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840:山雨欲来 1
第一节 天朝帝国的世界历史观念 3
第二节 传统社会的大众文化图景 13
一、从阿Q、韦小宝说起 15
二、1840年前的传统戏曲 22
三、1840年前的传统曲艺 27
第二章 1840-1861:风雨交加 34
第一节 失败的战争与不败的心理 35
一、失败后的不败心理 35
二、精英人物的忧患意识 38
三、大众审美情趣的传统惯性 41
一、融合中西文化的农民起义 45
第二节 天国的覆灭与传统的延续 45
二、太平天国的移风易俗 48
三、依然沉重的农业文明传统 52
第三节 租界的兴起与现代性的渗入 55
一、租界的出现与上海的崛起 55
二、现代性的渗入与传统的嬗变 59
三、城市的发展与文明的冲突 64
四、社会的变动与时尚的主题 70
第三章 1861-1894:骤雨初歇 73
第一节 不朽的中国中心观 76
一、同文馆与夷夏之辨 76
二、筑铁路与中西之争 79
三、曾国藩与民教冲突 82
四、郭嵩焘与华洋之别 85
第二节 诱人的华夏传统美 89
一、现代都市的戏台 89
二、传统内容的娱乐 93
三、公案小说的流传 96
四、改朔易服的艰难 99
第三节 羞涩的城市现代性 103
一、西式戏业的兴旺 103
二、城市娱乐的兴起 106
三、时尚消费的风行 109
四、现代摄影的魅力 112
第四章 1894-1911:天崩地裂 116
一、甲午战败与天朝意识的崩溃 118
第一节 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 118
二、维新运动与知识分子的崛起 121
三、庚子事件与民族心态的裂变 125
四、清王朝的“立宪”改革 129
第二节 气象万千的新时尚 131
一、放足运动的进程 131
二、剪辫风潮的始末 135
三、电影事业的发展 139
四、西方舞蹈的传入 143
五、戏剧改革的热潮 147
六、现代音乐的初兴 151
七、近代漫画的指向 156
一、世纪初的民意测验 163
第三节 世纪之交的启蒙思想 163
二、宗教与新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管窥 166
第五章 1911-1927:月淡星稀 174
第一节 现代性:社会审美风尚的新内核 179
一、新剧的成长 180
二、旧剧的新貌 183
三、电影的探索 187
四、小说的衍变 190
五、服饰的主题 194
六、民间的发现 197
七、人体的伸展 203
八、禁忌的突破 210
一、兴衰小传 217
第二节 士大夫:行将消逝的唱挽者 217
二、人物风流 221
三、四时之乐 231
四、文人逸趣 241
第六章 民国余絮 248
第一节 戏院沧桑 249
一、古老的戏院——广和楼 249
二、广德·三庆·同乐·庆乐·中和 250
三、华乐戏院 251
四、开明戏院 251
五、东“吉祥”和西“长安”两大戏院 252
第二节 昆剧绝唱 252
一、亟待改革的昆剧 253
二、昆剧传习所 254
三、“新乐府”和“仙霓社” 257
第三节 舞场风云 259
第四节 影院变迁 265
第五节 武侠狂飙 268
一、初澜 269
二、巨浪 273
三、高潮 279
第六节 庙会兴衰 284
一、隆福寺庙会 285
二、庙会上的练幡人 291
三、花市京花甲天下 293
四、玻璃厂文化街和厂甸庙会 297
五、天桥与庙会 302
六、雍和宫“打鬼” 305
七、遍布京城的“鬼市” 309
八、西顶庙庙会 311
九、京西幡会 313
十、老北京民间花会 315
第七章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现代性与近代精英审美思想变迁的内在线索 322
第一节 严复:力的发现 323
第二节 梁启超:文艺与新民 327
第三节 王国维:悲剧与创造 333
第四节 鲁迅:绝望与战斗 342
第五节 蔡元培:美育的发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