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循环系统监护与急救 1
第一节 心电监测 1
一、胸前心电监护电极的使用方法 1
(一)胸前心电监护电极放置的部位及其优缺点 1
(二)胸前心电监护电极的放置方法 5
(三)监护电极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5
(四)使用心前监护电极的注意事项 6
二、危重病人监测中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治疗 6
(一)窦性心律失常 6
1.窦性心动过缓 6
2.窦性心动过速 7
(二)房性心律失常 8
1.房性早搏 8
2.阵发性房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9
3.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10
4.心房扑动 11
5.心房纤颤 12
(三)交界区心律失常 13
1.交界区期前收缩 13
2.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13
(四)室性心律失常 14
1.室性早搏 14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6
3.心室纤颤 18
4.心室停搏 18
(五)传导阻滞 19
1.窦房传导阻滞 19
3.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20
2.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20
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1
4.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21
第二节 血液动力学监测 22
一、危重病人宋旁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适应症 22
二、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基本设备 22
(一)基本设备 22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各项设备的联接方式 22
(三)Swan—Gan2氏心导管简介 23
三、应用漂浮导管监测的内容 24
(二)药品准备 25
五、漂浮导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5
(三)仪器准备 25
(一)物品准备 25
四、插入漂浮导管术的术前准备 25
六、漂浮导管位置与各部位压力曲线 28
七、漂浮导管置入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29
八、漂浮导管的护理 30
九、压力测量及其意义 31
(一)正常值及其意义 31
(二)平均压测定计算公式 32
十、心输出量测量及其意义 33
(一)正常值及其意义 33
(二)心输出量测定 33
(三)心脏指数、每搏排出量及每搏指数计算公式 34
十一、阻力测量及其意义 34
十二、心脏作功指数测量及其意义 36
(一)总外周阻力 36
(二)肺循环阻力 36
十三、由漂浮导管所测得的信息及其分析 38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电转复治疗 40
一、电转复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40
二、除颤器的基本组成 40
三、电转复的常规措施 41
(一)电极放置的部位 41
(二)电转复功率的选择 41
(三)除心室颤动的具体步骤 41
(四)心房纤颤除颇具体步骤 44
(五)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紧急同步直流电转复治疗 44
四、电转复治疗后的护理 45
五、电转复的并发症 45
二、临时心脏起搏导管置入的注意事项 46
第四节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46
一、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46
三、临时心脏起搏的操作步骤 47
第五节 泵衰竭的监护及治疗 48
一、泵功能衰竭的分级 48
二、改善心功能的药物 49
(一)利尿剂 49
(二)强心药 51
(三)管扩张药 55
三、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原则 59
四、急性心源性休克的处理原则 64
五、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处理原则 65
一、冠状动脉闭塞部位与心肌梗塞部位的关系 67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监测、治疗及护理 67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 68
三、急性心肌梗塞的电病理学分期及心电图改变 69
四、急性心肌梗塞的化验检查 71
五、急性心肌梗塞的监测 73
六、急性心肌梗塞的送院前处理 75
七、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76
八、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活动量 81
九、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82
十、右心室梗塞 84
第七节 心肺复苏 86
一、第一期复苏 86
二、第二期复苏 86
三、第三期复苏 91
第二章 吸吸功能监测 92
第一节 呼吸道的解剖与生理 92
一、呼吸道的解剖特征 92
二、有关的名词解释、计算公式及其意义 93
第二节 肺功能测定及监测 102
一、肺功能简易测定法 102
二、临床呼吸功能监测方法 102
三、呼吸功能的评定 106
第三节 缺氧及氧疗 108
一、缺氧的类型 108
二、低氧血症的原因、表现及处理 109
三、氧疗法的原则 109
二、肺水肿的病因 112
一、肺水肿的临床特点 112
第四节 肺水肿 112
三、肺水肿的治疗 113
第五节 急性成年人呼吸窘迫症〈ARDS〉 115
一、ARDS的病因 115
二、ARDS的临床表现 116
三、ARDS的肺力学和功能指标测定 116
四 ARDS的救治要点 117
第六节 哮喘持续状态 118
第七节 二氧化碳麻醉及肺性脑病 119
第八节 人工呼吸器的临床应用 123
一、呼吸器的类型 124
三、呼吸器与患者的联接 128
二、呼吸器使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28
四、呼吸器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129
五、呼吸器的调节 130
六、吸入气的湿化 131
七、几种通气方式的原理、优缺点适应症 133
八、呼吸器治疗期间的监测 134
九、呼吸器的撤离 135
第九节 纤维支气管镜在监护中的应用 139
第十节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技术 141
第十一节 血液气体分析 144
第十二节 气管内插管与气管造口术 158
附:呼吸系统常用的英语略语 172
第一节 肾功能监测参数及诊断试验 176
一、功能监测参数 176
第三章 肾功能监测 176
二、尿液的监测 177
二、肾功能检查 178
四、肾功能损害与肌酐清除率及尿素氮的关系 180
五、正常人尿液比重 180
六、24小时内正常人尿中化学成份含量 180
第二节 肾功能衰竭的监测及处理 181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要点 181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182
三、肾功能衰竭时的检查项目 183
四、肾前性氮质血症与急性肾衰的鉴别 183
五、肾前性及肾实质性功能衰竭常用鉴别要点 184
六、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不全的鉴别要点 184
八、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含量与病变程度关系 185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血容量不足的鉴别 185
九、尿少症的鉴别诊断 186
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 186
十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187
十二、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治疗 189
十三、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91
十四、尿毒症的症状 192
十五、真性少尿的鉴别 192
十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193
十七、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急性尿路梗阻等的鉴别 194
十八、肾功能障碍时抗生素的具体应用原则 195
第三节 透析疗法 197
第四章 营养代谢监测 207
第一节 营养评定 207
第二节 蛋白质、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218
第三节 完全静脉营养 225
第四节 要素饮食 254
第五章 水和电解质平衡监测 264
第一节 电解质换算公式 264
第二节 水、钠、钾、钙、镁的监测及处理 272
第三节 酸碱平衡监测 285
第六章 肝功监监测 294
第一节 肝功能的监测项目 294
第二节 肝功能衰竭的监测及处理 300
第七章 胃肠功能监测 306
第一节 胃肠功能监测 306
第二节 应激性溃疡 307
二、难辨菌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310
三、难辨菌结肠炎的治疗 310
一、难辨菌结肠炎的诊断要点 310
第三节 抗生素诱发的难辨梭状厌氧芽孢杆菌性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310
四、难辨菌结肠炎的鉴别诊断及预防 311
第八章 产科急重症监测及处理 312
第一节 妊娠中毒症 312
第二节 羊水栓塞症 314
第三节 产科休克 318
第四节 高危新生儿的急救与处理 319
第九章 多系统脏器衰竭 324
第一节 多系统脏器衰竭的定义 324
第二节 多系统脏器衰竭的诱发因素 325
第三节 多系统脏器衰竭的发病机制 327
第四节 多系统脏器衰竭的诊断 328
第五节 多系统脏器衰竭的防治 329
第一节 体温的监测 332
第十章 体温监测 332
第二节 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337
第十一章 脑压、脑电监测 339
第一节 脑压的监测 339
第二节 脑电图监测 344
第十二章 各种穿刺技术 348
第一节 常用动脉穿刺插管解剖定位标志 348
第二节 动脉穿刺术 349
第三节 检查尺动脉侧枝循环方法 351
第四节 肱动脉插管术 353
第五节 足背动脉插管术 354
第六节 静脉穿刺插管术 355
二、休克时的监测项目 361
附录 361
一、长期人工呼吸的适应症 361
三、开心术后患者的监测 362
四、溺水患者的监测项目 363
五、气体中毒患者的监测项目 363
六、死亡的判定 364
七、ICU患者的观察及监测项目 364
八、开颅术后患者的监测 365
九、肝昏迷患者的监测项目 366
十、雾化疗法 366
十一、ICU常用的监测及护理要点 367
十二、计算机在监测中的应用 371
主要参考文献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