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舞蹈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朴永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3015112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暂缺《朝鲜族舞蹈史》简介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我”从哪里来 1

前言 2

第二节 檀君神话的启示 3

第三节 巫舞畅想 6

第四节 分道扬镳 8

第五节 兼容并蓄 10

第六节 流向他方 13

第七节 以我为本 15

第八节 新舞创生 16

第九节 在水这方 17

第二章 三国前乐舞 22

第一节 异彩纷呈格局 22

第二节 同源异流沿革 25

第三节 祭天娱人同体 29

第四节 农业文明趋势 31

第三章 高句丽乐舞 34

第一节 舞源与原型 34

第二节 变异与成型 36

第三节 分类与风貌 38

一、高句丽的民间自娱性乐舞 38

二、高句丽的祭祀性乐舞 39

三、高句丽的表演性乐舞 40

第四节 接受与流传 43

第四章 百济乐舞 47

第一节 百济的舞源 47

第二节 百济乐舞文化的形成 49

第三节 百济的几种乐舞 51

一、民俗乐舞 51

二、宫廷乐舞 52

三、民间艺人乐舞 53

第四节 百济乐舞的流传 54

第五章 新罗乐舞 56

第一节 统一三国前的新罗乐舞 56

一、舞源与原型 56

二、变异与成型 58

三、种类与特点 60

四、吸收与并置 63

第二节 统一三国后的新罗乐舞 65

一、交流景观 65

二、处容问世 68

三、并存与融会 71

四、同质趋势 72

第六章 高丽乐舞 74

第一节 唐、乡之乐与唐乐的输入 74

一、唐乐呈才 77

第二节 唐乐、乡乐形态述略 77

二、乡乐呈才 79

第三节 唐、乡乐舞的比较 81

一、形制比较见差异 81

二、功能比较见差异 84

三、风格比较见差异 86

第四节 唐乐与乡乐并存的原因 88

一、朝鲜民族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乡乐唐乐能够并存 88

二、时代所为 89

三、统治阶层的心态 89

第五节 八关会与燃灯会 89

第六节 民间舞蹈 91

一、功能角度三大类 92

二、承传角度三大类 93

第七章 朝鲜朝乐舞 95

第一节 朝鲜朝初期乐舞 95

一、唐乐创作 96

二、乡乐创作 101

三、祭祀乐舞创作 104

四、祠堂牌及其乐舞活动 106

第二节 朝鲜朝中后期乐舞 107

一、导入唐乐呈才样式的乐舞创作 110

二、乡乐呈才创作 112

第三节 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119

一、农乐舞 123

二、假面舞 128

三、羌羌水越来 132

四、长鼓舞 136

五、扇子舞 139

第四节 妓房舞蹈的发展 142

第五节 佛教仪式舞的延续 145

一、《高丽史·乐志》 146

第六节 乐舞著述 146

二、《乐学轨范》 147

第八章 新舞蹈运动时期 150

第一节 传统舞蹈舞台化与韩成俊 150

第二节 新舞蹈及缘起、沿革 152

第三节 新舞蹈运动的开拓者 155

一、崔承喜 155

二、赵泽元 160

第一节 民间舞蹈的承传与发展 163

第九章 新中国成立前朝鲜族舞蹈 163

第二节 革命战争时期的舞蹈 170

第三节 朝鲜舞蹈家们在中国的公演活动 173

第十章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朝鲜族舞蹈 175

第一节 专业歌舞团整理、改编、创作舞蹈 175

第二节 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 183

第三节 朝鲜族舞蹈教育 185

一、舞蹈艺术家赵得贤 188

第四节 舞蹈家简论 188

二、朝鲜族舞蹈教育家朴容嫒 191

三、朝鲜族舞蹈表演艺术家崔美善 192

四、其他朝鲜族舞蹈艺术家 194

第五节 论著简述 196

第十一章 “文革”时期朝鲜族舞蹈 198

第一节 困境中的舞蹈创作 199

第二节 舞蹈教育重新起步 202

第十二章 新时期以来朝鲜族舞蹈的发展 204

第一节 繁荣的舞蹈创作 204

一、拓展题材和利用传统舞蹈 204

二、探索的足迹 210

三、舞剧创作与《春香传》 215

四、群众舞蹈活动 218

一、专业舞蹈教育 220

第二节 舞蹈教育 220

二、师范舞蹈教育 224

第三节 舞蹈理论研究 225

一、机构与队伍 226

二、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 227

三、舞蹈史研究 230

四、民间舞蹈集成与著书 231

五、重要研讨会 233

第四节 舞蹈家述略 233

一、编舞家 234

二、表演家 237

三、教育家 239

四、理论家 242

朝鲜族舞蹈历史大事记 245

主要参考书目 252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