新生儿期临床药物学 329
一、吸收 329
二、分布 329
三、代谢 330
四、排泄 330
第四节 抗菌药物 331
一、青霉素 331
二、半合成青霉素 331
三、先锋霉素族 331
四、氨基甙类 331
五、多粘菌素 332
六、四环素 332
七、异菸肼 332
第五节 其他常用药物 332
一、心脏甙类药物 332
二、抗惊厥和镇静药 333
三、利尿剂 333
结论 333
第五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372
三、新生儿皮下坏疽 382
第十六节 新生儿破伤风 382
二、新生儿乳腺炎 383
第二节 早产与过期妊娠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