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活着的历史 1
2.语言,民族特征的写照 5
3.方块字--中国文化的脊梁 10
4.语言的强制力 16
5.语言,中华民族的审美主弦 21
6.语言社会学的视角 28
7.“吃了吗”--民以食为天 30
8.“好天气”--可望发扬的遗俗 35
9.“谁?我!”--封闭的社会 38
10.兄弟伯叔--人伦之秩序 43
11.“哥儿们”--关系之网 48
12.“先生”-“同志”-“师傅”--鄙俗化过程 53
13.学术著作中的“先生”--真理面前的不平等 58
14.“老张”与“小张”--老人的统治 61
15.“张老”--势利的恭维 66
16.“爱人”和“气管炎”--不当的选择与“妇女解放” 68
17.“长”字满天飞--官本位的社会 74
18.“爷”的变迁 79
19.“棒”--性崇拜之痕迹 83
20.“他妈的”--移情的心态 91
21.“撑的”--吃饱了以后的文化 97
22.“新鲜”--保守社会中的咒词 103
23.“革命”--现状的守护神 108
24.“红”与“黑”--意识形态的社会 114
25.“砸烂狗头”--文革体语言 119
26.“劳逸结合”--为尊者讳 128
27.隐语大泛滥 137
28.民谣 148
29.“沙发”、“干部”、“胡罗卜”--外来文化的印记 161
参考书目 168
后记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