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问题的缘起 1
二 研究的现状 4
三 概念与方法 16
第一章 1949—1956年的政党—政府—社会:改造与整合 25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地位的建立 27
二 政府:过渡期的体系初构 45
三 社会:过渡期的结构新造 50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确立 56
五 党政社关系的第一次结构变迁: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程中同构化的发生 62
六 小结:改造与整合中的“跨越”之辨 78
第二章 1956—1966年的政党—政府—社会:调适与冲突 86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维度的全能化 88
二 中国政府:伸缩中的运行 101
三 中国社会:曲折中的发展 106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反复 111
五 中国党政社关系的第二次结构变迁:“苏联模式”中人民公社的结构异化 115
六 小结:调适与冲突中的正误之辨 128
第三章 1966—1978年的政党—政府—社会:试验与失衡 133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权威的“两极聚散” 135
二 政府:退化中的勉力维持 143
三 社会:混沌中的危态失衡 147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缺失 152
五 党政社关系的第三次结构变迁:“苏联模式”中革命委员会的结构畸化 154
六 小结:试验与失衡中的治乱之辨 161
第四章 1978年以来的政党—政府—社会:改革与创新 166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方式的渐变 167
二 政府:重建与体制转轨 178
三 社会:复苏与结构转型 181
四 民主党派:共存与监督角色的恢复 187
五 党政社关系的第四次结构变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分野化 190
六 小结:改革与创新中的名实之辨 201
第五章 面向新阶段的政党—政府—社会:反思与前瞻 205
一 当代中国党政社关系的历史线索:模式衍化和结构变迁 206
二 新阶段党政社关系的现实境遇:执政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1
三 中国党政社关系的历史顺序与思路悖论 218
四 超越悖论的一种路径: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协商性政治 222
五 中国共产党的应对与党政社结构的取向 234
主要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56
补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