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1
扫描隧道显微镜在表面化学中的应用 白春礼 1
摩擦化学过程及其模型 宋心琦 5
化学之继往开来 唐有祺 10
从两个实例看当前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张存浩 袁权 13
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动向 李大东 15
过渡态实验研究的进展 高盘良 赵新生 21
二、无机化学 28
无机化学的复兴和发展 戴安邦 28
论生命细胞与元素周期系 唐任寰 33
1985—1988年无机化学的重要事件 F.Basolo著 高忆慈 王尧宇编译 37
核电发展与化学 冯百川 44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原子 黄春辉 易涛 徐光宪 周家驹 肖俊舫 徐筱杰 49
今日稀土 黄春辉 徐光宪 51
固体碳的一种新形态——富勒烯 顾镇南 张泽莹 55
1986—1990年国际上部分重要的应用化学研究成果 王尧宇 高忆慈 史启祯编译 61
漫谈燃料电池 陆兆锷 65
从204届美国化学会看当前无机化学前沿研究 谢高阳 69
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磁交换作用的评估与预测 程鹏廖 代正 72
熔盐技术的应用 杨绮琴 78
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 赵化侨 83
室温和低热温度固-固相反应合成化学 忻新泉 郑丽敏 88
发光镧系超分子的设计及应用 杨迟 杨燕生 94
生物电分析化学的兴起 赵藻藩 99
三、分析化学 99
兴奋剂检测 周同惠 105
从匹兹堡会议看分析化学动向 程介克 113
分析化学的现状和未来 高鸿 119
80—90年代的稀土元素分析 程介克 125
国际化学裁军核查比较试验 钟玉征 130
四、有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136
硫霉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进展 黄化民 136
海洋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林永成 龙康侯 142
辐射在医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哈鸿飞 杨福良 148
电荷转移引起的光聚合反应 李橦 152
广角X射线径向分布函数(RDF)研究非晶态高聚物的近程有序范围 蒋世承 陈济舟 157
应用媒质的间接电有机合成 郑录 罗兰 164
漫谈金属有机化学 黄耀曾 171
等瓣性类似关系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 王序昆 178
今日农药与展望 杨华铮 184
电荷转移复合物和光诱导电荷转移聚合 曹维孝 190
旋光性与分子结构关系的新进展 尹玉英 198
新型主体分子——杯芳烃类化合物 李勇 郭金梁 宋心琦 204
两亲聚电解质水溶液 李卓美 211
一种抗癌药的新构思 杨旭清 216
溶胶-凝胶化学与无机-有机杂化高聚物材料的合成 黄智华 丘坤元 221
五、物理化学与物质结构 227
鲍林电价规则与键价理论 邵美成 唐有祺 227
光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宋心琦 237
漫谈对称性 唐有祺 246
表面化学 包信和 邓景发 257
超微粒子及其催化研究 柴向东 260
超声的化学效应与应用 宋心琦 263
胶体分散体系的空缺稳定理论 郑忠 267
决定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因素——分子间作用力 段连运 周公度 271
分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杨频 张士国 277
现代晶体学与化学 胡盛志 281
分子高振动激发态的光谱学和动力学 赵新生 高盘良 287
固-液界面现场谱学电化学 孙世刚 292
多孔陶瓷膜与溶胶-凝胶方法 罗胜成 桂琳琳 296
相干激光控制化学反应 朱武生 赵新生 302
基础研究在炼油工业加氢精制催化剂开发中的作用 李大东 307
钛链中电子转移研究的进展 储高升 汪志勇 张曼维 张志成 313
六、化学与生命科学 317
金属酶的化学 区耀华 周昕 317
微囊化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俞耀庭 陈长治 321
生命及其分子机器 唐有祺 325
RNA结构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来鲁华 袁雪梅 徐筱杰 330
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酶催化反应 叶蕴华 335
簇酶(蛋白)的活性中心及其模拟研究 陈其铣 陈冬玲 赵焜 刘秋田 康北笙 339
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和分子设计 来鲁华 徐筱杰 唐有祺 343
鸡与鸡蛋孰先孰后——RNA作为催化剂及与磷化学的关系研究 李艳梅 杨增家 赵玉芬 347
杂化材料 刘云圻 352
七、化学与材料科学 352
高技术晶体材料——BGO 范世? 355
膜分离技术进展 郑领英 360
微孔晶体孔道结构的分子设计 徐如人 366
对材料研究的一些看法 郭景坤 367
对化学的挑战——分子铁磁体的设计 程鹏廖 代正 369
隐身技术与隐身材料 胡国有 顾庆超 陈强 胡志翔 373
纳米微孔与纳米技术 郭国霖 桂琳琳 唐有祺 377
几种分子导线和分子开关 焦家俊 382
材料化学展望 苏勉曾 386
八、1985—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工作简介 391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豪普特曼博士访问记 赵藻藩 391
智慧·勤奋·谦虚·热诚——访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 陈懿楼 南泉 394
浅谈李远哲教授对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贡献 韩德刚 397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J.M.莱恩教授 吴成泰 何永炳 401
揭开光合作用之谜——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赵匡华 404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启示 程廼乾 406
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介 赵匡华 410
核酸性酶(Ribozyme)的发现赢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张礼和 411
对有机合成理论和方法学的重大贡献——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叶秀林 415
对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的重大贡献——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王祥云 石进元 419
电子转移过程的理论——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张宝文 佟振合 吴世康 423
基因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隋广超 张庭芳 427
欧拉教授与碳正离子化学——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周青山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