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眼针疗法的理论根据 2
一、心肝和眼的关系 2
二、脾和眼的关系 2
三、五轮学说 3
四、五轮八廓 3
(一) 王肯堂论五轮八廓 3
附:主要医籍八卦与八廓通联脏腑异同表 6
(二) 现代医家论五轮八廓 6
五、眼与经络的关系 9
(一) 经络学说 9
(二) 经络与各科的关系 12
(三) 经络的个性与共性 14
(四) 经络循行与眼的关系 14
第二章 观眼识病 17
一、望诊的发展 17
二、眼区的划分 19
(一) 用八卦划区的来源 19
(二) 命门与三焦问题 22
(三) 眼区的划分及与脏腑的通联 26
(四) 记忆眼图的方法 33
(五) 眼区的深部解剖所见 35
三、络脉的形色 36
(一) 络脉的形状 38
1. 根部粗大 38
2. 曲经或怒张 38
3. 延伸 38
4. 分岔较多 38
5. 隆起一条 38
6. 模糊一小片 38
7. 垂露 39
(二) 络脉的颜色 39
1. 鲜红 39
2. 紫红 39
3. 深红 39
4. 红中带黑 39
5. 红中带黄 39
6. 络脉淡黄 39
7. 络脉浅淡 39
8. 络脉暗灰 39
(三) 观察方法 40
附:观眼识病1000例总结 40
第三章 眼针疗法 46
一、临床实践 46
(一) 眼针的穴位 46
(二) 取穴原则 47
(三) 眶内眶外的刺法 47
(四) 选针 48
(五) 练针 48
(六) 眼针的各种刺法 49
(七) 进针法 50
(八) 手法问题 50
(九) 起针问题 51
(十)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 51
(十一) 注意事项 54
二、眼针眶区十三穴的研究实验 54
(一) 心区穴 55
(二) 肝区穴 55
(三) 脾区穴 56
(四) 肺区穴 57
(五) 肾区穴 58
(六) 上焦区穴 58
(七) 胆区穴 59
(八) 胃区穴 59
(九) 大肠区穴 60
(十) 小肠区穴 61
(十一) 膀胱区穴 61
(十二) 中焦区穴 62
(十三) 下焦区穴 62
三、眼针病例举要 63
(一) 中风类 64
(二) 高血压类 68
(三) 扭伤类 70
(四) 震颤类 72
(五) 神志类 74
(六) 胆道蛔虫类 74
(七) 口眼歪邪类 75
(八) 痹症类 76
(九) 过敏性疾患类 83
(十) 发热类 85
(十一) 少腹病类 86
四、病人针后得气的体会 87
五、眼针治疗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资料 89
(一) 眼针为主治疗中风167例临床观察 89
(二) 眼针治疗中风242例临床观察 92
(三) 眼针对偏瘫预后的探讨 94
(四) 对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资料统计 96
(五) 眼针对血压调整作用的观察 99
(六) 眼针对中风偏瘫下肢抬高即刻效应的临床观察报告 102
附录 106
(一) 眼针治疗胆绞痛(附122例临床分析) 106
(二) 眼穴诊断及眼针治疗临床初步观察 108
(三) 中国东北行 112
本书引用文献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