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现代化:欠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 1
Ⅰ 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1
一、现代化的内涵 1
二、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4
Ⅱ 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及联动发展 6
一、现代化进程不平衡性 6
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联动发展 13
Ⅲ 欠发达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思路与实践 16
一、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16
二、欠发达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19
三、国内外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案例 23
四、本书的总体思路与结构 27
上篇 理论探讨 31
第一章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31
Ⅰ 问题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及其界定 31
一、单指标和指标体系界定与评价的区别 31
二、单一统计指标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和评价中的运用 33
三、如何看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7
Ⅱ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欠发达地区评价指标体系 39
一、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欠发达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39
二、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界定标准的考察 41
三、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6
Ⅲ 浙江省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评价和界定 51
一、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 51
二、浙江省不同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界定结果 55
三、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分布特点 56
第二章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59
Ⅰ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特征 59
一、浙江省欠发达地区概况 59
二、经济总量 61
三、产业发展 64
四、城市化水平 66
五、 市场化进程 68
六、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69
七、居民生活水平 71
八、社会事业 73
九、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74
一、判断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 75
Ⅱ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75
二、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发展阶段的判断 78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路 81
Ⅰ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81
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81
二、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环境矛盾 83
Ⅱ 欠发达地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战略 84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84
二、产业优化战略 87
三、人口转移与再分布战略 89
Ⅲ 欠发达地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导向 91
一、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91
二、坚持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突破 94
三、坚持以人为本 96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 98
五、坚持社会公平原则 100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效益型经济 102
Ⅰ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 102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产物 102
二、缩小差距:欠发达地区的必然选择 104
三、发展陷阱:超常增长的压力及其限度 106
Ⅱ 生态效益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08
一、生态效益型经济 108
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根本特征 110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14
四、生态效益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117
Ⅲ 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的途径 119
一、生态效益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 119
二、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与社会意识 121
三、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与法律法规 122
中篇 专题研究 125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与非农产业发展 125
Ⅰ 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25
一、农业 125
二、工业 127
三、第三产业 130
Ⅱ 欠发达地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131
一、农业 131
二、工业 133
三、旅游业 134
四、服务业 137
Ⅲ 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139
一、创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139
二、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 141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 142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143
五、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经营 144
Ⅳ 加快欠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对策 145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发展现代企业 145
二、加快基础设施、城镇及工业园区建设 147
三、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 148
四、产业的空间转移与区域间的产业协作 149
第六章 城镇建设与城市化道路 152
Ⅰ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152
一、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152
二、现代化导向的城市化 154
Ⅱ 浙江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道路 158
一、现状分析 158
二、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条件 160
三、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165
Ⅲ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对策与实践 167
一、城市化的发展途径 167
二、中心城市和中心镇的建设 169
三、城市化建设的要素集聚 172
四、培育城市化的新型主体 173
第七章 社会事业与社会全面进步 175
Ⅰ 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 175
一、经济发展差距决定社会发展差距 176
二、不同地区社会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77
三、缩小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的意义 179
Ⅱ 缩小欠发达地区的知识差距 179
一、优先缩小吸收知识能力的差距 180
二、积极缩小知识交流能力的差距 182
三、努力缩小获取知识能力的差距 183
Ⅲ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与反贫困战略 184
一、城镇基本社会保障网络的建设 185
二、确保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和普遍受益 186
三、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基础设施 188
四、贫困人口的参与和意见表达 189
五、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开发扶贫力度 191
六、“迁”、“走”结合,加大异地脱贫力度 192
七、实施“扶村帮户”,加大挂钩扶贫力度 193
Ⅳ 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发展战略 194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发展观 194
二、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197
三、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
第八章 发展环境与政府行为 206
Ⅰ 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 206
一、改善发展环境是欠发达地区政府的重要职责 206
二、发展环境的外在性与内在性 209
Ⅱ 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与地方政府行为 212
一、区域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213
二、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16
Ⅲ 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经济发展 221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创新行为 221
二、政府政策支持的形式 222
Ⅳ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经济职能 226
一、欠发达地区的政府经济干预 226
二、政府在经济开发中的角色 228
三、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新格局 230
下篇 区域发展 233
第九章 丽水市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33
一、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234
Ⅰ 丽水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234
二、丽水市现代化建设的条件评析 239
Ⅱ 丽水市现代化进程预测 243
一、丽水市现代化水平评价 243
二、丽水市现代化进程的初步预测 244
Ⅲ 丽水市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48
一、以生态产业为主导,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 248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252
三、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255
四、开放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 257
五、改善丽水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 258
一、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61
Ⅰ 衢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261
第十章 衢州市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61
二、影响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268
Ⅱ 衢州市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73
一、工业化 273
二、农业产业化 276
三、发展第三产业 278
四、城市化 279
五、政府职能 281
六、经济主体培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283
第十一章 温州区域经济与欠发达地区发展思路 285
Ⅰ 温州欠发达地区概况 286
一、温州区域经济与欠发达地区的空间分布 286
二、温州欠发达地区的类型 293
Ⅱ 温州欠发达地区的特点 298
一、分布面积广,与经济发达地区空间距离较近 298
二、劳动力输出多,从事第三产业的较多 300
三、海外移民多,有丰富的侨资 302
四、可动员经济资源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经济产出 305
Ⅲ 加快温州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305
一、鼓励和组织服务输出,获取和积累启动资金 306
二、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实行搬迁扶贫战略 307
三、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状况 310
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 312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313
六、加强村镇规划,美化生产生活环境 314
七、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315
第十二章 台州区域经济与欠发达地区发展思路 318
Ⅰ 台州区域经济的现状特征与成因 319
一、台州区域经济的现状 319
二、台州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特征 323
三、台州欠发达地区形成的原因 326
Ⅱ 台州欠发达县市的发展现状与增长机制 329
一、发展现状分析 329
二、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分析 337
三、经济增长机制的培育 340
Ⅲ 加快台州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战略与对策 341
一、发展战略 341
二、现代化建设的思路 344
三、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345
四、加快各县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349
第十三章 金华区域经济与欠发达地区发展思路 353
一、金华市欠发达地区的概况及其特点 354
二、金华市欠发达地区的具体情况 359
三、对武义县、磐安县的问卷调查 366
四、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372
五、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对策 377
第十四章 杭州市淳安县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390
一、淳安县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391
二、淳安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400
主要参考文献 413
后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