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概论 1
§1-1历史的回顾 1
§1-2路面类型与结构分层 5
§1-3路面结构功能与使用品质 8
§1-4路面设计方法简述 10
§1-5机场道面简介 13
第二章 车辆与交通 14
§2-1车辆对路面的作用及动力效应 14
§2-2当量单轮荷载 20
§2-3当量轴载系数(EALF) 22
§2-4美国道路试验 35
§2-5交通统计与分析 38
第三章 气候与环境 44
§3-1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 44
§3-2我国公路自然区划 45
§3-3公路路面的温度状况 48
§3-4公路路面温度场分析 52
§3-5公路路面的湿度状况 68
§3-6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分区 69
第四章 路基材料特性 70
§4-1土的工程分类 70
§4-2土基的变形特性 73
§4-3土基的强度指标 76
§4-4土基的干湿类型 81
§4-5土基压实 83
§4-6土基的稳定与处理 87
第五章 路面结构排水 90
§5-1一般原理 90
§5-2路表排水 94
§5-3排水结构层 95
§5-4路面结构排水系统 98
第六章 沥青路面应力分析 107
§6-1古典应力分析 107
§6-2沥青路面层状体系理论分析 108
§6-3沥青路面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127
§6-4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粘弹性分析 142
第七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 149
§7-1早期荷载应力分析 149
§7-2威斯特卡德荷载应力分析 150
§7-3弹性地基板的荷载应力 156
§7-4混凝土路面板荷载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162
§7-5有接缝混凝土路面板的有限元分析 176
§7-6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分析 199
第八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特性 212
§8-1概述 212
§8-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特征 221
§8-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疲劳特性 229
§8-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干缩特性 232
§8-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温度收缩特性 234
§8-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收缩机理分析 235
第九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特性 238
§9-1概述 238
§9-2沥青材料性能及试验 242
§9-3沥青混合料性能及试验 246
§9-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53
§9-5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新技术 255
第十章 水泥混凝土材料特性 264
§10-1概述 264
§10-2水泥材料性能及试验 265
§10-3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性能及试验 270
§10-4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83
§10-5特种水泥混凝土简介 285
第十一章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287
§11-1沥青路面损坏的极限状态及设计原则 287
§11-2AASHTO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290
§11-3CBR设计法 302
§11-4壳牌(SHELL)设计法 310
§11-5美国地沥青学会(TAI)设计法 320
§11-6我国沥青路面设计 323
第十二章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329
§12-1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极限状态及设计原则 329
§12-2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及接缝设计 330
§12-3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计算 335
§12-4AASHTO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347
§12-5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设计方法 352
§12-6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356
§12-7特种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366
第十三章 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 369
§13-1CBR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 369
§13-2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设计方法 372
§13-3美国地沥青学会(AI)设计方法 376
第十四章 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 381
§14-1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设计方法 381
§14-2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设计方法 383
§14-3美国工程师兵团设计方法 385
§14-4我国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 388
第十五章 路面设计可靠度 392
§15-1可靠度设计理论简介 393
§15-2路面结构参数的变异性分析 395
§15-3路面结构可靠度分析 403
第十六章 路面使用品质及路况评定 409
§16-1路面功能及路况评价 409
§16-2路面结构承载力评定 409
§16-3路面结构损坏状况评定 412
§16-4路面行驶质量评定 416
§16-5路面抗滑安全性能评定 418
§16-6机场道面强度的通报方法 420
参考文献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