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云南省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2014187
  • 页数:897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7

卷一 地理 31

第一章 建置沿革 31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31

第二节 历史沿革 31

第二章 地质 地貌 45

第一节 地质 45

第三章 气候 48

第一节 气温 48

第二节 地貌 48

第二节 日照 50

第三节 风向 50

第四节 降雨 霜期 51

第四章 山脉 河流 52

第一节 山脉 52

第二节 河流 54

第五章 土壤 56

第一节 土壤类型 56

第二节 土壤利用 58

第一节 植物 60

第六章 自然资源 60

第二节 野生动物 61

第三节 矿藏 61

第四节 水 6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67

第一节 地震 67

第二节 旱灾 67

第三节 洪灾 68

第四节 风灾 69

第五节 冰雹 霜冻 低温 69

第六节 动物灾害 70

第七节 滑坡 泥石流 71

卷二 人口 73

第一章 人口状况 73

第一节 数量 73

第二节 迁徙 76

第三节 增减 78

第四节 密度 7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9

第一节 性别 79

第三节 民族 80

第二节 年龄 80

第四节 文化 81

第五节 职业 82

第三章 婚姻 生育 83

第一节 婚姻状况 83

第二节 生育 84

第四章 计划生育 8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85

第二节 政策宣传 85

第四节 奖励政策 86

第三节 技术队伍 86

第五节 效果 87

第五章 儿童情况抽样调查 87

第一节 儿童情况 87

第二节 家庭情况 88

卷三 综合经济 91

第一章 经济形态 91

第一节 封建经济 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 92

第二章 经济结构 95

第一节 经济成份 95

第二节 产业结构 97

第三章 经济管理 99

第一节 计划 99

第二节 统计 103

第三节 审计 104

第四节 物价 105

第五节 计量管理 106

第四章 经济成果 107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10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 108

第三节 国民收入 108

第四节 工农业总产值 109

卷四 农业 115

第一章 机构 115

第一节 局级单位 115

第二节 县属农技单位 116

第三节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18

第四节 农场 118

第二章 体制 120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20

第二节 互助组 121

第三节 农业合作社 121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2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22

第三章 种植业 123

第一节 农田建设 124

第二节 耕作制度 127

第三节 作物分布及产量 128

第四节 栽培技术 135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142

第六节 品种选育推广 145

第七节 肥料使用 148

第八节 农具 农机 150

第一节 畜牧业 151

第四章 养殖业 151

第二节 渔业 159

卷五 林业 162

第一章 森林资源 162

第一节 植被 162

第二节 森林面积蓄积 167

第三节 古树名木 174

第二章 森林保护 176

第一节 护林组织及设备 176

第二节 防火 176

第三节 防治病虫害 177

第四节 保护生态植被 178

第三章 林政管理 178

第一节 山林权属 178

第二节 林业“三定” 180

第三节 视察 182

第四节 查处 182

第四章 营林生产 185

第一节 林木良种 185

第二节 育苗 185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87

第四节 林业科技 191

第五章 林产经营 193

第一节 木材采伐、加工 193

第二节 紫胶生产 195

第三节 多种经营 196

第四节 营林投资 197

第六章 林业机构 19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98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 199

第一节 宜茶条件 203

第一章 种植 203

卷六 茶业 203

第二节 品种资源 206

第三节 品种引种 207

第四节 面积 产量 207

第五节 种植技术 210

第六节 茶叶采摘 211

第二章 加工 212

第一节 初制 212

第二节 精制 213

第一节 收购 215

第三章 购销 215

第二节 销售 218

第三节 价格 218

第四章 管理 220

第一节 茶园管理 220

第二节 扶持生产 221

卷七 糖业 223

第一章 甘蔗 223

第一节 蔗区 223

第二节 品种 224

第三节 产量 225

第四节 栽培 226

第二章 制糖 228

第一节 土法制糖 228

第二节 机械制糖 229

第三节 食糖销售 235

卷八 水利 237

第一章 引蓄水工程 237

第一节 引水工程 23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240

第二节 水轮泵 244

第一节 水车 244

第二章 提水工程 244

第三节 机电抽水 245

第三章 河道治理工程 247

第一节 南河治理工程 247

第二节 北河治理工程 248

第三节 长坡岭河治理工程 248

第四节 勐麻河治理工程 248

第五节 晓街河、涌宝河治理工程 249

第四章 饮水工程 249

第一节 乡镇集市引水工程 249

第二节 农村人畜引水工程 250

第五章 水利工程管理 251

第一节 机构 251

第二节 工程管理措施 252

卷九 工业 253

第一章 工业体制 253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 253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53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55

第一节 农机具制造 256

第二章 机械冶炼 256

第二节 金属矿采炼 258

第三节 机械修理 258

第四节 小五金制品 259

第三章 电力 化工 260

第一节 火电 260

第二节 水电 260

第三节 化肥 263

第四节 炸药 264

第四章 建材 家具 264

第一节 水泥 264

第二节 砖瓦 265

第三节 石灰 石料 266

第四节 木材 266

第五节 家具 266

第五章 印染 编织 267

第一节 印刷 267

第二节 染织 268

第三节 棉花加工 269

第四节 服装 269

第五节 塑料编织 269

第一节 粮油加工 270

第六章 食品加工 270

第六节 竹器编织 270

第二节 副食品 271

第三节 糕点 糖果 272

第四节 米线 米干 273

第五节 白酒 饮料 273

第七章 其他加工 275

第一节 制革 275

第二节 土纸 纸箱 275

第三节 陶器 石膏制品 275

第四节 烟丝 276

第五节 饲料加工 277

卷十 城乡建设 280

第一章 城镇规划 280

第一节 机构 280

第二节 县城总体规划 281

第三节 市镇规划 282

第二章 县城建设 284

第一节 市政工程 284

第二节 公用事业 286

第三节 房屋建设 288

第四节 村镇建设 289

第五节 环卫工作 290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294

第一节 房产 294

第二节 土地 296

第四章 建筑业 298

第一节 建筑材料 298

第二节 组织施工 299

卷十一 交通 301

第一章 线路 301

第一节 驿道 301

第二节 公路 303

第三节 桥梁 307

第四节 渡口 310

第二章 运输 312

第一节 人力畜力运输 312

第二节 汽车运输 313

第三节 农机运输 316

第三章 管理 317

第一节 公路养护 318

第二节 交通监理 319

第一节 县邮电局 323

第一章 组织机构 323

卷十二 邮电 323

第二节 邮电所 邮电支局 324

第二章 邮政 327

第一节 邮路 327

第二节 分拣 投递 330

第三节 函件 包裹 330

第四节 报刊发行 331

第五节 汇兑 332

第六节 机要通信 333

第一节 电报 334

第三章 电信 334

第七节 集邮 储蓄 334

第二节 电话 335

卷十三 商业 341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41

第一节 私营 341

第二节 集体 342

第三节 国营 345

第二章 集市贸易 354

第一节 县城集市 354

第二节 乡镇集市 355

第三章 商品采购 360

第一节 购货渠道 360

第二节 农副产品采购 361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 367

第四章 商品销售 368

第一节 生活资料 368

第二节 生产资料 370

第三节 计划物资供应 376

第四节 饮食服务 378

第一节 国营企业 380

第五章 管理 380

第二节 集体企业 390

卷十四 粮油 395

第一章 组织机构 395

第一节 县级 395

第二节 区乡级 396

第二章 粮食收购 396

第一节 征收 统购 396

第二节 其他收购 399

第一节 城镇供应 403

第三章 粮食销售 403

第二节 农村供应 406

第三节 议销 412

第四节 票证 414

第四章 油脂购销 415

第一节 购入 415

第二节 售出 416

第五章 粮油仓储 418

第一节 仓库建设 418

第二节 仓储管理 420

第三节 检验储备 423

第二节 调出 调入 426

第一节 沿革 426

第六章 粮油调运 426

第七章 财务管理 429

第一节 价格管理 429

第二节 会计核算 436

卷十五 工商行政管理 441

第一章 机构沿革 44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441

第二节 群众团体 443

第一节 集市 444

第二章 市场管理 444

第二节 物资 446

第三节 市场物价监督 452

第四节 经济违法查处 453

第五节 市场建设 455

第三章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455

第一节 国营集体企业登记 455

第二节 个体工商业登记 456

第三节 其他管理 458

第一章 财政 46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61

卷十六 财税 461

第二节 管理体制 462

第三节 财政收入 466

第四节 财政支出 479

第五节 财政监管 485

第二章 税务 485

第一节 机构 485

第二节 税制 487

第三节 税种 490

第四节 税率 493

第五节 减免 496

第六节 征管 497

卷十七 金融 501

第一章 体制 501

第一节 机构 501

第二节 管理 504

第二章 货币 505

第一节 沿革 505

第二节 保管 发行 506

第三章 业务 509

第一节 信贷 509

第二节 存款 储蓄 债券 513

第三节 保险 517

第四节 会计 结算 518

卷十八 党群 519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云县党部 519

第一节 机构 519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1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云县地方组织 520

第一节 地下党 520

第二节 县委机构 521

第三节 党代会 523

第四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524

第五节 党组 党委 526

第六节 基层党组织 527

第七节 党员 528

第八节 宣传教育 529

第九节 统战工作 529

第十节 专项工作 530

第三章 群众组织 532

第一节 工会组织 532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云县组织 536

第三节 妇女组织 540

第四节 农民协会 542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43

卷十九 政务 543

第一章 权力机关 54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544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46

第四节 代表选举 546

第二章 行政机关 547

第一节 明清州治 547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553

第三节 人民政府 554

第一节 州、县参议会 561

第三章 议政机构 561

第二节 人民政协 562

卷二十 政法 567

第一章 公安 567

第一节 机构 567

第二节 镇反工作 568

第三节 禁毒 缉毒 569

第四节 维护社会治安 569

第五节 治安管理 571

第六节 其他工作 572

第二节 职能 574

第二章 检察 574

第一节 机构 574

第三章 审判 576

第一节 沿革 576

第二节 审判 577

第三节 清案 578

第四章 司法 579

第一节 调解 579

第二节 律师 公证 581

第三节 教育宣传 581

第一节 抚恤 584

卷二十一 民政 584

第一章 优抚 584

第二节 国家补助 586

第三节 群众优待 588

第四节 拥军优属活动 589

第五节 优抚对象先进代表会 590

第二章 安置 590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 590

第二节 军地两用人才 591

第四节 离、退休干部 592

第三节 伤残军人 592

第三章 救济 593

第一节 社会救济 593

第二节 灾害救济 597

第四章 扶贫 599

第一节 扶持贫困户 599

第二节 扶贫效果 600

第五章 社会福利 601

第一节 残疾人工作 601

第二节 敬老院 602

第四节 收容遣送 603

第三节 社会福利组织 603

第五节 接待站 604

第六章 婚姻管理 604

第一节 宣传登记 604

第二节 执法检查 605

第三节 婚礼改良 605

第七章 民政经费 606

第一节 经费开支 606

第二节 管理检查 607

第八章 烈士陵墓 607

第二节 乡级保护烈士陵园 608

第一节 县级保护烈士陵园 608

第九章 其他工作 609

第一节 侨务 609

第三节 革命烈士墓 609

第二节 信访 610

第三节 支前 611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 613

第一章 劳动就业 613

第一节 职工招用 613

第二节 复退转业人员安置 616

第四节 精简职工 617

第三节 知识青年工作 617

第五节 待业人员安置 618

第二章 人事管理 618

第一节 工人管理 618

第二节 干部管理 619

第三节 离、退休工作 620

第三章 劳动工资 622

第一节 工资改革 622

第二节 工资调整 625

第一节 补贴 626

第三节 计件工资和奖金 626

第四章 劳保待遇 626

第二节 节假待遇 628

第三节 医疗、工伤待遇 628

第四节 差旅、休养、丧葬待遇 629

第五节 劳动保护 630

第五章 职工生活 631

第一节 工资收入 631

第二节 基本生活开支 634

第一节 机构 635

第一章 地方武装 635

卷二十三 军事 635

第二节 驻军 637

第三节 兵役 638

第二章 匪患 63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匪患 639

第二节 剿匪 640

第三章 兵事 643

第一节 历代兵事 643

第二节 军事设施 645

第一节 组织训练 646

第四章 民兵 646

第二节 表彰 648

卷二十四 文化 649

第一章 机构 649

第一节 文化馆、站 649

第二节 图书馆、室 652

第三节 新华书店 653

第四节 文化工作队 655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655

第一节 文化团体 657

第二章 团体 场所 657

第二节 文化活动场所 659

第三章 文艺 660

第一节 文艺创作 660

第二节 民间文艺 669

第三节 文艺书刊 672

第四章 文物古迹 673

第一节 文物 673

第二节 古迹 675

第一节 机构 679

第二节 管理 679

第五章 档案 679

第六章 地方文献 681

第一节 地方志 681

第二节 经济部类著述 682

第三节 文史资料 家乘谱牒 683

卷二十五 教育 687

第一章 学校教育 687

第一节 机构 687

第二节 幼儿教育 688

第三节 小学教育 688

第四节 中学教育 696

第五节 专业教育 703

第二章 业余教育 70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03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04

第三章 师资 705

第一节 结构 705

第二节 待遇 707

第三节 培训 709

第四节 教研 710

第四章 经费 设备 710

第一节 经费 710

第二节 勤工俭学 712

第三节 设备 713

卷二十六 科技 715

第一章 机构组织 715

第一节 事业机构 715

第二节 学术团体 716

第三节 科技队伍 717

第四节 科研经费 719

第二章 科普活动 719

第一节 宣传 培训 719

第二节 科研项目 721

第三节 鉴定 推广 724

第四节 科研成果 725

第三章 科技测报 727

第一节 气象测报 727

第二节 地震测报 728

第三节 土壤普查 729

第四节 热水资源考察 729

第五节 草山资源普查 730

第六节 水文观测 731

第七节 水资源普查 73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35

卷二十七 广播电视 735

第一章 有线广播 735

第二节 采编 播音 736

第三节 传输维修 738

第二章 电视 音像 738

第一节 电视差转台 738

第二节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739

第三节 电视覆盖网 740

第四节 音像管理 741

第一节 行政 743

第一章 机构 743

卷二十八 卫生 743

第二节 事业 744

第二章 医疗 747

第一节 医药 747

第二节 中医 748

第三节 西医 749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750

第五节 公费医疗 750

第三章 疾病防治 751

第一节 传染病 751

第二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756

第三节 营养不良性水肿 757

第四节 计划免疫与调查 757

第四章 妇幼保健 758

第一节 妇女保健 758

第二节 儿童保健 759

第五章 爱国卫生 760

第一节 组织发动 760

第二节 卫生运动成果 760

第四节 食品卫生 761

第三节 饮水卫生 761

卷二十九 体育 763

第一章 体育活动 763

第一节 组织设施 763

第二节 运动会 764

第三节 群众体育 765

第二章 运动项目 770

第一节 田径 770

第二节 球类 770

第一章 民族 773

第一节 汉族 773

卷三十 民族宗教 773

第二节 彝族 776

第三节 白族 778

第四节 傣族 779

第五节 布朗族 781

第六节 拉祜族 782

第七节 回族 784

第八节 傈僳族 785

第二章 民族工作 786

第一节 扶持民族经济 786

第三节 培养民族干部 787

第二节 发展民族文化教育 787

第四节 民族理论研究 788

第三章 宗教 788

第一节 原始宗教 788

第二节 佛教 789

第三节 道教 790

第四节 伊斯兰教 791

第五节 基督教 791

卷三十一 汉语方言 794

第一章 云县方言音系 794

第一节 声母 794

第二节 韵母 797

第三节 声调 801

第四节 轻声、儿化及音变 803

第二章 词汇 810

第一节 词汇的构成和特点 810

第二节 云县方言词汇 812

第三章 语法 819

第一节 构词方式 819

第二节 特殊句式 821

第四章 歌谣 谚语 歇后语 822

第一节 歌谣 822

第二节 谚语 823

第三节 歇后语 824

附:音标举例 824

人物 827

一 传记 827

赵文明 827

杨国翰 828

张鸣风 829

蔡发春 829

孙传庚 830

孙人杰 830

孙伟望 830

杜畹华 830

刘有培 831

王丕胡 832

张肇兴 832

宋遇春 833

赵伟 833

杨钰华 834

赵之璧 834

赵美山 834

张世卿 835

谢君谟 836

李登朝 836

张渡 837

董文英 837

严镕 838

叶荃 838

杨贞洁 840

何学友 840

唐联珠 841

赵正元 841

钟世俊 842

杨泰来 843

谢家全 843

张季良 844

张明芳 845

杨存刘 845

卢光华 846

李钟铭 846

黄学文 847

胡瑛 847

董开林 848

刘德积 848

马学尧 849

吴荣昌 849

张国柱 850

赵天贵 850

李子义 851

宋叔元 851

赵兴仁 851

沈文安 852

浦正昌 853

罗志中 853

傅朝淮 853

马德昌 854

姜敬泰 854

杨秉亨 855

俸光顺 855

张文星 856

二 烈士英名表 857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名录 863

(三)民国时期考取县长名录 863

(一)清代进士、举人名录 863

三 名录 863

附录 865

一 碑文 865

二 文献 871

三 法规 布告 875

四 电文 884

五 民间传说 886

六 轶事 887

七 考证 辨误 890

八 本书所用新旧地名对照 892

编纂始末 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