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前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代前言) 1
一 引论 3
当前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3
中国近代史的两条线 30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与世界的关系 34
二 历史关键(上) 49
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49
论辛亥革命的性质 55
三 历史关键(下) 149
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149
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 162
理论与事实——《中国复兴枢纽》引言 174
天壤公言录 184
七十年与四十年 192
照唯物论思考 19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239
学习郭沫若 245
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工作 253
杨秀峰《历史动力学说之检讨》重印记 270
吕振羽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277
翦伯赞——革新派先贤祠中的一员——纪念翦伯赞诞辰100周年 282
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290
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 303
毛泽东评《二十四史》 316
评近代经学 323
五 思想文化(下) 323
四 思想文化(上) 329
六 外录 433
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 433
讲座元老 西京大师 442
可敬的日本友人——山田一郎 445
作者著述要目 456
作者生平年表 463
附录:战士型的学者 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