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电磁波谱及各谱区相应分析方法 1
第二节 分子的能级和吸收光谱 6
一、分子的能级 6
二、吸收光谱 8
三、电子光谱的振动-转动精细结构 10
第三节 光吸收定律 13
一、朗伯定律 13
二、比耳定律 16
三、朗伯-比耳定律 18
四、吸光度的加合性 21
五、光吸收定律有关名称和符号的小结 21
六、吸收曲线 25
第四节 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定义、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7
一、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义 27
二、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8
参考文献 31
第二章 有机及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32
第一节 引言 32
一、分子各种能级的描述 32
二、分子中电子能级及其跃迁选律 34
三、弗兰克-康登(Franck-Condon)原理 36
第二节 有机及无机化合物电子光谱吸收带类型的一般概述 39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40
一、基本概念 40
二、有机化合物电子光谱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47
三、有机化合物电子光谱吸收带类型 50
四、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59
第四节 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100
一、电荷迁移跃迁 100
二、配位场跃迁 105
第五节 温度和溶剂对电子光谱的影响 119
一、温度的影响 119
二、溶剂的影响 119
参考文献 123
第三章 定性分析 124
第一节 概述 124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定性鉴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125
一、一般规律 126
二、对比法 127
第三节 计算有机化合物吸收波长的经验规则 130
一、共轭二烯和多烯 131
二、烯酮 137
三、羧酸和酯 140
四、苯的取代衍生物 144
第四节 异构体的确定 147
一、构造异构体 147
二、顺反异构体 147
三、互变异构体 149
第五节 位阻作用的测定 150
第六节 氢键强度的测定 152
第七节 纯度的控制和检验 155
第八节 分子量的测定 157
第九节 离子和游离基的检测 158
参考文献 158
第四章 定量分析 159
第一节 概述 159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159
一、单一组分的测定 159
二、多组分同时测定 162
三、示差分光光度法 167
四、分光光度滴定 172
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80
第三节 定量分析的实验技术、条件和测量误差 188
一、定量分析的实验技术和条件 188
二、光度测量的读数误差 200
第四节 无机化合物的光度测定 203
一、无机化合物的光度测定方法 203
二、改善无机物光度测定灵敏度的途径和方法 225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光度测定 240
一、有机光度反应的特点 240
二、直接法测定 246
三、间接法测定 249
参考文献 266
第五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溶液中的络合平衡 271
第一节 连续变化法 272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272
二、中心离子与配位体有较强吸收的情况--阿斯姆斯(Asmus)等吸收点法 277
三、m与n相等时形成核络合物的判别法 280
四、m与n绝对值的计算--非等摩尔连续变化法 282
五、连续变化曲线极值不易确定时组成比的计算 284
六、比例吸光度法 287
七、络合物稳定高度时m与n绝对值的计算 293
八、多元络合物的研究 294
第二节 固定一组分浓度改变另一组分浓度的方法 297
一、摩尔比法 297
二、试剂不纯时络合物组成的研究--直线法 302
三、平衡移动法(对数作图法) 306
四、斜率比法 309
第三节 简单络合物与混合配位络合物的其他研究方法 312
第四节 分步络合反应的分光光度研究法 315
一、比隆函数及应溶液法 316
二、雅茨米斯基(Я?имирсκий)外推法 324
第五节 酸离解常数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326
第六节 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分光光度法研究络合平衡中的应用 335
参考文献 344
第六章 动力学分光光度分析法 346
第一节 动力学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特点 346
第二节 动力学分光光度分析方法中应用的基本反应类型 348
第三节 动力学分光光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352
一、正切法 352
二、固定时间法 355
三、固定浓度法 359
第四节 动力学分光光度方法的应用 361
参考文献 363
第七章 分光光度计 365
第一节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件 365
一、光源 365
二、色散系统 368
三、吸收池 371
四、检测读数系统 374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的型式及微处理机的应用 379
第三节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387
一、波长标尺校正 387
二、吸光度标尺校正 389
三、杂散光校正 391
第四节 光声光谱与光声分光光度计 392
参考文献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