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渊源考辨 1
第一节 实物信息传输及其思维定势 2
第二节 史前线纹透视 14
一、线纹正名 15
二、先民的热衷与陶塑的机遇 17
三、繁荣的时空世界 19
四、线纹分类及其遗传因子 25
五、抽象的阐释 30
第三节 “书画同源”说 56
一、图画记事的历史必然 57
二、并非“克隆” 64
三、“同源”的解析 68
第四节 八卦符号形态与汉字体态 81
一、八卦源流管窥 82
二、易象的辐射力 84
第二章 传统思维观念模式的投影 99
第一节 类族的思维聚焦 100
一、类与中国文化 100
二、形义对应与类的衔接优势 103
三、思维的类比与求美的泛化 107
第二节 文字的神化 122
一、族徽与图腾 123
二、特异功能 124
三、尊者标签 127
第三节 美化文字 139
一、文字美饰功能源流 139
二、“文章”别解 142
第三章 汉语的范式 148
第一节 块体的和谐 149
第二节 形繁与音简 154
第三节 显义体态与汉语交际的诸多制约 157
第四章 物质依凭 164
第一节 “书契”辨析 165
第二节 “毛锥”的身世考察 171
第三节 甲骨的苛求 179
第四节 泥范之则 186
第五节 “石”的永久规范 190
第一节 方形的诠释 194
第五章 元素解析及特征审视 194
一、方的渊源探寻 195
二、方形的内涵辨析 198
三、方形的效应 203
第二节 笔画溯源 209
一、线条程式的形成 209
二、笔画定型推因 212
三、捺与字间标识 214
一、区分度、识别率与个体繁化 220
第三节 羡余性与高熵值 220
二、个体繁化与系统繁化 222
第四节 异体析因 228
一、表意机制的多元整合 228
二、历时演化的种种契机 234
第五节 特定文字序列与特定书写条件 239
第六章 历时演变透视 249
第一节 商周文字体态释 250
一、特殊的文字作用 250
二、不凡的营构主体 255
三、甲骨文体态解析 260
四、金文体态解析 265
第二节 春秋战国文字体态变异考 278
一、地域性歧异 279
二、书写性趋向 282
三、装饰性书体 301
第三节 小篆的历史定位 315
一、“书同文”的审视 316
二、规范化的代价 319
三、标准的局限与书体演变活力 323
第四节 隶楷说要 332
一、隶“扁”探源 333
二、楷式不变析 335
第五节 正、草互动与日用书写的主导 340
第七章 电脑时代汉字体态前瞻 347
第一节 电脑与汉字体态艺术 348
第二节 电脑与汉字简化 356
第三节 电脑与“书同文” 361
附:主要参考书目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