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电极过程的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1
1-1电池反应与电极过程 1
1-2电极过程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法 3
1-3附录:连续反应的分析 9
第二章 电极附近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15
2-1研究液相中传质动力学的意义 15
2-2有关液相传质过程的若干基本概念 16
2-3理想情况下的稳态扩散过程 20
2-4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过程 25
2-5当电极反应速度由扩散步骤控制时极化曲线的形式及其应用 31
2-6扩散层中电场对稳态电流的影响 35
2-7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 38
2-8球状电极表面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 46
2-9判别电极反应速度是否受扩散步骤控制的方法 50
2-10附录:(2-35)及(2-40)式的推导 51
第三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 55
3-1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55
3-2有关相间电势的若干问题 57
3-3测量“电极/溶液”界面参数的实验方法及主要结果 66
3-4“电极/溶液”界面模型的发展 74
3-5零电荷电势(ψ0) 88
3-6有机分子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的吸附 94
3-7氢原子和氧在电极上的吸附 108
第四章 电化学步骤的动力学 119
4-1电极电势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 119
4-2平衡电势与电极电势的“电化学极化” 128
4-3浓差极化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及极化曲线的影响 134
4-4电化学步骤动力学参数的快速测定方法 137
4-5相间电势分布对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ψ1效应” 143
4-6多电子电化学步骤 150
4-7近代有关电化学步骤基本概念的发展 153
4-8小结:电化学步骤和扩散步骤的比较 163
第五章 表面转化步骤 166
5-1什么是表面转化步骤 166
5-2均相前置转化步骤 168
5-3均相平行转化步骤——“催化电流” 176
5-4均相随后转化步骤 180
5-5异相转化步骤 182
5-6如何识别由表面转化步骤控制的电极过程 185
5-7附录:(5-6*)式的解法 187
6-1滴汞电极的特点 190
第六章 极谱方法 190
6-2滴汞电极的基本性质 193
6-3各种类型电极过程所引起的极谱电流 196
6-4滴汞电极上的特殊电流 206
6-5附录:依可维奇公式的推导 215
第七章 交流电方法 219
7-1电解池的等效阻抗及其测量方法 219
7-2交变电流讯号所引起的表面浓度波动及电极反应完全可逆时的电解阻抗 223
7-3电化学步骤反应速度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227
7-4表面转化反应速度对电解阻抗的影响 231
7-5利用非线性极化曲线测量动力学参数 236
7-6海洛夫斯基示波极谱法(周期扫描法) 240
第八章 电极反应历程的测定方法 245
8-1为什么要测定电极反应历程 245
8-2测定电极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 247
8-3利用反应级数法测定电极反应历程 251
第九章 气体电极过程 257
9-1氢电极过程的重要性及实验研究方法 257
9-2氢析出反应机理 262
9-3氢的阳极氧化 279
9-4有关氢电极反应的电催化问题 283
9-5有关平衡氢电极的若干动力学问题 286
9-6氧电极反应 289
9-7气体扩散电极简介 302
第十章 金属电极过程(一)阴极过程 315
10-1研究金属电极过程时所遇到的特殊问题 315
10-2有关金属离子还原过程的若干基本实验事实 317
10-3简单金属离子的还原过程与阴离子的影响 321
10-4金属络离子的还原 327
10-5有机表面活性物质对金属离子放电过程的影响 335
10-6电结晶过程的动力学 340
10-7有关电极表面上金属沉积速度分布的若干问题 350
第十一章 金属电极过程(二)阳极过程与“自溶解”过程 358
11-1平衡电极电势附近的阳极过程 358
11-2钝化现象 362
11-3解释金属钝化现象的成相膜理论 370
11-4解释金属钝化现象的吸附理论 376
11-5两种钝化理论的比较 378
11-6不通过外电流时金属的溶解过程(“自溶解”过程) 381
11-7通过外电流对金属自溶解速度的影响 388
中外文人名对照表 393
符号表 394