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凡例 1
前言 1
第一部分 工业发展的大政方针 3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
二、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10
1.优先发展重工业 10
2.保持一定的工业发展速度 15
3.在强调重工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其他经济事业的发展 20
4.发挥现有工业和地方工业的作用 24
5.发挥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作用 33
三、“一五”计划有关工业发展的计划与措施 44
四、计划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45
(一)计划分级管理体制的建立 45
(二)归口管理制度的建立 72
(三)工业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77
第二部分 国营工业企业的发展 97
一、推行企业管理与作业的计划化 97
(一)推行企业管理的计划化 97
(二)推行作业的计划化 104
二、推行经济活动分析加强经济核算 113
三、实行生产区域管理制 147
四、组织生产协作 153
五、建立各种责任制 158
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168
(一)厉行节约的必要性 168
(二)厉行节约的方法和途径 172
(三)增产节约的成果 183
七、重视技术革新与技术发明 204
(一)注重技术进步的必要性 204
(二)促进技术进步的方法 213
(三)开展技术创新的成果 223
八、开展劳动竞赛 233
九、加强设备管理 239
十、推行厂长负责制,加强党组织的监督作用 245
十一、重视发挥原有企业的潜力 252
十二、重视产品质量 258
第三部分 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公私合营经济的发展 269
一、对私营工业改造的方针政策 269
二、私营工业的改造与公私合营工业的发展 294
三、私营工业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353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353
1.部分省遇到的问题 371
(二)部分省市对资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71
2.部分城市遇到的问题 416
3.部分城市的某些行业遇到的问题 466
四、公私合营企业的制度管理 483
(一)制定公私合营企业暂行条例 483
(二)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 497
1.建立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 497
2.各地对合营企业财务监管的情况 516
(1)概况 516
(2)天津市 522
(3)上海市 536
(4)浙江省、江苏省 558
(5)山东省 578
(6)山西省 601
(7)河北省 611
(三)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管理 624
1.关于产权管理的制度规定 624
2.合营企业产权管理的具体情况 637
3.各地主要产业公私合营股权结构概况 658
(1)上海市 658
(2)天津市 676
(3)山东省 678
(4)广东省 682
(5)湖北省 686
(6)陕西省 689
(7)内蒙古自治区 691
(8)浙江省 694
(9)福建省 696
(10)广西省 698
(11)江西省 701
(12)四川省 705
(13)云南省 708
(14)贵州省 710
(15)甘肃省 712
(16)江苏省 714
(17)安徽省 715
(18)辽宁省 716
(19)黑龙江省 717
(20)河南省 718
(21)河北省 719
(22)山西省 720
(23)湖南省 721
(24)青海省 722
五、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及效益问题 723
六、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统计资料 790
第四部分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手工业的发展 835
一、发展手工业的方针 835
二、手工业的内涵和范围 841
三、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 849
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与手工业的发展 857
五、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901
六、办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908
七、手工业合作社的管理与组织建设 915
八、部分地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 933
九、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统计资料 934
第五部分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943
一、1953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943
(一)经济运行情况 943
(二)经济运行分析 947
二、1954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951
(一)经济运行情况 951
(二)经济运行分析 958
三、1955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967
(一)经济运行情况 983
四、195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983
(二)经济运行分析 988
五、1957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011
(一)经济运行情况 1011
(二)经济运行分析 1034
第六部分 部分工业部门“一五”计划完成情况 1051
一、全国工业完成“一五”计划概述 1051
二、石油工业 1063
三、电力工业 1069
四、煤炭工业 1076
五、化肥工业 1086
六、第二机械工业部的民用工业 1091
七、无线电工业 1099
第七部分 部分统计资料 1117
一、职工人数及劳动生产率 1117
1.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增长情况 1117
2.手工业从业人员 1119
3.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部门职工人数 1120
4.工业企业的全员和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1124
5.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部门的全员和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1125
6.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发展工业生产的作用 1127
2.工业企业固定资产 1128
二、工业资金、成本和积累 1128
1.工业企业资金 1128
3.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原值的比重 1129
4.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及其构成 1129
5.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 1130
6.重点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构成 1130
7.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率 1131
8.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1131
9.全部工业积累 1132
10.工业企业利润 1132
11.工业企业利润率 1133
三、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1134
1.工业企业劳动技术装备程度 1134
2.工业企业每万元固定资产生产的工业总产值 1134
3.工业企业每一生产工人装备的生产用固定资产 1135
4.工业企业每一生产工人耗用的电力 1136
5.每千名工人中配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数 1137
6.煤炭和木材工业的主要生产工序机械化程度 1137
7.主要产品质量 1138
8.主要产品品种数 1139
9.主要产品的主要品种比重 1139
10.重要材料、设备的自给率 1140
11.原料、材料、燃料消耗定额 1141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43
13.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与主要国家比较 1147
四、工业生产的主要比例关系 1148
1.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与比重 1148
2.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净产值的发展速度与比重 1150
3.工业生产资料中,直接支援农业生产的产品价值 1152
4.重工业中,采掘(伐)工业和加工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比重与行业构成 1153
5.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比重与行业构成 1157
6.各工业部门总产值的发展速度与比重 1159
7.各工业部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发展速度与比重 1162
8.钢铁工业与煤炭工业的比例 1165
9.燃料动力生产构成 1165
10.钢铁工业内部各环节生产量的比例 1166
11.钢铁工业各环节新增生产能力的比例 1166
五、工业的地区分布 1167
1.沿海、内地工业发展速度与比重 1167
2.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1168
3.中央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 1173
附录一:要事年表 1179
附录二:本卷所用部分档案资料书目索引 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