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经济是一种文化 1
经济是一种文化 3
消费中的“边际效用” 5
投机存在的合理性 7
节俭的是与非 10
犹太人的自嘲 12
买西瓜的学问 16
财富与财富形态 18
贫穷的富有——谈消费信贷中的信誉人格 21
市场的伦理基础 25
税收的伦理色彩 27
保险的经济学诠释 30
交易费用的“旅程” 33
迈出降价销售的误区 36
成本与收入:谁决定价格 39
“最低的”与“合理的” 42
从货币的“绰号”谈起 45
利用时间的经济学 48
选择的经济学 50
短缺经济的形成及后果 53
“帕累托最优”与“纳西均衡” 56
一种崭新的财富创造系统 60
“牛市”的神话传说与“熊市”的文化力量 63
寻找坐标——职业的兴起与衰落 69
“3.15”不是节日 77
公共选择与民主政治 82
公共选择中的政府失灵 85
公共选择中的溢出成本的消耗 88
“黄油”与“大炮”的选择 95
“看不见的手”与市场失灵 98
政府的经济作用 101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三个职能 107
从“衣食足”谈“知荣辱” 115
办事风格与办事效率 118
谦逊与自我肯定 120
“一窝蜂”与“独醒” 122
“贵义贱利”与“见利忘义” 124
“惯性思维”小议 126
称谓、社会结构与国民心态 128
文化的力量——写在《特区经济》创刊15周年 130
“蝴蝶效应”与深圳绩效——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创建20周年 134
第二部分 经济的文化诠释 139
经济的文化诠释 139
产权虚置的历史追踪 145
政企不分的制度成因及社会效益损耗 152
企业家长式管理的“宗法”解说 167
政治经济一体化与“寻租”行为的滋生 173
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 178
“致富思源”“源”于何处? 181
经济中心城市意味着什么? 183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186
儒教资本主义与日本的成功 193
腐败:货币与权力的交换 200
逻辑的丧失——机构改革的必然性及理论断想 203
创造性思维:一种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维方式 212
从“子罕言利”到不耻言利——谈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取向 219
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企业文化 22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与企业家的修养 240
盘圆而水圆,盂方而水方——企业家的素质与企业文化 254
“我就是一个景点”——谈企业文化的人格化 260
从“五常”谈人性与人生 269
从文化的特质谈“两个文明”建设 281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精神文明建设中价值观念之嬗变 295
第三部分 历史、文化、制度与经济 309
儒家经济思想的特征及其影响 309
“重农抑商”思想的历史与文化剖析——兼论中西方封建社会异同 316
中国历代富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327
儒家经济思想的深层土壤——兼论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儒、道融合 337
统一——兼论中西方文化——心理结构的异同 345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体系中传统思想与反传统思想的 345
农奴、佃农的生活状况及其对东西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354
我国古代国家控制理论浅析 364
共同富裕与非平均的分配方式 370
从非常态垄断走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中国市场经济问题的理论探讨 377
消费的成本——论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制约 386
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选择——供给学派对扩大“内需”的启示 405
没有凯恩斯时代的选择——中国失业现状及特点分析 424
扩大内需从再分配入手——对存款利息所得征收所得税的思考 437
从“中国型的国家资本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周恩来的探索与邓小平理论 444
由国家社会主义走向人民社会主义的政府职能探讨 458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487
“凯恩斯革命”的兴与衰 503
供给革命 510
庇古与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515
科尔内与短缺经济学的产生 524
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531
科斯与交易费用理论 544
科斯与“科斯定理” 551
“纳什均衡”与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革命 557
后记 567
参考书目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