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手册 第1册 野外工作》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水利电力部水利司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5
  • ISBN:15143·3147
  • 页数:48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绪 论 1

目 录 1

第一部分勘测设站和普通测量 3

第一章站址查勘 3

1-1勘测设站的目的和意义 3

1-2测站控制 3

1-3测验河段的选择 5

1-4站址查勘中的勘测调查工作 6

1-5回水情况的调查方法 7

1-6基面概述 9

第二章测验设施的建立 9

一、基面的确定和水准点的设置 9

1-7水准点的设置 13

二、断面的布设 17

1-8基本水尺断面的布设 17

1-9测流断面的布设 18

1-10确定断面方向的流速流向测量 20

1-11闸下(辅助)水尺断面的布设 25

1-12比降断面的布设 25

1-13基线的布置 26

三、基线、高程基点和测量标志的布置 26

1-14高程基点的布置 27

1-15测量标志的布置 27

四、水位观测设备的建立 28

1-16水位观测的设备 28

1-17水尺的布置和编号 29

1-18水尺的设置 30

1-19水尺零点高程测量的测次要求 32

1-20自记水位计的设置 32

1-23自记水位计的养护 38

1-22自记水位计的比测 38

1-21自记水位计的水准测量 38

第三章普通测量 39

1-24普通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39

一、水准测量 40

1-25水文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用途和一般要求 40

1-26水文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43

1-27水文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49

1-28水文三、四等跨河水准测量 50

1-29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 53

1-31测量的时间、范围和内容 56

1-30洪水痕迹和大断面的水准测量 56

二、测站地形测量 56

1-32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 57

1-33经纬仪导线测量 58

1-34小三角测量 73

1-35碎部测量 79

1-36河道地形测量 83

1-37测站地形图的勾绘和整饰 84

1-38测站简易地形测量 85

三、大断面测量 87

1-39测量的次数、范围 87

1-40起点距的测量 87

1-41水深和高程的测量 91

第四章测站考证簿的编制 96

1-42测站考证簿的编制要求 96

1-43测站考证簿的内容 97

2-1水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99

一、概述 99

2-2水位观测的内容和精度 99

第一章水位 99

第二部分水位、水温、冰凌、地下水 99

2-3迁移基本水尺断面时的水位比测 100

二、使用水尺时的水位观测 101

2-4水位的基本定时观测时间 101

2-5换尺时的水位比测 101

2-6河道站的水位观测 101

2-7水库、堰闸站的水位观测 104

2-8 闸门开启高度、孔数和流态的观测 104

2-9潮水位的观测 106

2-10附属项目的观测 107

2-11水位记录的订正 109

三、使用自记水位计时的水位观测 110

2-12 自记水位计的校测次数 110

2-13 自记水位记录的订正和摘录 111

四、水位观测结果的计算 112

2-14 日平均水位的计算 112

2-15水面比降的计算 114

2-16潮水位特征值的统计 114

第二章水温 116

2-17水温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116

2-18水温观测地点的选择 116

2-19水温观测的分类、时间和次数 118

2-21岸上气温的观测 119

2-20水温观测的方法 119

第三章冰凌 121

2-22冰凌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121

一、冰情目测 121

2-23 目测的范围、内容和时间 121

2-24目测的程序和方法 123

二、固定点冰厚测量 124

2-25测量地点的选择 124

2-27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125

2-26测量的时间 125

2-28冰厚资料的分析 129

三、冰流量测验 130

2-29测验河段的选择和断面的布设 130

2-30测验的内容 131

2-31测验的时间和次数 131

2-32敞露河面宽的测量 132

2-33疏密度的测量 132

2-34冰块或冰花团流速的测量 134

2-35冰花、冰块厚度与冰花么重的测量 135

2-36冰流量的计算 137

2-37地下水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140

2-38观测井的布置和高程测量 140

第四章地下水 140

2-39观测的项目和方法 141

2-40地下水动态普查 143

2-41地下水资料的分析 144

3-1流量测验的目的和意义 146

3-2选择测流方法和确定测流次数的基本原则 146

第一章流量测验的目的、方法和测次 146

第三部分流 量 146

3-3各种测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147

3-4河道站测流次数的布置 148

3-5堰闸站测流次数的布置 149

3-6潮流站测流次数的布置 155

3-7流量的间测 160

第二章流速仪测流 161

一、工作内容及测流方法 161

3-8工作内容 161

3-9精测法 162

3-10常测法 162

3-11简测法 163

3-12一次测流允许的水位涨落差 164

3-13洪水期、枯水期、冰期测流的一些措施 165

3-14潮流站的测流方法 168

二、测流渡河设备 169

3-15岸上测流设备 169

3-16船只测流设备 173

3-17架空测流设备 174

三、测速、测深垂线的布设及位置的测定 174

3-18精测法测速垂线的布设 174

3-19常测法测速垂线的布设 175

3-20简测法测速垂线的布设 176

3-21测速垂线的固定、补充和转移 176

3-22潮流站测速垂线的布设 177

3-23测深垂线的布设和精简 178

3-24垂线位置的测定及水道断面测量 179

四、流速测量 180

3-25流速仪和悬吊方式 180

3-26流速测点的分布 183

3-27潮流站流速测点的分布 186

3-28流速测点的定位 186

3-29测点流速测量 189

3-30流向偏角测量 193

3-31死水区及回流区的流速测量 194

3-32潮流站流速、流向和憩流测量 195

3-33流速仪比测和停表检查 199

五、测流同时其他项目的观测 201

3-34无潮河流测站测流同时其他项目的观测 201

3-35潮流站测流同时其他项目的观测 202

六、流速仪实测流量的计算 203

3-36畅流期实测流量的计算 203

3-37冰期实测流量的计算 210

3-38流速系数的确定 213

3-39相应水位的计算 215

3-40河床糙率的计算 217

3-41堰闸流量系数的计算 218

3-42实测潮流量的计算 222

第三章浮标测流 224

一、水面浮标法 224

3-43工作内容 224

3-44浮标投放设备的基本要求 225

3-45水面浮标的制作 225

3-47测速方法 226

3-46浮标的投放方法 226

3-48浮标位置的测定 228

3-49水道断面测量与选用 228

3-50水位及附属项目的观测 229

3-51水面浮标系数的比测 230

3-52水面浮标实测流量的计算 231

3-54小浮标测流方法 235

3-55小浮标实测流量的计算 235

3-53小浮标的制作 235

二、小浮标法 235

三、浮杆或深水浮标法 236

3-56浮杆的制作 236

3-57深水浮标的制作 236

3-58浮杆或深水浮标的测流方法 237

3-59浮杆或深水浮标法实测流量的计算 238

四、浮标系数的分析 238

3-60断面浮标系数的分析 238

3-61中泓浮标系数的分析 246

3-62小浮标系数的分析 247

3-63检查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248

第四章测流成果的检查 248

3-64检查图表的绘制和检查 249

3-65糙率分析 253

第五章精简分析 255

3-66精简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255

3-67常测法的垂线、测点综合精简的分析 255

3-68常测法的垂线、测点分别精简的分析 257

3-69无精测资料时常测法精度的检验 259

3-70简测法方案的分析 260

3-71潮流量测验期距及流速测次的精简分析 261

3-72潮流站垂线、测点的精简分析 263

3-73流量间测的分析 264

第四部分泥 沙 266

第一章悬移质测验概述 266

4-1悬移质测验的目的和意义 266

4-2悬移质输沙率测次的布置 266

4-3单位含沙量测次的布置 268

4-4悬移质测验仪器 269

4-5水样容积 277

第二章悬移质输沙率测验 279

4-6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工作内容 279

4-8垂线上的取样方法 280

4-7取样垂线的布置 280

4-10相应单位水样的采取 282

4-9取样注意事项 282

4-11用全断面混合法的输沙率测验 283

第三章悬移质单位含沙量测验 285

4-12单位含沙量测验的工作内容 285

4-13取样位置 286

4-14取样方法 286

一、概述 287

4-15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287

第四章悬移质水样处理 287

4-16量积 289

4-17沉淀 290

4-18称重 290

二、过滤法 292

4-19工作内容 292

4-20过滤 292

4-21烘干 295

三、焙干法 295

4-22工作内容 295

4-24溶解质校正 296

4-23烘干 296

四、置换法 297

4-25工作内容 297

4-26比重瓶检定 297

4-27水样处理方法 299

4-28沙重计算及有关问题 299

第五章实测悬移质资料的计算、检查和分析 303

4-29实测含沙量的计算 303

4-30垂线平均含沙量的计算 303

4-31断面输沙率的计算 304

4-32用全断面混合法施测输沙率的计算 305

4-33用浮标测流时的输沙率计算 306

4-34相应单位含沙量的计算 306

4-35实测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308

4-36采取单位水样位置的分析 308

4-37精简垂线和简化取样方法的分析 310

4-38间测输沙率的分析 311

第六章推移质输沙率测验 312

一、概 述 312

4-39推移质测验的目的和意义 312

4-40推移质测验测次的布置 312

4-41推移质采样器 313

4-42工作内容 316

4-43取样垂线的布置 316

二、推移质输沙率测验方法 316

4-44取样的方法 317

4-45推移质移动地带边界的确定 318

4-46单位推移质测验 318

4-47推移质沙样的处理 318

三、实测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和检查 319

4-48垂线的基本输沙率计算 319

6-5陆上水面蒸发场的设置 319

4-49断面输沙率计算 320

4-51河床质测验的目的、意义和测次、垂线的布置 322

第七章河床质测验 322

4-50实测成果的检查和分析 322

4-52河床质采样器 323

4-53卵石河床质的目估方法 325

4-54河床质沙样处理 326

第五部分降水量 327

第一章概述 327

5-1降水量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327

5-2观测场的选择和设置 327

5-3观测仪器的安置及维护 328

5-5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332

第二章降水量的观测 332

5-4降水量观测种类、符号及精度 332

5-6用自记雨量计测记降水量 333

5-7自记雨量计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34

第三章降水记录的统计和订正 339

5-8雨量器观测记录的统计 339

5-9自记雨量计记录的订正和摘录 339

第六部分水面蒸发 343

第一章概述 343

6-1水面蒸发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343

6-2蒸发器种类和规格 343

6-4陆上水面蒸发场的选择 348

6-3蒸发场的类型 348

第二章蒸发场的选择和仪器安置 348

6-6漂浮水面蒸发场的选择 351

6-7浮筏的型式和仪器安置 352

第三章蒸发量观测和计算 355

6-8观测时间和精度 355

6-9 E-601型蒸发器的观测 356

6-12观测用水要求 357

6-10 口径为80厘米的蒸发器的观测 357

6-11 口径为20厘米的蒸发皿的观测 357

6-13蒸发场和仪器的维护 358

6-14日蒸发量的计算 359

第七部分水文调查 361

第一章概述 361

7-1水文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61

7-2水文调查的任务和范围 362

第二章水文站定位观测的补充调查 363

7-3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363

7-4调查的方法 364

7-5蓄水工程蓄水量的推算 365

7-6堰闸流量的推算 367

7-7水文站定位观测补充调查成果的整理 369

第三章洪水、枯水、暴雨调查 371

7-8调查工作的内容和时间 371

7-9调查的准备工作 372

7-10调查的方法步骤 372

7-11调查河段的选择 373

7-12洪水痕迹的调查 374

7-14调查注意事项 375

7-13洪水痕迹可靠性的评价 375

7-15暴雨调查 377

7-16枯水调查 378

7-17洪水调查的测量工作 378

7-18用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法推算洪峰流量 382

7-19用比降法推算洪峰流量 382

7-20用水面曲线法推算洪峰流量 389

7-21利用堰坝、急滩、卡口推算洪峰流量 400

7-22分洪、决口、溃坝的流量计算 404

7-23洪水总量和过程的推算 407

7-24历史洪水经验频率的估定 410

7-25调查成果的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 413

第一册附 录 415

附录Ⅰ-1水准仪、水准尺的检验与校正 415

附录Ⅰ-2湿绳长度改正数表 419

附录Ⅰ-3干绳长度改正数表 429

附录Ⅰ-4顶角θ=90°的三角形堰水头与流量关系表 430

附录Ⅰ-5河槽糙率系数表 433

附录Ⅰ-6粘性土的不冲流速表 464

附录Ⅰ-7阴阳历对照表 465

附录Ⅰ-8水文调查参考表式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